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

2017-03-20钟琴英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水墨画信息技术幼儿

钟琴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58-01

水墨画亦称“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对幼儿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培养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信息技术与语言、音乐内容的有效整合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针对3—6岁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言相结合,引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注意力。如大班水墨画《葫芦》教学活动中,我们针对葫芦的基本画法,即侧峰运笔左右画半月形,设计制作了flash“月亮的故事”在教学中,配合FLASH制作,由于《葫芦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一边聚精会神的观看画面,一边认真的听着故事,注意力非常集中。故事结束后,教师进行了相关的提问,幼儿能够非常准确地讲述他们对月亮与葫芦关系的了解,为侧峰学习两笔画出一个圆的外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实践发现音乐元素的加入也非常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如在《雨打芭蕉》教学活动中,乐曲的播放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国生活的愉悦情绪。看着孩子们摇头摆尾的样子,仿佛听到了打在芭蕉上淅沥的雨声、感受到了芭蕉在雨中婆娑摇曳的形态以及小动物们欢聚在芭蕉叶下躲雨的情景。在活动开始环节播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更向幼儿传递了如何运笔的学习内容。配上背景音乐,调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感官,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 信息技术直观演示,优化教学流程

水墨画教学中,教学演示环节很重要,以大班水墨画《青蛙》教学活动为例,作画过程:(1)中锋+侧锋画身体;(2)两侧画圆圆的眼睛;(3)运用中锋画肚子;(4)画四肢;(5)稍干画身上的花纹;(6)添加背景。通过直观的演示,孩子们掌握了画青蛙时的特点:浓墨淡墨之分、中锋侧缝之别;在实践中孩子们还发现了四肢的变化最大,总结了特点:坐也是坐、立也是坐、行也是坐、卧也是坐!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孩子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作画信息,注意力集中了;由于掌握了作画要领,孩子们都能积极作画,画出来的青蛙动态各异,画面非常的丰富。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较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落实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大而清晰的图像,色彩鲜艳,教师能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并及时掌握幼儿反馈的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针对幼儿学习特点,通过反复轮回播放的形式,强化示范演示,缩短平时演示的时间,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练习,真是一举两得!

3 丰富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促发展

新《纲要》中明确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活动目标上,就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强调主观能动性,将广泛的内容、简洁的形象与幼儿生活、年龄特点相联系。

3.1 挖掘周边资源,激发幼儿大胆创作

绘画对幼儿而言,是自然感情与情绪的表达和传递的最好手段。本着艺术贵在创新,现代水墨画教学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为幼儿操作体验与创新拉开了新的一幕。

首先,我们从孩子的经验出发,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素材进行采编,将创作的信息用信息技术形式传递给孩子,激发幼儿潜在的创意。如:《水乡古镇》活动,通过媒体播放水乡古镇周庄: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挂在木头房子的屋檐上,随风飘荡;船娘有节奏的摇着小船、唱着船歌钻过一座座石桥;两旁的烟囱时不时的冒出缕缕青烟……这场景给予孩子视觉上的冲击,随后这些时高时低的屋檐、波光粼粼的湖面、水墨画线条呈现的窗户、门等场景给予孩子创作和思维上的冲击。原来一个熟悉的环节,通过媒体、教师整合作用发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经验从孩子生活中来,活动中注重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最终新的经验迁移运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其次,利用大师作品欣赏来拓展孩子的思维,激发他们大胆创作。我们发现,以往的水墨画教学多以教师的范例為主,很少出现大师作品,即使教学活动需要,也只是寥寥几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不同大师不同内容的作品。通过剪辑制作,更可以凸显作品细节部分。欣赏功力深厚的大师之作,会给稚气未脱的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春之韵》活动中,我们以吴冠中爷爷的《春如线》作为引子,鼓励幼儿大胆畅想: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大胆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的把雨滴串成了一条条线,分割成一个个块面,在一曲《高山流水》的相伴下,孩子们尽情作画,随后借形想象,变出一只只老虎、山羊、老鹰、鳄鱼……水墨画欣赏教学与文学、音乐作品欣赏相结合,让幼儿在诗情画意之中,体验水墨画的意境,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3.2 利用媒体技术,关注个体作品

多元智能理论为现代化教育带来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评价,传统的水墨画教学以作品的象或不象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对于幼儿创造力、自信心的培养带来很多的弊端。因此,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自信心和保持对国画的兴趣,耐心倾听他们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每次活动中,我们会拍摄孩子的学习过程;每次活动点评时,我会让孩子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讲解和留影;班级网站上,我们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作品发布上去,供家长和同行们的交流评价。

信息技术与水墨画教学的有效整合,对幼儿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既符合幼儿喜欢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演示内容。也将会对幼儿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为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幼儿园教学各领域,它必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展宏图。

猜你喜欢

水墨画信息技术幼儿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牡 丹 (水墨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