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学科课堂小结的方式

2017-03-20王西武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观测者物理课首尾呼应

王西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06-01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物理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物理课应当精心设计好课堂结尾,巧妙的结尾可以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良好的结课设计,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知识、画龙点睛和激起学生思维高潮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善始善终,收到曲终意长、课停思涌的效果。

1 总结式结课法

在课的结课时,把本课的主要知识通过整合、类比、归纳。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一课的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还可以给出朗朗上口的一个口诀:大内偏大,小外偏小。将更便于同学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电磁感应》一节时,让学生理解左手判断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的受力方向,右手定则判断的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在本节课结课时总结出这样记忆口诀是:左通力、右生电。这种结课方式,既有理性,又充满韵味,学生乐于去学去记,是物理教学常用的一种课堂小结。

2 首尾呼应式结课法

首尾呼应法是指教学结束与起始相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前后照应的方法。首尾呼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有助于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多普勒效应》这一节开始,笔者给学生引入了这样的一则现象:当我们咱在铁路边,火车驶进我们时会听到汽笛声调越来越高,火车驶离我们时会听到汽笛声调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呢?采用了设疑的方式导课,结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普勒效应去分析上述问题:当波源靠近观测者时,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声调变高,当波源远离观测者时,观测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声调变低。首尾呼应法使教学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让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同时还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起点”的喜悦感。

3 设疑式结课法

一节课如何收尾,很有讲究,如果教师在课的最后几分钟的时间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产生带着悬念,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巩固这节课的内容,也为下节课的内容作好铺垫,同时将课内的思维延续到课外,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课堂小结课中笔者提出问题:当一只装满水一侧开有小孔的铁罐?静止在桌面上时,我们能看到水从小孔流出,那么当一只装满水一侧开有小孔的铁罐在空中自由下落时我们是否也能看到水从小孔流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也为学生提供课外探索的实验机会。

4 检测式结课法

课堂检测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使教师及时掌握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利于教师对下一节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可以给出这样的检测题:一个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那么在以a=0.5m/s2加速上升的电梯内他是否也能举起同样的重物?若不能,那么他最大能举起多少千克重物?利用很短的时间及时检测学生学习状况。

5 讲故事式结课法

物理學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枯燥,趣味性不强,而且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经过一节课后学生较为疲倦,如果能在结课是讲一些有关的物理故事,则很快能使学生走出疲倦,为之兴奋,同时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例如,在《电磁感应》一节可以讲法拉第生平的学习经历,既增加了课堂趣味又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总之,物理课的课堂小结多种多样,好的课堂小结正如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余意未尽,让课堂的艺术得到升华,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猜你喜欢

观测者物理课首尾呼应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高中物理教材中“多普勒效应”表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
首尾呼应
夜空的观测者:第谷·布拉赫
动起来的物理课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
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卫星
从高中物理课选修情况看执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意义
一道高考试题的两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