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性恶能善论及其德育价值意蕴
2017-03-20邢家伟
邢家伟
摘要:《论语》中的人性论其实是一种性恶能善论,强调由于生理欲望的非理性导致人性中不可避免带有性恶的色彩,而正是生理欲望的理性化才使得善的品质得以实现。根据这一人性论,我国德育具有“谈利色变”,撇开个体正当利益论述社会制度合理性,以及忽视人类非理性欲望导致的环境问题等缺陷。因此,当下德育首先应当为“利己”正名,其次以个体正当利益为逻辑起点来论证社会制度的价值,并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论语;人性论;德育;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251-0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教授做人之道为职业的人。孔子既殁,其生前言行被门人“相于辑而论纂”,故成《论语》。(《汉书·艺文志》)《论语》中对人性的直接论述极少,但从《论语》只言片语中,我们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探窥孔子人性论的某些观点。
一、《论语》中的人性论——性恶能善论
(一)人先天不可避免地带有性恶的属性
1.性恶源于生理欲望的非理性。首先,孔子绝不可能是一个人性本善论者。这在《论语·季氏》中表达的非常明确:“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钱穆指出,所谓“血气”其实就是“人之生理之随时有变者”,[1]朱熹也说:“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2]可见血气其实就是指人的生理欲望,难免遵循弗洛伊德所谓的“快乐原则”。在人生不同阶段,随着身体状况的不同,所谓血气自然容易出现“色”、“斗”、“得”等问题。因此,生理欲望,或说血气所代表的正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3]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人性与兽性的差异。”[4]连老夫子也喟然叹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肉体需求,大家“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惡》)由于先天的生理欲望往往带有强大的非理性色彩,故谓之性恶。
2.非理性无法通过消灭生理欲望来消除。人的生理欲望无疑是非理性的载体,但如果试图通过消灭人的生理欲望,来遏制人的非理性,孔子是不会赞同的。对孔子而言,一个人不论怎样理性,也必须吃饭才能生存,排斥人的生理欲望只能导致个体及社会的灭亡。《论语·子路》记载过孔子与徒弟的一次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达到“庶”的程度,人口要有所增加,因此温饱要有一定的保障,而“富”又要求人们能够富足,一定程度上过得舒适安逸,在此基础上教育与教化活动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哲学、艺术、宗教等。”[5]正因为如此,颜渊问为邦时,孔子答道:“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可见在孔子眼中,所谓政治除“道义教育”、“陶冶人生”以外,“于经济物质方面亦所不忽”。[6]陈焕章也强调,这段话中所涉及的具体食、行、衣等方面的内容,足以证明孔子对人经济生活与物质欲望的重视。[7]因此,孔子是充分认识到了生理欲望在人性中的基础地位的,他自己也承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由上可知,人的非理性源自先天的生理欲望,而生理欲望又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人不可避免地生来便带有性恶的一面。
(二)人性中孕育着善的潜能
如果个体顺性而为,人类社会必出现“争则乱,乱则穷”的严重后果。(《荀子·富国》)基于此,孔子教导大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韩诗外传》又进一步论述道:“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饱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因此“己所欲,必又当施于人”。[8]于是孔子补充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条原则被朱熹称之为“忠恕之道”。[2]通过忠恕之道就可以实现人我之间欲望的良性互动,即“从人从二”,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仁”,[9]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欲望协调的过程中,个体就会突破“我”的局限,看到他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理性便产生了。
人动物性的原始欲望一旦融入了理性,便形成了人类心理上特有的“情理结构”。[10]随着理性的不断加强,人的情理结构就会表现出递进的变化,如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当人的情理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动物性的欲望就会变淡,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升华,如孔子自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李泽厚认为这种境界类似于马斯诺所谓的高峰体验,[10]即一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1]随着先天情欲中理性的注入,人心灵会逐渐突破生理的束缚,善的层次便会不断提高。
因此,孔子看来,生理欲望最初带有强大的非理性,但蕴藏着向善的潜能。在欲望互动的过程中,随着理性的渐渐产生,此种潜能才能够实现。因此,《论语》中人性论可以总结为一种性恶能善论,而孔子所主张的也并非同欲望做决绝的斗争,而是如杜维明所述,强调以伦理的途径满足自身的需要。[11]
二、性恶能善论视角下我国德育的缺陷
详细考察《论语》性恶能善论不难发现,我国道德教育显然具有轻视个体生理需求的倾向,而对人类整体欲望的放纵却又视而不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德育具有过度压抑个体欲望的倾向。借用扈中平的话说,我国道德教育处于一种“谈利色变”的状态,即“总是一味地、无限地把利他和自我牺牲标榜为道德的实质”。[12]性恶,即人生来具有非理性的欲望,决定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但这种必要性并不在于欲望本身,而在于其非理性。如马克思所说,轻视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在逻辑上最终必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13]况且,人的欲望是不可能被真正抹杀的,过度的压抑只会使其“转入地下而肆意膨胀”,中国社会盛行的“潜规则”便是很好的一例。[14]所以说,当下的道德教育只会培养出三种人:一种是唯唯诺诺的奴才,一种是毫无道德的小人,再就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其次,由于过于忽视“利己”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能以个体正当利益作为逻辑起点,来论证当下社会制度的价值。根据性恶能善的人性观,人的理性都是在欲望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国家的形成难免都是“体现在平衡个人利益的过程中”。[15]因此,一旦忽视人的正当物质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违反人性而不可避免地失去其逻辑起点,必然产生填鸭式、一言堂、教条化、机械化等问题,从而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控制性教育。但是,正如马尔科姆·沃斯特所说,当代社会分化程度较高,所以“任何试图对异质性个体进行控制的尝试都只能导致社会的普遍混乱”。[16]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应抛弃灌输模式,转而涵养人的内在理性,其首要任务便是将人的正当利益确立为逻辑起点。
