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停滞期
2017-03-20茅春娟
茅春娟
摘要:小学和初中有着质的区别,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停滞期。教师要时刻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停滞期,减弱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脱节;停滞期;关注;衔接
义务制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部分学生小学数学成绩很好,升入初中后出现成绩滑坡现象,增加几何学习后情况更明显。小学和初中有着质的区别,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停滞期。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节
中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脱节是学生的第一停滞期。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基础,当升入初中遇到几何时,部分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就是学生的第一停滞期。教师和学生只有处理好这个停滞期,才能顺利实现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
从教学内容而言: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包括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基础的图形认识以及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知识量大,从数到式,从式到方程,从方程到函数,逐层渐进,步步加深。初中数学教材中渗透了函数、方程、数形结合、转化多种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多种方法。以七年级新生为例,他们前六年接触的数的范围仅为正有理数,而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引入负数的概念,紧接着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一系列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学的简单模仿过渡到初中数学理解和探究学习,这个时期及早摆脱停滞期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从教学方法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基于学生年龄特点,记忆、注意力、观察力较弱等情形,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停留在机械记忆和简单复制上,这将扼杀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数学不再有趣,学习力下降。初中只有短短三年,但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却是极多的,教学连贯性强,涉及知识点多,学生不可能只是简单重复就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严密的数学推理能力;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要主动参与课堂,学会思考,才有质疑,才能解惑。
课前定位与灵活教学
上课前的定位是学生的第二停滞期。教师应仔细摸清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明确学生在数学语言、学习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减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困难,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做准备。上课前的定位,关键表现在教师的备课。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近似数”时,学生对精确到低位“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已非常熟悉,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对精确到高位“百位、千位”,没有任何概念。教师出示3999450,要求学生精确到百位、千位和万位,学生容易说出3999500和4000000,出现分不清精确度问题。这引起学生思维的激荡,通过回顾对精确度理解,来准确理解为什么必须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就有了轻重缓急,使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域。
初中数学教材涉及许多的知识点,而且每堂课的知识有内在联系,在课堂中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是学生的第三停滞期。进行七年级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呼吸”的时间,可能只需短短5分钟,学生之间互相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对该课知识点的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运用新的知识点,顺利建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突破综合题与教材改革
如何突破综合题是学生的第四停滞期。初中数学综合题,在学生充分掌握基本题型基础上,能灵活地选择数学方法,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合适的解题技巧进行解题,强调思维的缜密性和开放性,讲究触类旁通。教师选题要精当,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尤其是帮助学生对基本题型进行适当的归类。几何证明题,更是要求学生能够从复杂的图形中区分出基本图形,准确找到题目的考点,改变几何复杂难解的问题。
教材改革,使教学内容自然隔离是学生的第五停滞期。初中数学教材的改革,为了更好地进行各个知识点的渗透,把大块的知识点化整为零,在多个学习阶段出现,意在让学生低层次、多角度、慢节奏地解决庞大而又复杂的知识结构。但这种分割又很自然地使教学内容隔离,由于长时间不接触,导致旧知识的遗忘。在新旧知识之间教师必须架起记忆的长廊,复习旧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信息,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时刻关注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停滞期,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弱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玉坤.新課程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究[J].考试周刊,2008(11).
[3]李庾南.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海复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