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7-03-20宋平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集中表现在我国城乡教育日趋复杂化,城市教育越来越巨型化,因材施教越发不可能;农村教育越来越凋敝,整体欠缺活力。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应该将农村教育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教育 寄宿制 学校体系
截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未来2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1/3以上,预计将有3亿人从农村移居到城市及城镇,随之而来的是将有3000万左右学龄儿童进城接受义务教育,虽然城镇化作为历史趋势不可阻挡,但受片面的“城市中心论”思潮影响,不断力推“教育进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教育城镇化现象远远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大踏步前进,城镇化率从2001年的38%攀升至2014年的55%,而在校生城镇化率却由51%攀升至83%,学校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41%攀升至66%。虽然城镇化是历史趋势,但不加分析的鼓吹教育进城是极其不理性的。
一、城镇化带来城乡教育问题复杂化
城镇化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城镇化发展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主要趋势,但是我们也不应一味地助推教育城镇化。我国现阶段教育城镇化率已经远远超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大量花钱进城上学的学生不能真正接受优质教育,城镇居民本来享受的优质教育也由优质转为劣质,最终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1]。同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将引发农村地区学龄人口持续减少与城镇地区学龄人口不断集聚,从而形成农村过疏化和城市过密化的人口分布格局。这给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均带来了诸多挑战。对城市学校而言,主要表现在征土地、建学校、聘教师、投资金、配设备五方面;对农村学校而言主要体现在布局分散与经费投入、上学变远与交通安全、寄宿增加与住宿保障、学校变小与教师配置、条件艰苦与教师吸引五方面。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乡教育日趋复杂化,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巨型化倾向严重
学校巨型化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新的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暂停了所谓的重点校政策,但是所谓的优质校与非优质校依然是学校发展的不平等之一,而现在所谓优质校,往往是由以前的重点校发展而来,一脉相承式的发展带来的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因学校不同而差异巨大,由此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优质校的规模越办越大,而非優质校的办学规模日益萎缩[2]。笔者通过对十余县的县城实验一小与实验二小进行调研,大多数县城的实验一小与实验二小学校学生规模稳定在2000人左右。工厂式的学校寻求规模化生产便难以寻觅育人的宗旨,这与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悖离,未来的学校发展趋势是小规模学校,尊重人性的发展,这是在巨型化学校中难以实现的。
2.大班额现象突出
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为未来社会发展培育人才,观之以现时代的教育,就是打破19世纪工厂式的培育人才方式,寻求一种个性的、更加符合人性发展需求的教育,但是我国现在依然贯彻的是19世纪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这种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大规模,一个是标准化。例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2015年5月在信阳市息县的调研,当地的部分学校最大班额竟然高达150人,最小班额也达到70余人。同时,在河南周口市商水县,某中学平均班额竟高达100人,超大班额学校的存在让因材施教成为不可能,开展标准化教学成为必然。超大规模班级的存在也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大班额班级将难以安全撤离。
3.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量存在
农村学校由于编制受限,对于寄宿制学生往往不会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而一般由代课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直接影响就是教师工作负荷的大大增加,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从早晨6点开始到晚上学生入睡方能休息并非个例[3]。北京歌露营作为专门关注寄宿生情况的公益组织,发现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共有3276万寄宿生,其中小学寄宿生1100万左右,初中2200万左右,在3276万中寄宿生中,有60%为留守儿童。为了寄宿,小学阶段学生平均离家5.42公里,初中平均离家17.46公里。通过对寄宿生与非寄宿生进行比较,寄宿制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少6厘米~10厘米;寄宿制学生平均体重比同龄孩子少3公斤~9公斤。在寄宿生中47.3%~47.3%的学生存在负面情绪,63.8%~63.8%的学生存在孤独感。同时,有45%~45%的寄宿制学校有1、2年级超低龄住校生,有50%的寄宿制学校里存在着两个孩子共睡一张床的现象,农村寄宿生情况不容乐观[4]。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通过2006、2008、2010、2014年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关注,从宏观数据层面对歌露营提供的数据进行了佐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2006年寄宿生比例由17.54%上升至2014年的22.23%,小学生寄宿生比例由6.57%上升至11.2%,义务教育寄宿生主要增加在小学阶段。具体内容详见表1。
4.进城就学儿童持续增多
学龄儿童的流动过程分生源自然流动与生源非自然流动两种方式,生源自然流动指学龄儿童监护人因工作的变动而带来的学龄儿童的流动,而生源的非自然流动则是学龄儿童监护人因不满农村教育情况,为保障学龄儿童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进城读书。通过对流动儿童进行统计,从2009年随迁子女由997.1万攀升至2014年的1294.73万人,其中流动的小学生从750万人增加到了955.59万人。在进城就学儿童中,小学随迁人数远超初中随迁人数。具体见表2。
5.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