最后,当前德育忽视人类整体欲望的非理性问题,首先在于对科技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不重视。显而易见,现代科技的出发点便是“为了人的利益要去征服和利用自然。”因此,现代科技文明本是人类同“天灾”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大自然早已开始无力承担人类的索取,于是又引发了新的“人灾”。[17]所以说,德育在发展个体欲望理性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人类整体欲望的理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性恶能善论对当前德育的价值意蕴
《论语》一书经历了二千余年的历史考验与积淀,其人性论对于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德育应当为“利己”正名。事实上,道德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个体间利益冲突的产物。[18]否认“利己”的正当性,某种方面上道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德育不应该盲目地排斥人的欲望,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理解的利益”才是“整个道德的基础”。[19]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教人们不要求富,而是引导人们以正当的途径和手段求富,如果一味地抹杀欲望,无异于切断市场经济的发展源头和动力。[20]正如孔子所说,当社会步入正轨时,“贫且贱”亦是一种耻辱。(《论语·微子》)所以,道德教育思路与方法的变革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而回到人性的根源,“为‘利己正名”,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18]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其逻辑起点设置为“现实的人”。只有重视人的自然性和物质需求,才能较好的论述当下社会制度的合理性。[21]具体说来,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个体间利益才是“根本一致的”。[22]我国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应当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之下,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体之间利益的协调,从而达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个体对社会利益的维护与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认识和明确个人利益的社会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20]唯有如此,才能找准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基点,应对当下的冲击与挑战。
第三,道德教育应适当增加新的内容,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梁漱溟指出工具理性为西方人所长,但亟需东方价值理性的指引。[23]在西方科技日益脱离人类理性的情况下,钱穆曾经不无忧虑的说:“岂有在人类性情相爱之上,别有真理。”[24]因此,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忠恕之道在新的領域凸显出了新的价值。新的形势下,我们不单要通过忠恕之道达成“己”与“人”的个体间和谐,还应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提高人类整体欲望的理性,我们向大自然的索求才不至于超出其承载限额。
传统文化好比一个民族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融合新的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傅佩荣.细说论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6]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陈焕章.孔门理财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李泽厚.论语今读[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11]Tu Wei-ming. The Creative Tension between Jen and Li[A].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Essays in Confucian Thought [C]. Boston:Cheng & Tsui Company,1978.
[12]扈中平.道德教育应如何看待“利己”[J].学术研究,2005,(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5]李维昌.论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利益维度[J].学术论坛,2009,(7).
[16]马尔科姆·沃斯特.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7]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8]弗兰克·剃利.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0]吳艳东.论利益引导在思想政治中的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21]刘瑞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N].光明日报,2006-10-16.
[22]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3]宋志明.儒学与工具理性培育[J].学术月刊,2011,(9).
[24]钱穆.一九八六年美洲第五届祭孔大典献辞A].孔子与论语[C].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The Analyze of Human's Evil Nature with Potential of Good in "the Analects" and Its Value on Moral Education
XING Jia-wei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he analysis of human nature in the Analects is actually one of the evil nature with the potential of good,implying that it is irrationality of physical desires of humans which make their nature evil,and good qualities appear because of rationalization of human nature. According to this,the problem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voidance of talking about benefits,discussion of rationality of the social system ignoring proper benefits of individuals,and disregard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irrationality of desires of the whole humans. Thus,moral education nowadays should admit the validity of self-interest,expound the value of social system beginning with proper benefits of individuals,and underlin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e.
Key words:the Analects;human nature;moral education;rat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