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着力点

2017-03-20周永元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研组公开课教学研究

周永元

校本教研是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

【关键词】校本教研;实效性

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它有利于建设教师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只有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质,才能有的放矢把握研究的重点,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

校本教研是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等特征。而教研组则是学校组织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基层单位。它起着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加强教学业务管理、培养青年教师的职能部门的作用,教研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我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4个教研组,由教导处陈丽娜主任牵头,确定教研活动时间和地点和成员,组织教研组长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犹如鸟的双翅。为了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周各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习课改的理念、掌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计划和进程,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熟练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采用培训、讲座、讨论、自学等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开展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学习,并要求教师在学习时勤做笔录,勤写心得,结合教学教研实际,适时运用,使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的迁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堂优质教研课,写好一篇优质教案和反思,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评比。近年来青年教师共撰写论文、案例520篇,期中469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61篇文章公开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

2 注重实践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2.1 抓好公开课教学

抓好公开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公开课,并且,在组织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注意体现一定的剃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既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又要确保课堂质量,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每次公开课后都组织好评课活动,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同题异构”,寻找更为科学的教學模式。例如本月语文组开展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中三位老师分别上了《江雪》、《游园不值》、《枫桥夜泊》,为所有老师提供解读的范例,老师们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学校级的古诗词教学模式:首先要读通读顺古诗;接着要读懂古诗;然后入情入境,感情诵读;最后总结学习方法,进行拓展联系。如果从三年级开始就训练学生,那么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就会很好,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校还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10内的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展示课”,5年内青年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比武课”,3年内的青年教师除了参加“青年教师比武课”,还要参加“青年教师过关课”和“青年教师展示课”,每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从组织计划到总结都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占了整个学期教学时数的一半。总之通过各种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两年来教师参加教学公开展示课近40节,其中多名教师在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2 开展集体研讨备课

我校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交流教学内容,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搞好集体研讨备课,每个年级每个科目都成立了备课小组,教研活动结束后在各年级组里开展,讨论教学中的难点,出现的问题等,由备课组长进行组织和记录。同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要求做到教龄是第一年的青年教师备课,必须由“结对”的导师审核后方能上课;公开课教学的教案必须由导师磨课后才能上课;并且定期检查备课情况,上交“师徒结对”听课笔记和教学探讨。在开展集体备课的时候,注意做到了“三结合”,即点面结合,理论探讨与实际操作结合,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结合;同时,还强调反馈评价和反思,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通过搞好集体研讨备课活动,促使教育教学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两年来教师参加教学设计评比共100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张晓薇老师在2012年“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中《Unit 4 Buying fruit 》获得一等奖,顾萍老师在第七届蓝天杯教学设计竞赛中《let's go by taxi》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3 建立激励机制,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

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它需要强而有力的支持系统与激励、保障机制作保证。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研制度,同时实行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从而把教研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深入持久的开展,我校还克服了经费紧张的困难,优先保障教研所必备的硬件设备及相关资料的配置:学校订购了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图书供教师阅览;及时把一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理论资料翻印分发给每位教师。

学校还深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充满教研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自主性,在工作中发挥主人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余,进行教学反思,提笔撰写教研文章,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文章的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每堂课所讲授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或顺序等;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进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此外,我校还把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与奖惩、职务评聘等挂钩,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推动校本教研活动向新的进程迈进。让教师在横向交流中博采众长,获得提高,使教师在个性成长与校本教研的互动中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猜你喜欢

教研组公开课教学研究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第一次公开课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