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7-03-20石慧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大学生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是经历时代的洗礼所流传下来的精华,蕴含了我给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对于现代大学生仍然具有重要的精神启迪作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民族音乐;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格局开放程度的加大,我国民族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點,给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仍然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在何时,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1 民族精神在全世界民族教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民族精神教育是世界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一项教育内容,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最鲜明的标志,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面貌的途径。民族精神最早形成于18C的德国,德国人民为了脱离英法等国家的文化控制而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后经赫尔德、谢林等人进行了更深入的诠释。之后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就是受到德国民族精神的影响而产生的,催化了非西方国家的民族觉醒。半个世纪以来民族精神研究热情重新被燃起,世界文坛上逐渐出现了一批传播民族精神的文化著作,例如汉斯·科恩的《德国之心:一个民族的教育》、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毛庆的《屈原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但是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不对民族精神教育做出特别的注解的,他们是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到了公民素质教育之中。但是民族精神教育却是世界各个国家一项必须的教育内容,是各个国家对爱国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法国对民族精神的教育与这个国家浪漫与温情的本质相符合,蕴含在法国各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博物馆之中,例如法兰克福美因河畔坐立的几十座各具特色的文化博物馆;美国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对“美国精神”的强调,涵盖了娱乐场所、商品、服装等各个方面,使公民无时无刻都在接受爱国精神的熏陶。韩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国家,而且提出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口号。韩国的民族精神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国家和政府为主导,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方式灵活且多样。日本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特别浓郁的国家,最为人知的是日本传统的武士精神,直到现在他们的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忠诚和信念。

2 民族音乐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开启智慧,完善人格。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获得启迪的过程中所创作的,寄托了广大劳动人民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理解,富有深刻的哲学思想、艺术理解和道德伦理。民族音乐与民族特质相联系,以音乐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传达中华人民的审美理念和视觉,展现了中华人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大学生智慧启迪的作用永远不会过时。大文豪雨果曾经把音乐比作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对于大学生智慧的启迪具有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文学家也曾表示我国民族精神的结晶集中体现在民族音乐之中,承载着我国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

大学生在感受民族音乐带来智慧启迪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民族音乐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涵,对不屈不挠、勤奋进取、团结勇敢的民族精神作出深刻的解读,领悟中华人民对和谐作出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大学生在民族音乐的欣赏过程享受到听觉与精神上的愉悦,进而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与审美升华。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的《乐象篇》写道“乐者,德之华也。”因此,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民族音乐对人道德品质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跨时间和空间的,并且是持之以恒的。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在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启迪大学生的智慧,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2.2 陶冶情操,激励进取。

民族音乐是情感的真挚表达,是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千年来民族内心的独白和呼唤。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为它在创作过程中被赋予的是真情实感,经历了千年的沉淀更加富有质感,为现代人们的情感宣泄和表达打开了一个舒缓而又一泻千里的缺口。穿越千年悠扬而又深情的乐音荡平了聆听者内心的波澜,萦绕在耳际的款款而来的低吟是高尚情操的牵引,营造的一幅幅如痴如醉的画面是道德品格的召唤。“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是黑格尔对民族音乐做出的解读。

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都是传统音乐的精华,是为大学生展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恢弘气势的窗口,让大学生自觉接受民族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塞上曲》由传统乐器琵琶演奏,表达的是王昭君对故土的思念和自己的哀怨,具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感染效果。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昭君强烈的爱国情感,是对王昭君宽广胸怀、心怀天下的侧写,是国家强盛及衰弱最好的体现,对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强国富家愿望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的不仅仅是王昭君个人的哀怨,而是对民族强大、国家旺盛的强烈期盼,是爱国情感的集中表达。因此,使用优秀的民族音乐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择,是对实际价值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实践。

3 总结

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世界性的教育内容,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强大的精神支撑。而民族音乐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现代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要求的一个有效渠道。民族音乐以艺术性的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以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和学生产生情感上共鸣,使他们在聆听的过程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付晗.论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6(05):229-229.

[2]付晗.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6(06):178-178.

[3]叶欣,栾天光,陈圆圆.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与实践[J].大家,2012(05):270-270.

作者简介

石慧,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赤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音乐学研究。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大学生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新大学生之歌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