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历史课堂改革的影响

2017-03-20杨志欣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中职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展开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如何改善课堂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予以激发,从而推动课堂改革的顺利落实。文中将对激发中职学生思维能力在历史课堂改革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在历史课堂当中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维能力;历史;课堂改革

中职学生思维相对活跃、好奇心强、勇于探索,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素养与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将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历史教学改革也将顺利推进。对中职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方法的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学生的发展与历史课堂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 激发中职学生思维能力在历史课堂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1.1 能够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传统的历史课堂较为枯燥,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呈现散漫、慵懒的状态,他们不爱思考,不愿意主动学习,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不加。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有利于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当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时,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都会集中到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氛围将从原来的压抑、枯燥变得和谐、愉悦。历史学科的内容庞杂,除了大量的史实外,还包含着许多历史规律以及深刻的本质性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够利用历史思维进行科学的思考与判断,他们就很难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以及深刻的歷史规律,也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判,历史教学不能够实现提升学生能力与历史素养的根本目的,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历史课堂改革来说是极为关键的。

1.2 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课堂改革要求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历史人才,使其能够具备创造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利用历史思维深刻剖析其内涵与本质。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思维的必要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进程、历史事件,也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提出疑问,对历史进行辩证的思考。激发其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立场的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从表面现象研究出其本质规律。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以客观、科学的方法看待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用良好的历史素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3 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在人脑的智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激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钻研。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够让学生重新审视历史、正视历史发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历史材料进行整理并重组,形成便于自己认知与理解的历史知识结构,学生会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横向与纵向上了解历史的发展、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以及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他们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应当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使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对历史发展产生好奇心,从而愿意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学习。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如利用视频、动画、纪录片等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视觉与听觉刺激入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丰富课堂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充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展开探究学习,并在课堂上汇报研究成果,这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当课堂的活跃度增加后,教师就可以感染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2 教师应当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科学引导。教师应当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把握好关键点,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将古代的历史事件与现代社会中的事件联系到一起,进行对比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实质,从而更好的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应当率先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分析对比,如何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讲解后,教师应当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与探究,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具备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调动思维,教师应当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原有的评价标准仅仅是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够客观,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思维,因此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当对考核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探究成果等都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对学生予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要予以一定的肯定,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更好的促进其思维发展。

3 结语

在历史课堂改革中,激发学生思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中职历史教育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这些手段的综合使用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历史素养与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必要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留庄.激发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历史课堂改革的影响[J].中国领导科学,2016(S1).

[2]赵为船.中职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探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3]陈文.浅谈中职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

[4]王淑芳.走出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低效促进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3(24).

作者简介

杨志欣(1964-)女,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内蒙古恒远职业技术学校历史(中级教师)。

作者单位

内蒙古恒远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70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中职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