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17-03-20颜丹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评价过程

摘 要: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估手段。本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开发“1+N”评价模式,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学习过程,鼓励其创新性和个性化发展,提升其学习质量。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1+N”模式 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06-02

1 引言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获取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评价的方法不仅包涵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2 形成性评价概述

形成性评价是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提出,后由布卢姆(B.S.Bloom)引入教学领域,并将此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型和发展性评价,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元的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基本含义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的 “形成”过程,是基于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建构者,在知识构建和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性评价吸取了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信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评价环节中应运用多种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自我表现的形式与机会,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沟通技能得以更全面的施展,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策略。

3 终结性评价的特点与弊端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一般在学期末或某学习阶段结束后,用标准化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评估,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最终以学生的成绩或者分等级定论。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一定的优势,既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

但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考核学生对在持续得教学阶段后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强调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态度、努力或能力无法进行客观的衡量。另外,终结性评价的测试题大多以选择题为主的客观题,主观题的量偏少,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更是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更是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再者,在终结性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唯一的考评人员,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学生无法真正地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终结性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及创造性,不利用学习者的学习发展。

4 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2014年开始,课题主持人在所任的大学英语班级实施该课程的评价机制改革,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确定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分别为60%和40%。细化形成性评价内容,安排评价进度、设定评价标准,将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学年,即两个学期,力求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任务和成果,使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能力提高,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终结性評价则以期末考试笔头的形式完成。

4.1 形成性评价实施“1+N”的模式

形成性评价是全面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课程学习各阶段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以教材与等级考试内容为载体,设置了巩固基础知识兼语言能力培养的评价内容,兼顾学生课内外的学习过程,尊重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学习,强调团队合作与创新,重在用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推行“1+N”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档案的创建,并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将评价内容分为学生以个人形式完成,即“1”模块和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学习任务,即“N”模块,由学生个人自评与他评、小组内与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一起完成教与学全程性的评价模式。

“1+N”模式评价内容丰富,既重视巩固学生语言学习基础知识,包涵词汇认知与听写、语篇朗读与理解,段落翻译与写作,学习资料整理与笔记等,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培养,如一分钟演讲、小组讨论、主题课堂展示。“1+N”模式评价形式多样化,不同于以标准化试卷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化发展。学生自主通过个人活动、同伴合作、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口语展示、主题汇报、情景小剧、新闻报道、影片配音等考核任务。“1+N”模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更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不仅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更担任评价他人的重要任务。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参与评价,即通过自评和互评,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发展,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学习方法与效果的变化,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学期末,学生本人、班级负责人、教师共同对学生在“1”和“N”个板块的内容成果进行整理、归集并总体评分,对于基础特别弱的同学,在班级同学的帮助下,设定备选的考核项目,供他们进行适当的补充性考核与评价,旨在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英语基础与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学生本人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2 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跟踪学生体现出来的情感、动机与态度,有效引导、督促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更要不断学习,更新课程教学和学习评价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学有所成是教师的职责,成为教学业务能力和责任兼备的教师。

为有效实施“1+N”模式的形成性评价机制,教师应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 结合高职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试题题型,创建模块化教学与评价,即在形成性评价设定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翻译几大模块,使教学内容的综合、全面,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学习与引入网络上优质的英语MOOC课程(如清华大学的《生活英语听说》课程),引导并督促学生实现利用课下时间,线上学习,实现“线上”与“线下”学习结合,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另外,教师应适时地创新和优化教学手段,开展主题课堂,结合高职英语教材,梳理英语主题,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主题课堂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和“应用型”课堂,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根据本校英语教学与专业特点,教研室组织开发本校大学英语MOOC资源,为今后学校升格为本科后提前整合、开发有效教学资源,最终促进教学。

5 结语

实施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循序渐进地将评价嵌入日常教学,使其有效地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可以监控和监督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更能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发展,为其以后延续性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秀兰.形成性评价在国内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91-95.

[2] 蔣宇红,周红.大学英语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69-74.

[3] 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外语界,2006(4):67-71.

[4] 林怡.高校课程学习过程型评价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89-92.

[5] 张晓松.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等教育与评估),2009(5):86-87.

[6] 沈梅英.形成性评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中作用的实证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71-76.

作者简介:颜丹平(197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读英语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酷酷英语林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