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2017-03-20曹媛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研究

曹媛媛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接班人,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正悄然展开。然而有的高校在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相分离,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本文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和历史进程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升,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更加多样化。但是不能由于社会转型、价值多样化就忽视思想道德的提升。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综合素质的好坏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述

荣辱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达到荣誉与耻辱的正确认识,荣辱观属于道德人格与道德良心范畴之内,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体系,表现为主体的道德信念与价值取向。荣和辱在道德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且是人生哲学中重要部分。荣与辱两者存在相互统一、相互矛盾的关系,在光荣的追求下,耻辱能够达到消除,人们对耻辱的消除有助于激发对光荣的追求。荣誉感对激发人的积极性发挥一定效用,但是过于追求荣耀,那么就有可能使原本正当的荣誉之心沦为耻辱。因此,荣与辱之间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

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主要表现

2.1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其也是荣辱观的主流趋势,然而由于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有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均受到不利影响,使大学生出现是非不分、荣辱不辨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 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大学生在在政治信仰上更加趋于成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情况、社会百态逐渐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与积极向上的思想相违背,对未来缺乏足够信心,有的大学生认为现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而当前有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对政治态度太过冷漠,不够关心国家大事,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自身的缺乏正确的信仰,迷失了追求人生的方向。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当官发大财”,甚至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者,忽视对先进科学理论和进步思想的学习,太过看重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长期的发展,缺乏对远大理想追求的信念。

2.3 价值取向扭曲,公众意识缺乏。

有的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将人生目标放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将成功寄托在社会提供的成才的渠道上,而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价值,没有将奋斗与国家的命运相连接。有的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放在个人学识、才能、机遇等方面,只注重眼前的发展,忽视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只会索取,不会主动付出,对物质利于太过追求,忽视道德方面的提升。而且任何事都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忽视他人的利益。在校不关心同学,在家不关心父母,在社会不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现状,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2.4 诚信意识淡薄,法纪知识匮乏。

诚实守信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诚信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是当前社会、国家、用人单位十分重视的品质。大学生是将来社会建设的主要人员,其肩负着祖国人民的希望,良好的诚信意识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到各国方面的影响,如社会、学校、家庭等,其缺乏诚信意识。有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过于利益化,诚信在社会中并不重要。 而且常聽说,太过老师容易吃亏,诚实逐渐被贴上“缺心眼”的标签。一个人若没有了诚信,就将朝着邪恶的方向发展。因此,当代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诚信的品质,就意味着走向人生的泥潭。大学生应当具备诚信意识,在校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位品德高尚的好青年。

2.5 追求享乐主义,畏惧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一些变化,人们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人们更加最求奢侈、享乐,将当官发财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当代大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也纷纷将追求物质生活作为将来奋斗的主要目标。有的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其认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认为无需勤俭节约了。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贪图安逸,以享乐奢侈作为人生目标,忽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有的大学生从小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较差,且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随意挥霍金钱,不知珍惜父母辛苦的血汗钱。

2.6 心里素质欠佳,承受挫折能力差。

当前有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而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是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较少,思想还有待升华,学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的现象,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且,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导致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而且具有较强的自我为中心,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做什么事都怕苦,对自身的利益尤其注重。对于学校安排的一些活动,缺乏积极主动性,想方设法的逃避。大多数学生都急于获得成功,但是自己又不愿通过努力去获得成功。没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成长,在遇到困难时心灰意冷,而不是想办法解决,无法将压力变为动力,在碰壁之后就一蹶不振,而且对自身的缺点缺乏勇气正视。

2.7 注重科技价值,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与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科学技术能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价值使得人们产生盲目的崇拜,学校将科技教育放在首位,将道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世界正处于商品经济全球化、格局多极化的时代,社会将金钱作为主要核心内容。在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有的大学生将科技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却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导致学生道德观念较为薄弱,甚至出现缺德、失德的现象。

3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

3.1 发挥高校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内容太过理论化等,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作用时,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德育资源。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其为传授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的平台。因此,需要借助这一渠道,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德育资源,要将时代性、现实性突显出来,将当前我们需要的道德内容反映出来。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荣辱观,它的内涵和意义最基础性的知识,即在道德认知上明荣知耻。另外,还需要在课堂中将社会热点话题融入其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体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基础。

3.2 变革传统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因此可以运用刺激多种感官的教学载体来实施教学,使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图片、电影等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过去经受的屈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在教学中举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通过《今日说法》、《道德与法制》等节目渗透其中。以这种方式展开教学,还有助于让学生从中学到法律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案例的方式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特点、焦点结合起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身边的事件中积极思考,以此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3.3 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导师。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还未完善,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学生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念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术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高校在建设师德队伍时,要注重教师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日常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利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辅导员应当具备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无私奉献的精神。当前高校辅导员不够重视自身职业道德、职业荣辱感等方面,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具有素养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3.4 净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高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文化氛围、精神环境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教师的价值观、精神境界以及教风学风等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当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此更好的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作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净化校园环境: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举办支援灾区的捐款活动、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注重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能够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

3.5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荣辱观。

道德践行是荣辱观养成的基础部分,也是实现荣辱观教育的主要目标,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因此,高校應当注重社会实践对大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大学生进入实践当中,深入实际,学习知识,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大学生的实践阅历较少,是非辨别能力教材,通过校外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提高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同时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6 积极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实现荣辱观教育的长期性。

利益机制也可以称为奖惩机制,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这个利益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得以落实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人们获得良好的道德受益。如果高校与社会只注重物质的奖励,忽视精神的奖励,这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期践行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可以建立以荣辱观为依据标准的道德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优秀的大学生进行肯定、奖赏刺激,从而鼓励大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其内在动力。奖惩的方式应使物质、精神相结合,比如发放奖学金、颁发荣誉证书、口头表扬等。对于违纪的学生也应做出相应的惩罚,从而使其纠正自身的不足,消除不良的思想。可以通过纪律处分、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处罚与约束。

4 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与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其与大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容乐观,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十分有必要,以此为树立学生良好的荣辱观、提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朝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之构建[J].学术交流,2012(03):188-191.

[2]卢秉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54-55+58.

[3]甘红缨,刘庆元,王永红.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人格魅力的提升[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0):287+291.

[4]李艳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1):3-6.

[5]张劲.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职业时空,2006(15):55.

[6]戚晓金.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7):7.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4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