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的新特征及教育路径

2017-03-20蒲丽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特征微文化教育路径

摘要:在问卷调研及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当前“微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形态进行解读,分析微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微文化影响下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揭示其“微”与“博”、“微化”与“多元”、“离散性”与“多变性”、“平民化”与“草根化”等新特征,并提出了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及具体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微文化 价值观 新特征 教育路径

一、“微文化”内涵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微文化的基本内涵

“微文化”是发轫于微博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微文化”,首先以“微”著称,同时也包含着精深或精妙之义,因此是一种“微妙文化”;以“微博”为主要表现舞台,并非只局限于口头或书面等表达方式,因此是一种“微言文化”;以充分彰显和尊重个体为行为前提,同时依托个体形成的强大凝聚力,成为一种“微行文化”;最后,以平民百姓为主体驱动,又广泛发动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其中,成为一种“微民文化”。随着“微动力”、“微需要”、“微服务”等一系列“微”成员的加入而不断发展壮大,微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中微博是这种新型文化形态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2.“微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作为一种基本观点,强调个人在生活、事物、现象、自身价值等方面的不同认识或评价,价值观对个人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每个人的价值观往往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价值取向,以及这种价值取向下所形成的价值目标;二是价值尺度和准则。学生处于“微文化”的环境中,其价值观正是生成或形成时期,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在校行为,决定着今后进入社会后的行为。

当前,由于社会意识形成呈现多元化,社会文化形态呈现多元化,并且互相交织并存,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下“微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更加冲击和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处于此环境中的学生,其价值观明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方面,“微文化”中那些积极、健康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微文化”中那些消极、不健康的有害因素,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甚至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

本调研以某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调查问卷涉及“微文化”的内涵、学习、生活、道德、政治等各个维度的价值观判断。

1.学生的价值标准方面

调研显示,80%以上的学生有微博,而且过半的学生把“微博”作为自己的社交平台之一。超过70%的学生表示“微文化”应该起源于微博,并视其为不断壮大的新型文化形态或文化时尚。“微博”、“微公益”和“微动力”等成为学生视野中“微文化”形态的前三名。可見,当前大多数学生的价值标准并非单一与固化,他们会与时俱进地更新自我的价值体系。

2.学生的价值取向方面

调研显示,约21%的学生对休闲旅游感兴趣,20%的学生喜欢关注娱乐八卦,17%的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政治,12%的学生关注体育资讯信息;一旦发现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近半数学生都会追踪了解,并通过微博或者其他途径转发讨论,在更大范围内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或者不快时,学生便可以借助微博这个平台进行倾诉。事实表明,学生关注与认可时事政治、各类公益,展现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社会担当的态度,也充分说明了学生在政治观、公德观、生活观等各方面的正确价值取向。然而,调查问卷中也有少数学生对此并不关心或缺少关心,表明当今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化。

3.学生的价值规范方面

调查问卷中,通过借助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新文化现象等的评价,对学生的友情观、财富观、文化观、法律观等进行各个方面的了解。例如,对于“职业粉丝”一类新群体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是商家新的营销手段;20%的学生认为创造了自我财富,它将会成为一种新职业。再例如,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淘宝体、甄嬛体、凡客体、TVB体”等新现象,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比较新潮,符合网络时代特征;30%的学生认为很无聊,对自己基本没有影响;16%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时的流行,也许很难发展下去。而在“杜甫很忙”到“包拯很忙”的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中,48%的学生以非常包容的态度将其理解为娱乐化时代对历史的解构和社会压力下的消遣方式,更有17%的学生认为不应这样亵渎先人们。对于“微文化时代下的法律规范”等问题,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关于微文化方面的法律并不健全,亟待完善;近30%的学生认为因自由不用负责任,因其虚拟性并不用太较真。对“自我认知”方面,25%的学生认为能够充分肯定其他学生的创意和才华,但42%的学生认为在张扬个性和宣泄情绪时,要把握好一个尺度。

4.学生的价值目标方面

调研显示,9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价值标准不会因为当前流行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轻易改变,学生能够理解当前的社会压力对文化形态的影响,并分别有将近20%的学生能够理解新的文化形态是网络时代的新需求和个性张扬的时代需求。对于“未来五年最大的愿望”等问题,近25%的学生把“学业有成”排在第一位,“生活快乐”排在第二位,其余的“事业有成”、“家庭安好”、“多赚钱”、“身体健康”等依次排列。上述排列,也充分说明在尊重个体的微文化下,学生更加注重自我的价值和利益的实现。

