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研究

2017-03-20谷雨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信息化

谷雨霏

摘 要: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能够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拓展互动渠道,有效缓解网络舆情危机。本文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提出思考,内因方面,提升辅导员自我发展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外因方面,强化高校宏观设计,构建高效培训机制,发挥评价作用,突出辅导员信息素质评价等。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信息化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14-01

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与认知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必须要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化素养与技能,以满足时代发展对高校辅导员能力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辅导员工作的优势。

1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養发展意义

信息化素养已经成为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的时代意义。

1.1 提升职业技能

信息化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信息化素养将有助于辅导员职业技能的发展。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接受能力强,个性得到充分释放,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认知方式与活动方式烙上了信息化痕迹。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素养,使之更好地胜任新时期辅导员工作需要。

1.2 拓展互动渠道

信息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开放性与即时性越来越强。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有效拓展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渠道,使辅导员能够利用全媒体平台实现与学生快捷的互动,不再受传统互动时间与空间制约,抢占网络阵地,创新辅导员工作思路,渗透新方法,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

1.3 缓解舆情危机

全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

在虚拟网络中,不少大学生迷失自我,或者受到不良舆情影响,思想上出现波动,成为网络负能量传播的推波助澜者,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将使辅导员能够参与学生网络活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即时的关注,有助于辅导员对不良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

2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思考

2.1 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自主发展意识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首先取决于自我提升意识的觉醒,只有将信息化素养发展内化为自我需求,辅导员才能从内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1.1 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技能

高校辅导员要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技能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平台、微平台的使用,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参与网络舆情互动等,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技能开展辅导员工作。

2.1.2 熟练出入虚拟网络环境

网络互动成为当前大学生互动的主流方式,网络化的虚拟交际环境已经形成。辅导员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要熟练地进入学生虚拟网络环境,包括主流的网络交互平台,例如微信、MSN、微博、QQ等。辅导员只有熟练地、自由地进入,才能实现虚拟舆情的有效引导,帮助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2.2 强化宏观设计,构建高效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除了自身推动外,还需要高校基于高校教育发展的大局强化宏观设计,构建高效的辅导员培训机制,使信息化素质提升成为辅导员发展的必修课。

2.2.1 开展信息化素养发展专项培训

高效要基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视角,积极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专项培训。高校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辅导员工作对信息化素养的需要,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专项培训,使辅导员系统地掌握必备的信息化技能,能够在辅导员工作中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2.2.2 构建长效信息化素养培训机制

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构建长效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培训机制,定期开展辅导员信息化培训,避免培训的短期效应。高校还要根据时代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更新,及时更新辅导员信息化知能结构,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

2.3 发挥评价作用,突出信息素质评价

辅导员信息化素养除了内在自我推动外,还可以从外因施力,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2.3.1 完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

高校要进一步提升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的主动性,基于信息化背景,将信息化素养作为辅导员培训与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自我发展意识,要建立持续的、动态化信息化素质考核,结合辅导员信息化技能比赛活动,促进辅导员信息化素质的高层次发展,例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等。

2.3.2 突出评价结果的作用力

高校辅导员考评要发挥作用,需要高校突出辅导员考核结果的作用力。辅导员信息化考评结果要与辅导员的续聘、晋职、绩效等相关联,使之成为辅导员综合考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从功利化的角度提升辅导员信息化素质自我发展的意识。

总之,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势在必行。它不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辅导员信息化素养发展要多管齐下,既激发辅导员的自我发展需求,又着力于外因,共同推动辅导员信息化素养的发展,为高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怀东.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6,(01):90-91.

[2] 冯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谢志芳.职业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3):121-123.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校信息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