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会议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

2017-03-20王婧婷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会议口译是一种强度较大、难度较高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因其具有独立性、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对于译者来说往往是很大的挑战。若想取得会议口译的成功,除了掌握娴熟的口译技巧外,译前的准备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主题准备、讲稿准备、术语准备、装备准备这四个方面研究会议的译前工作,致力于使译员在会议口译之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主题准备;讲稿准备;术语准备;装备准备

1 主题准备

1.1 背景探究

在参加口译会议之前,译员必须熟悉会议背景、举办目的及参与人员,以便在翻译过程中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事实上,这项工作是复杂且耗时的。因为当今会议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往往覆盖商业、经贸、法律、科技、艺术等方面。每一个领域又包括诸多分支。综上所述,若想在会议上取得成功,译员要先确定本次会议所涉及的领域,了解其背景。译者可以通过聘用单位取得往届会议的资料,进行有针对性地了解。

1.2 材料甄选

在对会议口译进行主题准备的过程之中,材料甄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带有针对性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材料进行筛选,才能高效地吸收与会议相关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译员对于相关知识掌握不熟练,很有可能会导致失误。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材料甄选?这便要求译员结合往届会议资料和背景知识,进行一定的自主分析。

2 讲稿准备

2.1 熟悉服务对象

出席会议口译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度,可能带有不同的口音。这便为准备过程带来了一定难度。因为译员不仅仅要令自己首先听懂服务对象的语言,还要保证自己的发音令服务对象听懂。这就要求译员在平日的练习之中,多听各国的语音语调。译员应尽量了解发言人的用词偏好和发音特点,尽量正确地理解源语的内容,使翻译过程进展得更为顺利。

对于出席会议的嘉宾与发言人,译员应该去搜寻一些相关信息,如国籍、职务、所属机关等内容。如果在会议前对于这类内容有所调查,将会有利于译员在会议上更好的进行发挥,翻译的内容也会更加准确。

在翻译出席会议的人员的名字这一环节上,也需要译员在准备之前做足功夫。除了一些英文名字需要呈现通顺的翻译以外,译员也要注意其他国家名字的翻译。比如,韩国名字通常用罗马音拼读,Cho-Ha-Ri译为赵海利,Bian-Chun-Sa译为卞千思,Park-Seung-Hi译为朴升智。日本名字Aoyama Natsumi译为青山夏实,Hatsune Eriko译为初音映莉子。另外,如果能掌握名字背后蕴藏的一些寓意,也可能在会议口译上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Sebastiane译为莎芭斯提安,希腊语,意思是受到尊重的或尊崇的,Suzanne译为苏珊,希伯来语,象征着一朵小百合花。

2.2 了解讲稿内容

众所周知,只有了解了讲稿内容,确定其大致涉及领域,才能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筛选。一些讲稿中的礼仪祝辞和声明等,有许多固定的表达方式,俗称套话。比如,“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恭祝在座的各位来宾身体安康”、“期待下次与贵方继续合作,取得双赢发展成果”等等。如果译员身经百战,具有丰富的经验,那么对于以上这类固定套话可以达到驾轻就熟的效果,这样便会令准备工作提高许多效率。

事实上,即便拥有讲稿,也不意味着口译过程能够一帆风顺。因为发言人可能现场即兴发挥,心血来潮,加入许多新的表达,讲稿也可能会临时更换,译员的任务也会面临调整。之前所确定的发言人可能临时有事,无法出席会议,而变更其他人员发表讲稿。以上都要求译员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对于主题内容的准备也有多种途径。比如,译员既可以向活动主办方索要相关资料,也可以自己查阅相关网站、论文、著作等资源。此外,译员也可以向前辈和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请教一些参与口译的经验,进行全面的准备。

3 术语准备

3.1 术语准备策略

当今会议口译往往需要涉及到相关专业领域。无论是科学技术、金融、经贸或艺术领域,都有诸多术语需要牢记。这就要求译者在准备过程中,要掌握专业的术语知识。首先,译者需要确定会议主题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确定涉及领域,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术语。尽管译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像专家那样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但至少所掌握的术语要能帮助自己理解文稿内容。术语是需不断积累的,在日常练习时,译者可以加强对术语的记忆,利于在会议前的短期准备时间内进行有效强化记忆。

3.2 缩略语准备

在做会议口译时,译员可能会遇到一些以缩略语形式出现的术语。因此,缩略语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一次召开民航会议时,发言人就用到了大量的缩略语。如AVM(airbone vibration monitor 空中震动监视器)、CCA(central control actuator中央控制致动器)、CDU(control display unit控制显示器)、BPCU(bus power control unit汇流排电力控制单元)等。这些缩略语专业性强,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这就需要译员在会前准备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缩略语资料的收集。

4 装备准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和本是译员进行口译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工具。译员通常应携带一支以上的按压式圆珠笔,以备不时之需。线圈活页本也是译员的首选。除此之外,通行证,清凉油,手表也是不可忽视的工具。在一些工作强度较大的时候,译员可能略显疲惫。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利于译者保持清醒的状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完成口译工作。

参考文献

[1]Phelan,Mary.The Interpreters Resource.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

[2]王绍祥.口译应变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4(01):20-21.

[3]张吉良.论译员的口译准备工作[J].中国科技翻译,2003(03):14-16.

作者简介

王婧婷(1994-),女,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从事英语翻译专业,研究方向为英语口译。

作者單位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