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华小说独特生存意识探究

2017-03-20王志华

关键词:余华

王志华

摘 要:《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家接连不断的残酷遭遇的描述,表现了一种在苦难中挣扎生存、在生存中坦然面对苦难的独立且又坚韧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余华对生存的独特认识。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46-02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否决传统创作文化,故意违背约定俗成的写作原则和文学欣赏习惯,具有相当的独创性、反叛性和不可重复性。在余华的所有作品中,人物角色都是以活着为终极目标,在艰难困苦中顽强的生存着。余华透过他的作品向读者传达了他的独特的生存意识,即人存在的真相就是艰难,而苦难就是存在最强有力的印证方式。

生存意识是由本能的生存意识和精神的追求意识所组成。本能的生存意识是指人类在其生存的过程中,對他自己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指向的是生命存活目的;而精神的追求意识比本能生存意识则更为进步一些,精神的追求就是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个人精神内容的不断丰富,它超越了个体生命单纯存活的维度,主要指向了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确证,这其中有对自我的超越,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人从被掷进世界中的那一瞬起,在他接下来的生存发展中就一定会遭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甜蜜忧愁,同样包括引起其喜怒哀乐的人、事、物,正因此,人对生存世界也必定会产生或隐或现的看法,并通过挣扎反抗再试图进入更高层次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各人物角色的命运都是一种常态下的非理性安排,主人公福贵的生存意识包括自然世界的本能生存意识和社会精神层面的生存意识。作者余华就是借两种非理性情绪的撞击来体现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独特生存意识。

《活着》中福贵的家庭是中国成千上万家庭中最普通的落败地主家庭。它随着历史变迁所经历的变化也是在时代前进中最为正常不过的。然而,这个普通家庭所具有的文学性悲剧色彩却是异常浓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步入死亡的故事。福贵由开始的富家子弟到输得一无所有,继而承受失去一切亲人的地狱般经历。这个过程所反映的正是人在极度痛苦的体验中所产生的近乎窒息绝望的感受,并激起对生存的渴望和动力。余华就曾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视,他们谁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

余华在《活着》中用平稳的情节安排、平静的叙事语调向读者讲述了福贵一生的坎坷故事。作品中主人公福贵在经历一系列向死而生的遭际后,余华对福贵生存状态改变进行了心理处理,还有对和福贵相关联的家人各自的命运安排处理,都是表现出了他自己的一种冷漠残酷但独立坚强的生存意识。这种独特的生存意识,正是对于生存中苦难的正视和超越。

余华之所以对生命有这样独特的认识,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生命存在的独立和冷漠)

现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出生于1960年浙江一个医生家庭,与许多著名作家的家庭环境或许不同,他并没有爱好文学的父母,他的家庭也不是那么富有文化气息。相反,他的父亲是部队转业的,在防疫大队工作,而后完成浙江医科大学的专科学习,成为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父亲的部队生涯使父亲养成了较为严肃甚至刻板的性格,而成为外科医生又不得不面对的繁忙的工作,因而在对待余华的态度上无疑是很严厉的。他转业后由于工作繁忙,留给陪同余华的时间很少,温情的缺失给余华的童年增加了许多寂寥的色彩。他的母亲,原本可以用母爱来弥补余华因父爱缺少而形成的心灵空白,却偏偏是一名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同样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孤独的余华。可以说,余华成长在一个缺少关怀的环境,这是一个童年时代本不应该面对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使作者过早地成熟起来。

余华在回忆他的幼儿园生活时说:“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我母亲经常这样告诉我,说我小时候不吵不闹,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她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到了晚上她来接我时,发现我还坐在早晨她离开时坐的位置上。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我的那些小伙伴都在一旁玩耍。”{2}我们就不难发现,余华的童年是孤独的,因而其性格是孤僻的。这种孤僻是孩子畸形的成熟,让他的心智过早地呈现出一种成人化倾向,这种成人化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他生存的认知。幸好他有哥哥,哥哥所带给余华的,是他认知中唯一纠缠不清的一种温情。这种说不明白道不清楚的温暖让他困惑,让他纠结,在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可见一斑。不过更多的还是,由于父母的职业,他对医院格外熟悉:“那时候,我一放学就是去医院,在医院的各个角落游来荡去,一直到吃饭。”{3}“我父亲当时给我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他从手术室里出来的模样,他的胸前是斑斑的血迹,口罩挂在耳朵上,边走过来边脱下沾满鲜血的手术手套。”{4}“我家对面就是太平间,差不多隔几个晚上我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我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都听了不少。”{5}从余华自己的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医院这个充斥着生命最原始状态的地方,里面生命的降临和逝去,剥落了文艺外表以后的残忍状态,给这个年仅几岁的孩子所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种不容抹去的恐惧。等恐惧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成了麻木和冷漠,而这种麻木和冷漠在余华的生存认知里就是真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余华父母的工作、家庭的环境带给他性格和对于生命存在意识的影响就是:独立的,并且是残忍冷漠的独立。

二、人生经历的影响(生命存在的本能和坦然)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余华个人的成长经历。除了家庭环境对他独特生存意识形成的影响,再者就是他个人发展和个人家庭的组建经历带给他对于生存意识的影响。余华在高考落榜以后,父母给他安排了牙医的工作,对此他感到失意,他并不中意这份工作。他开始狂热地追求文学,几乎令他废寝忘食,这期间是艰辛的,虽然他没感到艰辛。在他自己的文学成长的道路上,他的情感也在一路波折中成长。他与潘银春的结合和破裂,是他婚姻上的一次失败。他重新找到的合适的她,后来的妻子陈虹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他最后也迎来了自己生命美好的延续,小儿子余海果。我们看到,在后续的人生经历中,余华在不断地探索前进,面临着许多抉择,这种抉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原本踏实却平庸的工作、虽然狂热却艰辛的爱好、尽管不合适却或许可以让步的婚姻,他都在做取舍。这些取舍,并不是说喝咖啡还是喝茶的小事,而是在人生要面临的巨大艰辛的取舍,是常人不一定去纠结面临的东西,他却去做了。也正是这种取舍,让他的生存意识从原始的任性择优发展到前卫进步状态。这种生存意识是尊重生命本能的选择、尊重生命狂热的激情、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们不能说是什么样的余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也不能说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什么样的余华。这之间错综复杂的纠缠,使得余华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突破了现实和伦理常规,在他自己的人生中凝结了一种原始的冲劲儿,对自己人生的考验,能够从容和坦然面对,从而让自己的生存意识显得清楚、鲜明。

注 释:

①张声怡.从平面文本到立体文本——活着的人之悲剧及诠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32.

②③④⑤余华.灵魂饭[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2.

参考文献:

〔1〕郝荣兰.论卡夫卡生存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刘卫玲.沙汀前期小说的生存意识研究[D].西北大学,2009.

〔3〕谢成梓.论余华小说风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唐棣.屠刀上的一抹转淡的红:论余华小说生命观之演变[D].湖南大学,2009.

〔5〕张声怡.从平面文本到立体文本——活着的人之悲剧及诠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6〕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7〕严海英.余华小说的悲剧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09.

〔8〕陈芳.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及局限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

〔9〕余华.灵魂饭[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