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2017-03-20卢连伟
【摘要】谚语是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是一个意义较为完整的语句。谚语运用简单的话语反映深刻的道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寓意深刻、短小精湛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人们的记忆。谚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不仅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还给人以启示,耐人寻味。
【关键词】英汉谚语 语言特点 语用功能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一种语言,是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汉语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一种重要的习语,谚语具有通俗、形象、生动、精炼、音韵和谐的特点,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供人们学习和借鉴。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逐渐缩小各组文化的代购可以促进民族的交流,让各国共同进步。本次研究主要对比分析英汉谚语语言特点以及其语用功能。
一、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
1.英汉谚语的词汇特点。谚语通常比较凝练,有形象突出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多表现在人名、地名等词语的应用上,在谚语中常包含数词、人名、地名等,例如汉语谚语中数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人行必有我师”;汉语谚语中人名“情人眼里出西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漢语谚语中地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英语谚语中数词“Three women make a market”(三个女人一台戏),“Four eyes see more than two”(集思广益),英语谚语中人名Far from Jupiter,far from thunder.(远离朱比特,远离雷电。解:在罗马神话中,朱比特属于主管雷电云雨的神),“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会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英语谚语中地名“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2.英汉谚语的语音特点。谚语在语音上表现为语音铿锵、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等特点。通过人们长期的英语以及加工,让其更加的口语化,且方便人们的记忆。为了达到上述的语音效果,汉语谚语表现的方式包括四种,分别为押韵、双声、叠韵、叠音;英语谚语表现的方式也包括四种,分别为头韵、元韵、辅韵和尾韵。比如,在汉语体系中,其谚语的押韵包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押病、行的韵);“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桩、帮为押
韵)。汉语谚语中的双声包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放火、点灯为双声),“别看人衣服,要看人肺腑”(衣服、肺腑为双声);汉语谚语中的叠韵包括“风能摧毁山岳,话能鼓舞人民”(摧毁、鼓舞为叠韵),“茫茫黑夜夜芬芳,闪闪灯光光宁静”(芬芳、宁静为叠韵),汉语谚语中的叠音包括“干干,吃饱饭,懒懒,饿瞎眼”(干干、懒懒为叠音),“听听不如转转,看看不如干干”(转转、干干为叠音)。英语谚语中的头韵包括“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机不不可失,时不再来(头韵),英语谚语中的元韵包括“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元韵),英语谚语中的辅韵包括“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辅韵),英语谚语中的尾韵包括“Haste makes waste”欲速而不达(尾韵)。
3.句式特点。汉语谚语有单句构成,而且还有复句形式,与之相对的是,英语谚语内也有类似的结构。具体的分析比较如下:
(1)汉语谚语句式特征:1)其中,其单句型包含两个类型:一是主谓句型,二是非主谓句型。而前者所组成的谚语又能够区分为主谓谓语、动词性、名词性和形容词性四种句型,主谓词组构成的如“玩火者必自焚”。动词性词组构成的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名词词组构成的如“一夜夫妻百日恩”,形容词词组构成的如“强扭的瓜不甜”。非主谓句型如“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由宾词组构成)。2)汉语谚语的复句型:多为并列关系或者主从关系,例如并列关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主从关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3)汉语谚语的紧缩型:汉语的紧缩型包括3种,一是采用意合法,只用关键词表达句子的含义,例如“水九旱三春”,二是将2个语节压缩,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三是用常用的一种格式,例如“无风不起浪”。
(2)英语谚语句式特点:1)英语谚语简单句。例如“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2)英语谚语并列句。例如“Old and lazy people, industrious can live”懒惰催人老,勤劳万年长。3)此类语言内的复合句。比如“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二、英汉谚语的语用功能
语用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语言表达所取得的结果。这需要有一定环境的配合。环境的改变会改变运用的结果。处于不同的说话环境,即便是同一个语言,其所传达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谚语在人们的活动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具体的功能概括如下:
1.传授知识。在生活中的许多谚语均可以向人们传达简单的生活知识,其原因是大部分谚语均来自人们生活实践中的不断积累。有关学者认为谚语中的知识不仅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包括天文和地理。谚语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借助声音以及形象等特点生动的将其表现出来,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汉语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人们时间的宝贵,要学会珍惜时间;“水九旱三春”告知我们,冬至开始后的11天内,假如出现很多雨水,那么春分、清明、谷雨时下降的雨水就会稀少,干旱几率就高。英语中“One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每天吃一个苹果),告诉人们苹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多吃苹果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2.交际功能。语言担负着人类交流的重任,谚语,在英语体系中占据不小的比例,对人类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人类为了协调行动或者更好的生存,需要彼此交流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或者对劳动方法提出改进,提高劳动效率。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原始人类为了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和验传给后代,只能应用简单的谚语,因此,谚语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际方式。帮助人们进行交流,让人和人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谚语凭借其精炼、生动形象的特点一种被人们应用于生活的交流中,值得文字的出现,仍有一部分劳动人民习惯于用谚语来进行传授知识以及经验交流,是人们重要的一种交际方式。
3.教育功能。谚语是人们中常用的一种语言,具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例如汉语谚语中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劝告人们要多听别人的建议,其中的良药苦口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忠言逆耳做铺垫,表达同样的感受,告知人们,尽管话不好听,但是对人有用,就像苦药,虽然难吃,但是治病。例如英语谚语中的“If you lie upon roses when young,you'll lie upong thornswhen old.”这句话说的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人们要从青少年就开始努力的学习,小时候正是人们长知识,学习的好时机,不可以浪费。
4.传承美德。谚语可以给人以教育,包含多种文化内涵,具有语言优美、哲理丰富的特点,且大部分谚语中涉及处事、世界观等各种信息。依托谚语这样的形式,这些包含特殊信息的内容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给人以震撼。例如汉语谚语中的“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告诉人们在遇到事情时要讲理,如果不讲理就很难前行;“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告诉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实践,实践是所有智慧的根本。英语谚语中的“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意思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人们不应该仅因为钱财结交朋友。
5.语境指向。在一个交际的活动中,为了让听话的人能更好的理解说话人的信息和意图就要依靠一个合理的语境。一个良好的语境包括良好的社交背景、时间背景,能暗谈话者的身份和地位等多种信息。例如汉语谚语中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里的“鸡首”、“牛后”等各个内容都没有联系,因此,只能把这些词语放置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其含义,比如教师在鼓励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力争第一,努力不要被落下。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谚语,“Would rather stay in hell is king, don't do slave in heaven”翻译过来,其指的是宁愿在地狱为王,也不要在天堂做奴,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含义,如果将其放在让学生选择在学校的普通班级还是选择让学生在尖子生班级,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在尖子生班級,虽然尖子班学习压力大、讲课速度快,但是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均要优于普通班级,所以有些学生用宁可在地狱称王,也不在天堂为奴表述这句话的含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汉谚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各国人民的智慧,是各组人民经验的积累。通过对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让我们对英汉谚语有了更准确地认识,还能够提升我们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先人的智慧,将英汉谚语知识更好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义云.英汉谚语及其语用功能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14(04):16-19.
[2]温洪瑞.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04):56-61.
[3]许晖.英汉谚语的语义、句法特征及语用翻译[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0(03):103-106+110.
[4]张颖.略论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01):135-138.
[5]周蕾.浅析英汉谚语的语言特点[J].考试周刊,2011,11(19):29-30.
[6]徐义云.英汉谚语及其语用功能对比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17(04):16-19.
[7]张芳,陈敏欣.英汉谚语的差异与翻译技巧概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3,20(01):190-193+203
[8]徐义云.英汉谚语语言特点对比分析及其语用功能探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22(05):51-54.
[9]徐义云.英汉谚语的特点及其修辞功能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2013,14(12):29-31+43.
[10]牛桂玲.英汉谚语的语言结构与修辞[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03):54-58.
作者简介:卢连伟,男,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