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作文的“沙盘游戏教学法”

2017-03-20张志愿

教育 2016年44期
关键词:沙盘教学

张志愿

摘要:写景作文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写景作文教学也常常面临着训练手段单一、学生个性体验不足、习作千篇一律等困惑。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心理沙盘日益得到普及,借助心理沙盘场景真实、沙具多样、组合多变等特性来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个性体验,提升写景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沙盘 写景作文 教学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是普通教育中的“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语言教学的“老大难”。作为作文“打底”阶段的写景作文,其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是勿庸质疑的。看图作文是常见的写景作文教学手段之一,對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一传统的写景作文教学手段,也存在观察视角单一、个性体验差、难以激发兴趣等诸多不足。

沙盘游戏,它以或干或湿的沙子,装在多种规格的盘子里组成沙盘,辅以成千上万种人物、小桥、器具等现实和想象中的立体造型做为沙具,让体验者或个人创作、或团队协作,表达各种生活、心理层面的原型和象征意义。沙盘游戏作为一项内心世界的呈现、疏导方式,已快速成为现代学校的建设标准。目前,大多数学校均配备有一套或多套沙盘,由于游戏氛围宽松有趣、形式多元多样,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沙盘游戏所具有的立体、形象、可变、趣味性、个性化、体验性强等特点,是否可以弥补看图作文等传统写景作文教学手段“亲和力”不足、体验性较差等缺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笔者尝试着将沙盘引入写景作文教学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巧借沙盘特点,让写景作文更容易

语文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沙盘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作文时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个体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1.利用沙盘的特殊性,降低作文门槛。

首先,利用沙具的立体造型,使观察更深入。如一个建筑物沙具,可引导学生通过俯视、平视、仰视等,全方位、多角度、逐一进行仔细观察、比较,揣摩其造型特点;如一个沙盘场景组合,各沙具之间的造型、大小、高低等,都能一目了然。教学时,可把沙盘摆在桌上,同组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按方位顺序进行充分的观察、描述。其次利用沙具的不同质感,使体验更丰富。沙具就是“缩微版”的实物(或想像物),每个沙具都有不同的质感,要鼓励学生通过触摸、按压沙具来增强感受。比如,粗糙的石凳,光滑的墙面,柔软的草地,学生很容易通过触摸获得更多的体验。第三,利用沙具的个性化选择,激发学生兴趣。以往的写景作文教学,由于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和生活体验不同,如采取同样的一张图来进行看图作文教学,很难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而沙盘游戏中成千上万的沙具,学生完全可依据生活经验和个人喜好,较为“随心所欲”地挑选,自由创作出“真实”的场景,为后续的写景作文教学提供了几乎“无所不能”的创作空间,降低了写景作文教学的门槛。

2.利用沙盘的合作性,实现自我完善。

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表面上看似写作水平问题,实际上,往往是“美学”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缺失。这也是作文教学低效、无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学生在利用沙盘进行写景作文辅助创作时,这些“毛病”往往就会暴露出来。如,有的沙盘中摆的沙具太少,没有构成完整的场景;有的沙具与沙具之间太过局促,空间布局不合理;有的沙具摆放缺乏主题性,把不同主题的沙具生硬地拼凑在一起。这时,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创作的形式,小组合作,需要个人生活体验之间的融合。如要求小组成员以《我喜欢的学校》为主题进行创作,最后,推选或随机选择小组成员代表上台讲演、描述。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就必须围绕着“创作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沙具,沙具之间空间布局如何”等,进行紧密、充分地合作、讨论,哪个沙具与主题不符,需要剔除,沙具与沙具之间布局不合理,如何调整,等等。这个表面上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与“围绕中心、合理布局、取舍有度”的作文策略不谋而合,一个沙盘作品的合作创作完成,以及之后的语言组织描述过程,学生也经历了一次从生活体验到作文能力相互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发挥沙盘优势,让作文更鲜活