在城镇化进城中,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始终相伴相生的两大群体,虽然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比例在不断攀升,不断有留守儿童转变为流动儿童,但是在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留守率依然居高不下。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最令人震惊的是占比3.2%、总数达205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处于完全没有任何成年人监管的高危状态,是最需要关注的困境儿童。2015年发生的重大事态,揭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危急状况。2015年6月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留守儿童四兄妹自杀身亡的事件。悲剧仍在不断发生。7月4日,毕节纳雍县14岁男生被13名同学围殴致死。7月13日,媒体报道宁夏灵武市12名农村幼儿园女童遭性侵,其中11名是留守儿童。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女童保护项目对2014年度性侵儿童案件的统计,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当然,被媒体报道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留守儿童如何接受安全有质量的教育需要我们持续地进行关注[5]。
二、城乡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城镇化进行中,城乡教育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未来城乡教育问题的解决重点依然是在农村。为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乡统筹要突出“新农村”建设
现在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对农村的伤害巨大,城镇化下的新农村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趋向于前一个概念——“城镇化”,而忽略了“新农村”。特别是当两者出现资源的配置分工时,这个倾向性更为明显:一旦出现了争工、争资源、争人力物力财力的时候,城镇化就排在了首位。虽然十八大以后,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优势不断体现,但总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依然存在力度不足问题,为此,笔者建议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新农村建设,只有农村真实地发展了,农村教育才能具备生长的土壤,才能建设有根的中国梦。
2.改善农村教育的价值和品质
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乡而言出现了城市的无限症和乡村的无根症这两个现象。无限症指的是,没有任何限度的自由放纵的症状。而无根症,则是对传统、父辈和村庄缺乏基本的尊重。城市的无限病和乡村的无根症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过程中是对抑制和欲望的放纵。与此同时,我们关于教育的思考過多地停留在师资投入、政策投入、资金投入等经济维度,对教育的价值与品质关注得太少,尤其是农村教育,我们把农村教育看作是需要扶持的对象,而缺乏对农村教育如何发展的冷静思考。笔者认为,在急速转型的社会之中,教育怎么能够在知识教育背后真的去影响一代人的风尚或者品行,做到知识和品行并重,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苦心思索的一点。
3.不要让县镇边缘化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农村都不可能消灭,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县城和镇的建设。欧洲的小镇可能人口也就不足两万人,甚至几千人,但是有大片的土地够他们生存,这样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种地、养殖,因为风险很大。但县镇的建设却不能忽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宜居工程的建设,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学校。如今学校都撤并了,将来肯定要有麻烦。我们不能只重视城镇建设,而忘记了县镇的建设;只有县镇加强建设了,乡村的建设才更有希望。
4.吸引农村学生回流,解决大班额困境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概念其实是镇,要强化改善巩固的是农村的乡镇,稳定了乡镇,城镇化才有一个可靠的基础。大量学生进城,城市公共资源就已经超过了城市的接待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应逐渐建立起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教育体系。很多地方采取了另一种模式,也有很成功的案例,比较典型的是山西晋中市、湖北的黄梅县、通榆县。他们是反其道而行之,都是吸引农村学生回流,既保住了农村学校又解决了城市大班额的问题。在他们那里,没有大班额,没有进城的学生,因为它的硬件条件很容易改善,也容易配备教师,教师也愿意去。改善乡镇的学校来消除大班额或者缓解大班额来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笔者希望在十三五规划能用这个概念来解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把新型城镇化建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概念上。
5.重建村小
村小的重建依赖于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在现有的教育投入格局下,村小的资源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观。比如,全县普遍缺乏英语老师的情况下,教育部门总是会选择优先配置县城与中心完小。我们不讨论这种选择的对错,而是把它确认为村小所要面对的基本现实。我们所提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向后看,也就是从村小的历史中寻找答案。一村一校时代的村小,资源状况远不如今天,但是它依靠社区纽带弥补了资源上的缺陷,成为农村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国家对村小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村小的处境。村小由“民”转“公”的过程,不仅意味着教育出资主体的转变,还使得村小的日常运行脱离了社区监控。
————————
参考文献
[1]杨东平.警惕城镇化虚火“烧伤”城乡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10-9.
[2] 张新平.巨型学校的成因、问题及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3] 郭清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教育与经济,2014(4).
[4]杨召奎.农村住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堪忧[N].工人日报,2015-1-22.
[5] 姜振栋,张旭.底部攻坚: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振兴[J].学术论坛,2015(10).
[作者:宋平(1966-),男,河南邓州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社科办副教授。]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