三、“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的新特征分析

1.价值观的载体:“微”与“博”并存

微文化下的信息表达方式,一般表现为短小、精悍。例如“微博”,仅设计了1百多字符的“表达空间”,其他像微公益、微整容、微表情等一系列“微文化”形态也都是“迷你型”的。然而这些微形态都借助手机和互联网等平台,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广泛传播,其中蕴涵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会对具有相同或相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社会群体产生影响,形成较大的社会效应,体现出以“微”聚“博”的效果。“微”给了微文化下每个学生表达自身价值理念的充分尊重与自由,“博”却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种凝聚力和行动力。

2.价值观的形态:“微化”与“多元”并存

“微化”与“多元”是微文化下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形态上的鲜明特征。从“今天早上天气不错”话题引发的“织围脖”,到明星八卦、社会名流、楼市股市、政治热点、体坛资讯等,都成为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关注点。在微时代中,学生通过各种“微言”进行交流、互动,让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不同价值观念的学生,通过“评论”、“转发”等交流方式,进行话语传播、扩散,从而使价值观更加丰富与多元。

3.价值观的标准:“离散性”与“多变性”并存

一方面,以“微”聚“博”产生的巨大聚集效应令微民振奋;另一方面,“微言”承载多元信息的碎片化、瞬间性也让微民们备受困扰。铺天盖地的海量微信息、实时更新的即时微资讯使我们在享受着微文化方便迅捷的同时,也倍感庞大数据背后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与风险。不同的价值判断就在此时将微民们进行了分流,在产生巨大凝聚力的同时也产生了离心力,而在不同时间阶段和事件背景中,价值判断变化则更是无穷的。调研中,学生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看法和在流行评价下看法的可变性即是离散性和多变性很好的例证。

4.价值观的落脚点:“平民化”与“草根化”并存

微文化赋予了广大民众自由和平等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没有身份要求,也不讲究职业与年龄等条件,更没有时空的限制,“微民”自己的个性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实际上,“平民化”和“草根化”并存,青年学生才会被“微文化”这个平台所吸引,这些学生在此,用自己的身份和方式来充分表达“自我”,更在此处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在此处学会甄别真、善、美,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追求。

四、“微文化”下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1.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1)积极融入原则

微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因素,用以丰富和融入到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中。通过“以微聚博”的聚集效应,那些优秀的文化精髓与成果通过微文化加以演绎和传播,使其中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微生活”、“微公益”,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健康生活和热衷公益的价值诉求。

(2)小众游离原则

“微文化”可以营造一种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多元化和平民化让微文化可以让更多微民产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品位,或关注八卦,或热衷探险等,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独乐乐”。

(3)消极化解原则

“微文化”可以制造一种消极、颓废、有害的反文化,消解和抵消主流价值观。微视频对古代名人的恶搞、微故事对他人隐私的曝光、微笑话对经典文化的低俗演绎等,这些比较盛行的“微文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侵蚀着主流价值观,也让公众为微文化的发展趋势担忧。在上述文化背景下,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十分迫切,为此,要真正将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的部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中去,并使其成为自觉追求。

2.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

(1)更新工作理念,扩大工作领域

微文化下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着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关注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根据其变化运用学生工作的基本规律给予及时的预判和引导,进行积极的“介入”。同时,拓宽多渠道工作领域,除了传统的思政课程等价值观教育领域,更要积极开发微文化中的新领域,如开通微博,使价值观教育覆盖到更为广阔便捷的移动信息网络。

(2)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

丰富并整合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积极关注学生喜欢的社会热点、焦点,即时引导与策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积极的社会问题素材,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转变并创新价值观教育方式,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教育手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实施主动教育,利用微文化平台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达成共识,强化学生的价值理念。

(3)倾听微言,关注微行

在微文化背景下,必须保障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让学生有释放情绪的时空,形成学生对某一价值观的认同感;还要留心关注学生的微行,借助微文化,搭建学生参与各类事件的微平台,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当然,由于学生群体思维相对活跃,在倾听微言与关注微行方面,必须搭建学生广泛参与、自我管理的平台,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要与现实表达,积极引导并开展价值观教育。

(4)管理微文化,关爱学生微民

微文化需要管理,微民需要关爱,因此要积极引导、因时制宜地加强微文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微文化中那些主流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吸收微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适当引导那些“小众文化”,批判与改造“反主流文化”价值观,让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成为学生的共识。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微民,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情感的投入。

————————

参考文献

[1] 高国伟,张光华.“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

[2] 王倩,张立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2).

[3] 郭晴,王立东.当代微文化的社会效能研究——以微博、微信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4).

[4] 夏爱萍.关于微文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思考[J].纺织服装教育,2016(3).

[5] 都晓琴.“微文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价值认同: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6] 唐泓林.论微文化生态下的正能量效应[J].山西农经,2016(1).

[7] 张玮,唐献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基于微文化视角[J].人才资源开发,2016(4).

[8] 黄杏芬.基于“微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

[9] 舍娜莉.微文化背景下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作者:蒲丽娟(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新特征微文化教育路径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