1.读写结合,让作文有味。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如教学《颐和园》一课后进行 “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教师提出了创作主题:《公园》,每组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开始创作。有些小组选择了亭子、摇椅、树木、喷泉等,进行普通公园的创作;有的选择了灯塔、帆船、沙滩等进行海洋公园的创作;有的选择了过山车、旋转木马、滑梯等进行儿童公园的创作。摆完沙盘后,教师要求同学结合《颐和园》一课的游览、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小组成员间互相说一说,老师选择不同主题类型的小组,将沙盘实物投影,让小组派代表上台,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自己创作的公园。学生拿着激光笔,当起小导游,带领大家一起畅游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有模有样,有趣有味。对写景作文只有紧紧抓住景物的时空特征,才能写出流动的美,动态的美,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2.情感迁移,让作文有情。

文章是情感的载体,写景作文要写好,要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沙盘进行作文辅助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支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比如,中秋节、春节前,教师要求学生以“我的家”为题,进行个人迷你沙盘的创作。有的同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木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平房。院子里摆上石桌、石凳,几个年龄不同的男女老少围桌而坐,桌子旁边还卧着一只小花猫,这是典型的农村家庭场景。一名来自农村的孩子,他几乎利用沙盘“重建”了自己的家。孩子上台解说时,老师要求把“我”摆进去,让自己与景物融为一体,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家,在遥远的乡下,每次想家的时候,我的脑中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黄昏时分,一家人都回来了。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爸爸是个老茶迷,每天从田里回来,他最喜欢泡壶茶,美滋滋地喝上一壶。妈妈总是喜欢坐在夕阳下埋头打毛线,为我们准备冬衣。我赶在夕阳下山前趴在石桌上做作业,家里的小花猫,总是懒懒地躺在我的脚边,轻轻地,轻轻地打起呼噜……”,孩子述说着他的家,他的脸上,挂着不一样的神采,幸福、甜蜜、温暖,夹着少许想家的酸涩。

三、巧借沙盘变化,让写景作文更丰富

沙盘除了海量的沙具,可作出极其丰富的组合,其用法也灵活多变,在教学辅助中如运用得法,可以使写景作文教学如虎添翼。

1. 巧用加减法,让场景动起来。

根据需要做好沙具的加减法,可以使写景作文从静态走向动态,也可以起到和“多图看图作文”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比如以《城市的早晨》为题。首先,用沙具创作出城市的基本造型,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然后,再按照时间的变化来动态增减沙具。“清晨,街上行人稀少,昏黄的路灯下,几位清洁工阿姨正在埋头扫地、清理着垃圾。渐渐地,街上的人和车多了起来,他们从街旁的各栋楼房,各条小巷里涌出,步行的,骑车的,开车的,刚刚还冷清的马路,一下了被塞满了……”。这种一个场景不同时间的变换,通过沙具的加减法,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就明白空间、时间和场景变化之间的关系。除了加减法,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移动法、拼凑法等。

2.巧用还原法,让场景更丰满。

学生通过按主题选择、摆放沙具,再由老师进行系统的引导点拨,其作文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但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需要通过还原法,来获得更多元、更丰满的写作效果。比如,学生利用沙具的摆放,写出一篇《秋天》的好作文。老师可让他把文章大声念出来,或者投影出来,让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二次创作“还原”。还原者要从文中体会出场景设计、沙具选择、空间布局,不仅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乐趣,而且也独立完成了堪称神奇的二次创作。原作者可以在还原者的摆放异同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另一番场景,通过原创、二次创作以及文、景的多重反复比较、品读,还可以发现自己作文描写时出现的错误。

写景作文教学中引入沙盘辅助,有助于增加写作的直观性、体验性和趣味性,但也要适度、适时,毕竟沙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引导不慎,也会让孩子陷入选择的陷阱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 1962

[2]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龙宝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梧侣学校)

猜你喜欢

沙盘教学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ERP手工沙盘与电子沙盘整合的实践教学改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