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开发

2017-03-20李晓欧商怀超蒋淑敏莫国民乐建威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工厂工作过程

李晓欧+商怀超+蒋淑敏+莫国民+乐建威

摘要: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当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开发了适用于高职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由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该课程学习目标、内容和时间,设计出以脑电图仪为载体的五个学习情境,项目内容涵盖原理了解、产品组装、调试、检验、生产管理,教学组织与实施在“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中进行等方面,力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组装与调试;教学工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089-03

一、课程规划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案,强调专业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要把“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工作环境与教师、学生密切联系,课堂讲授与工作环境经验指导相整合[1-3]。

这种课程设计的思路着眼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当前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此,我们开发了适用于高职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图1给出了该课程的设计步骤。通过对医疗器械企业的调研,分析医用电子仪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需求状况,研究其职业工作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由于每一类医用电子产品都有其专业知识的独特性,选取脑电图仪作为教学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开发,以行动导向实施教学。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思路

1.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对上海多家大中型医疗器械企业、医院和检测单位的用人情况调研发现,高职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主要定位于生产、销售和服务部门,在医院多定位于设备维修维护和管理部门。

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我们主要培养面向医用设备生产和应用企业,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医用设备整机制造、技术支持、使用维护、技术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医工结合特色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技能和才能,具有适合岗位需求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2.工作任务分析。对企业而言,工作过程是由若干现实的工作任务组成的,而职业教育应将其转化成教学化的工作任务,从而构成教学化的工作过程[4-6]。对于医用电子仪器专业来讲,同样可由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

3.行动领域分析。行动领域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计和社会行动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7]。表1给出了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的行动领域。

4.学习领域建立。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行动领域[8-10]。这里确定的是《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学习领域,其构成如下:(1)学习目标:通过员工职业规划与入企培训领域学习,提高职业素质;通过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领域学习,掌握生产技术技能;通过医疗器械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领域学习,掌握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2)学习内容:典型医电产品原理,电路分析,贴片元器件应用及焊接工艺,工艺流程,仪器使用,医电产品的装配训练,医电产品的调试,医电产品的测试与检验,生产管理。(3)学习时间:48学时。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

1.教学目标。(1)掌握脑电图仪的功能和硬件组成,了解其技术特点及参数,具有给定电路原理图能分析其功能的能力。(2)能严格按照组装技术文件的要求,将各种零部件、元器件、结构件和材料装接到印刷电路板、机壳、面板等规定位置上,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医用电子产品。(3)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对电子产品中需要调整的元器件和电路属性进行调试,使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4)能够按照检验工艺要求,对产品的组装调试是否符合技术指标进行检验。(5)能够按照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完成生产,并会使用ERP软件系统。

2.学习情境设计。通过分析《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生产组织等要素,设计出以脑电图仪为载体的五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原理了解、产品组装、产品调试、产品检验、生产管理。每个学习情境分担该学习领域相关任务单元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最终实现知识重构。

3.项目内容。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要求,将每个学习情境分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匹配的若干工作任務。本门课程五个学习情境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原理了解任务单元内容包括熟悉和使用脑电图仪各组成部分,做出系统功能性分析,了解脑电图仪原理,掌握放大、滤波、主控等电路,以及蓝牙技术;产品组装任务单元内容包括贴片元器件和焊接认识,手工焊接基本方法及质量检查,常用工具使用,整机组装的内容和方法,脑电放大盒组装;产品调试任务单元内容包括调试仪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调试方案的拟定,调试的一般程序,脑电图仪组成电路调试方法及故障分析;产品检验任务单元内容包括电生理测量指标认识,检验设备使用,整机检验方法,脑电图仪的检验;生产管理任务单元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的概念和组织要求,ISO13485标准,生产控制的含义应用,生产控制系统的操作,供应链的流程和活动,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供应链系统操作。

4.课程考核评价。以工作过程为考核重点,对学生的资讯广泛性、决策正确性、计划前瞻性、实施高效性、检查全面性、评估规范性各个环节进行教学评价[11-12]。

学生成绩取决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主要分为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考核。实践部分考核包括工作质量(占40%)、工作态度(占20%)、工作效率(占20%)、技术水平(占20%)等,工作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和产成品过程检验的合格率上;工作态度主要体现在迟到、早退、生产任务安排的响应程度、相关记录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执行个人工作责任区域5S的情况;工作效率主要是以标准工时作为参照标准;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和产成品参数的掌握及一些简单故障现象的排除能力。理论部分考核采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训总结的综合测试,多采用讨论交流、展示提问、分析总结的形式。

四、讨论

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在“医用电子仪器生产性教学工厂”中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在技能训练中掌握关键知识点。学生参与的组装与调试实训项目为生产性实训,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动手进行脑电图仪的生产。

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设计如图2所示。首先确定项目任务目标,让学生了解任务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根据工作任务和规划方案,学習脑电图仪组装和调试的技能和方法;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学生动手实践相应生产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善产品工作任务;问题反馈,总结出知识点对应技能;最后评估学生成果。

在《医电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课程应用于医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岗位,总结出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归纳出三大学习领域,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用学习情境中的具体生产任务引导学生训练技能、学习知识,提升适合工作岗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婷,丁敬敏,赵欢迎,贺琼.工作过程系统化《无机化工产品品质检验》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1):29-30.

[2]侯立功,陈天娥.“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6):47-50.

[3]张智.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9,(36):91-92.

[4]杨东红.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电工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2.

[5]李佩禹,张新芝,李亚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0-11.

[6]张德芬.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32-35.

[7]赖胜圣,金浩宇,翁灿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医用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1):10-14.

[8]余皓,苏全,杨宏丽,韩君.关于医疗器械专业高职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2):42-43.

[9]曾屹,史建权.高职医用电子仪器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4):69-71.

[10]翁灿烁,温志浩.医用电子仪器生产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4):445-448.

[11]夏峰,向函,赵云,冯天亮.应用型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204-207.

[12]冯天亮,吴应江,赵云.卓越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6):601-604.

Projected Course Development for "Medical Electrical Produc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LI Xiao-ou,SHANG Huai-chao,JIANG Shu-min,MO Guo-min,LE Jian-wei

(College of Medical Instruments,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Abstract:A projected course of working process for medical electrical produc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is developed for medical electrical instrument specialty. Typical task analyses sum up learning object,content and time of this course. Five situated learning contents are designed from EEG carrier. The projects content contain principle understanding,product assembly,product debugging,product inspection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re fulfilled in productive teaching factory for medical electrical instrument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methodic ability of student.

Key words:working process;assembly and debugging;teaching factory

猜你喜欢

教学工厂工作过程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启示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工厂”实习模式研究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启示
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报告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