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三大工程协同推进

2017-03-20赵慧

民生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黄金水道航道经济带

赵慧

这条内河黄金水道将有望成为继沿海经济带之后主导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支撑带,成为全球流域经济的新样本。

作为区域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建设去年进入全面推进年。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下基调;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成为沿江11省市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行动指南。

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围绕这一战略定位,过去一年,沿江11省市抢抓长江经济带机遇,主动融入,长江绿色生态走廊、长江黄金水道、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产业创新等10多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暨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第一次会议上,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交通建设、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接下来加快推进的三大工程。

覆盖11省市,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6亿人,生产总值超全国40%,长江经济带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通道則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

如今,这一流动的区域被寄予厚望,依托长江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更为重要的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完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这条内河黄金水道将有望成为继沿海经济带之后主导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支撑带,成为全球流域经济的新样本。

生态环境修复压倒一切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但长期以来,由于沿江工业发展各自为政,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全流域环境污染隐患突出。

据了解,每年长江流域的污水、废水排放量高达350亿吨。如果不尽快修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各省市的发展将“山穷水尽”,难以持续。

与以往的战略不同,长江经济带战略在顶层设计之初就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从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最终明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绿色始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立足点。

201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不多见地成为5位汇报发言者之一,而另外4名是重庆、上海、湖北沿江三省份一把手及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

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

分析人士指出,将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一方面是出于长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现实考量,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倒逼区域有实力的省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不仅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其他两大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中都将生态环境放在了优先位置。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负责人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将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除了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长江经济带区域还将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加大超标排放和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力度,沿线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2017年底前还须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沿江11省市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去年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陆续发布的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中,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已列上日程,先行启动。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是中部重要省份,长江贯穿湖北8个城市,流程1062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里程约三分之一,同时,湖北还肩负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障三峡大坝水利安全等重任。

1月21日,湖北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保护和科学利用长江水资源、严格预防和治理水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六大任务。

黄金水道 物畅其流

2016年7月5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实现初步贯通,这意味着,南京至长江出海口可全程通航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一改此前5万吨级大型船舶需减载、亏载15%~30%运输的情况。

根据预测,该深水航道贯通后,将大大降低沿江地区物流成本,可累计产生航运效益9亿元。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其中,将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坚实支撑。

作为货运量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干流长期存在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的问题,支流也不通畅。由于航道不畅、关卡重重,水运经常须层层转装,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如何让黄金水道真正产生黄金效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着力推进长江水脉畅通,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率先建成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据了解,依托政策红利,长江航道建设近年开始提速。除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外,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已经完工,宜昌至城陵矶段280.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提高到3.5米运行,长江上游重庆以上河段火焰碛浚深工程已经开工。

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表示,畅通高效的长江大通道是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主轴,因此必须加快航道系统整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浚深下游航道,改善中游航道,提升上游航道,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支持支线航道整治建设,尽快建成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

他同时强调,铁水联运成本较公水联运可下降20%~30%,水铁联运比例每提高1%,区域整体交通运输效率将提高10%。但是,目前长江港口与铁路的衔接还不充分,建议优化长江经济带水铁联运布局。

作为先手棋,过去几年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加紧推进,一批铁路、公路、航空建设项目的落地逐渐使得长江流域血脉打通,物畅其流。按照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东西协同 梯度转移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地理三大阶梯,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差异很大,地区发展差距也十分明显。

目前,上游、中游、下游地区人均GDP已经形成了由5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梯度差距。11省市中,上海人均GDP位居全国首位,而贵州则处于末位。

就产业发展而言,下游外向经济度强,已进军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上游地区在资源能源加工、装备制造、农业、旅游业等方面形成一定特色。

发展差异为产业合作、转移提供空间,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在谈及为何发展长江经济带时,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发达的地区都是沿海地区。从国际经验看,现代工业化的历史,都是由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沿内河而上开发,这是普遍的经济规律。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下游地区积极引导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内需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中上游地区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承接相关产业。

同时,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下游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拥有强大的科技、人才、资金优势,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

如何将下游的产业向上游梯度转移,同时带动上游的资源向下游有序流动,发挥流域优势,优势互补,东西协同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考量初衷。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长江经济带能否持续迸发产业活力,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在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相关规划中,江苏提出构建“东西互补、江海联动、双向开放、共赢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通过企业走出去、园区共建等多种途径,促进江苏产业梯度转移、上中游產业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同时,用好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生产要素配置的互补性,促进江苏产业、经济要素西移与上中游资源能源东送的双向流动新态势。

浙江则明确将加快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推动长三角产业园区共建 ,发挥浙商投资的成都国际商贸城、阿里巴巴重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心等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省内企业与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猜你喜欢

黄金水道航道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新航道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服务长江经济带 黄金水道当先行
畅通龙腰 建成支点——提升湖北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的对策研究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与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2013年将完成投资50多亿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