人际交往三种关系浅谈
2017-03-20刘娥
刘娥
人际关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能帮助别人,又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人际关系;陌生人;熟人;自己
人际交往是我们与这个社会相处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纵有“成也人际关系,败也人际关系”之说,归纳所有的人际关系不乏有三种:我们与陌生人,我们与熟人,我们与自己。三者相辅相成,前两者关系的处理中,能帮助后者找到生命的主線;后者关系能解决,将反馈于前两者,使得前两者关系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成为交际达人。
1 我们与陌生人的关系
我们怎么与陌生人相处是一门艺术,伸出双手,与陌生人接触,服务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份子,茫茫人海中,我们都会与陌生人接触,或者成为别人的陌生人。纵然是陌生人,可我们哪一个人又不是那跛脚的铁拐李,若不是伸出双手,彼此搀扶,如何能行走于纷繁乱世,活的相濡以沫。传青衣的志愿者,公交上的礼让,默默无闻的捐款人,街头的一次扶住,演讲台下的心灵洗礼,人群中的微微一笑,我们的心意能够被陌生人感知,或者陌生人反馈真挚的情意给我们。以上的种种都是我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啊,像甜醴的甘泉一样,缓缓流过,我们都能在清澈的溪边,闻踏歌声,听风吟。
与陌生人打交道重要的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很重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也在乎别人给我们的印象。我们的第一印象怎么才能展示出来,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最真的状态。掌握了以下几点,相信会对我们与陌生人的相处大有裨益,那么我们就会成为焦点:
1.1 行为礼仪
行为礼仪礼仪是阵很柔和的风,推动着我们在陌生人群中的沟通及交流,推动着我们社会风气的清凉。礼仪无处不在,包罗万象,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胜枚举,俯拾即是。一次会议或者讲座,作为参与者,早到五分钟,轻推房门,认真聆听,是礼仪的体现,是对工作人员,对主讲人的尊重,对自己的交待与尊重。一次坐公交或者坐地铁的经历,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座位或者适当的空间,是礼仪的体现,是形成社会和谐风气的点滴的具体体现。毋庸置疑,行为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展现。对我们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我们自古就是文明的礼仪之邦,国家的形象,个人的形象,也往往是礼仪来塑造。
1.2 语言流利的说辞
现代社会,一个有口才的人,一个能够使用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及其学习中,往往能掌握人际沟通交往的主动权。流利的语言,美感的语言会让人赏心悦耳,它凝聚了说话者的思想,及其容易和交流者产生共鸣。语言的魅力的展现,生活里也是比比皆是,很多交流的场合,这种流利言辞的艺术,往往能和不熟悉的交流者经历一趟心的旅行。讲座中,你干脆流利幽默风趣有思想的讲演会赢来大家的积极回应与配合,或者是你独辟蹊径利落的举手提问,也是对讲演者劳动付出的尊重与理解。无形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心的距离联系紧密了,因为语言的魅力,就算我们还是陌生人,但是我们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擦出了交流的火花。
2 我们与熟人的关系
熟人?提起这个词或者某个人,我们通常是一种自然的心态。不言而喻,熟?熟悉。与陌生人的不同,我们与熟人接触的时间久,见面的时间多,交流的时间长,认识的程度深。我们的熟人,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我们的亲人,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室友。常言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与熟人的相处,将心比心无疑是相处的秘诀和真谛。又有,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我们的人格修养,诸如,责任,孝悌,善良,信义,等善的品质的培养,将有助于我们就会成为朋友圈中的王者。
这儿分享一间寝室温水瓶的小故事。持续下雨糟糕的天气,整整一个忙碌的星期,甲同学每天工作到凌晨,每次回寝室,发现床底的温水瓶的热水都是满满的,沉甸甸的,因为室友的体贴。该同学不用再下几层楼,冷的哆嗦的去打热水,这给予甲同学无比的温馨。这是个感动的生活实例。和熟人的相处,和朋友的相处,和亲人的相处,很多时候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跌荡起伏,而像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无声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拜伦说过,一滴墨水写成的文字可让千万人思索。温水瓶的事虽然小,可它又不是件小事。它对于我们的思考和感悟,对于营造我们和他人的相处,以及我和大家分享的含义,意义是非凡的。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也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我们注意。越是我们是熟悉的人,是接触碰面交流最多的人,我们才更不能忽略身边的点滴美。我们也更该创造这样的美的点滴。我们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值得我们倾近一生去学习践行。《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德为体,物为用,想要载物必须有厚德。做人首先要强调厚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自己的内涵,注重了个人的修养,我们才能够关心人,爱护人,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我们与人之间的关系。
3 人与自己的关系
每一个人,生命的真谛,在于寻找到生命价值。人性是及其复杂的,况且我们还生活在光怪陆离的空间。生命的本质是矛盾的,人区别与动物也正是如此,矛盾的交织,诸如,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喜与怒,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主线,远方的橄榄枝纵使在像我们招手,我们也触及不到。就算前两者的关系,与陌生人,与朋友的关系处理的再好,与自己的关系难处理,这就岌岌可危了,稍有差池,我们自己估计就会崩溃乃至毁灭。这不是夸大其词,倘若我们心都没有安放的地方,偌大的人世间没有我们心的一席之地,我们还能云淡风轻的笑看人生么?我们还能兴高采烈的手舞足蹈么?我们还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么?所以,找到自己心的归属,让心灵有安放的地方,一切外部环境的问题的解决都能水到渠来,清风徐来。
有一个安葬于西敏市的英国国教主的墓志铭: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以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们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是呀,这段经典的墓志铭,让人醍醐灌顶,认知自己,改变自己,能有助于我们每个人找到自己心的归属,才能正确的处理与自己的关系,才能跟更好的与熟人,与朋友,与我们芸芸众生中的大家交流沟通。越是最亲近的自己,自己估计越不熟悉,所以越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就像最简单的音调一样,越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寻找自己的时候,可以仰望下拉萨的朝拜者,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门前的信徒,一次又一次的匍匐叩拜,从早到晚,数日,数月,甚至数年,他们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的那种虔诚,那种毅力,那种信仰,对于还在寻找自我的我们会有感触吧。
认知自己,主要是真诚的看待自己,带着墓志铭上的感悟,带着拉萨朝拜者的那份虔诚,不勉强的演出自己才是应该的,即便自己有缺点。人非圣贤,又怎能没有缺点呢?是吧。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定个小小的修正目标前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那句台词:不抛弃,不放弃。说起来好听,真正做到是有多么难?可是等你做到了,你会发现“坚持”这个东西简直是无坚不摧。我们人生主线的寻找与把握,生命真谛的探索,人际沟通交流的学习,能坚持下来就是一种莫大的成功。人生这条长长的大河中,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坚持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就算你一开始漫无目的,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成功之路。这样的我们才是最踏实,有志气的模样,这样的我们才不是扮演别人,这样我们与熟人,与朋友,与陌生人相处,才是真实的,我们给予或者被反馈的心意才是真挚的。这样的我们才不会那么脆弱,那么的矛盾,那么的彷徨。我们对于生命的主线才有自信的把握,对于心的归属才有正确的定位,对于人际沟通的交流才能如鱼得水。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