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2017-03-19王小革
王小革
摘 要:在体育课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活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准备活动被忽视的现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有的只作为一种形式,走走过场;有的没有认真的准备,千篇一律;有的以专项准备活动代替一般性准备活动;更有甚者,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活动,教师放任不管,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高,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这些情况,本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的内容、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注意事项
一、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概述
(一)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含义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我们体育课特有的,是在训练或者比赛前为正式运动做准备而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因此,也被看作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也是判断承担运动伤害事故责任的有利依据。
(二)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任务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方法,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体育课的状态中,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当中。
(三)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类型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性别、天气等客观条件来安排。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也有较大的伸缩性,动作、路线、方法等内容都也有很大的可变性,其内容除大纲教材规定的内容外,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练习、诱导性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等,有些教师把这些练习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循环练习。还有些教师在准备部分中增加了舞蹈和游戏等内容,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1)一般性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无关,它是为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发挥最佳功能所做得全面准备。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能提高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进,细胞一级的输氧能力增加,血红蛋白放氧能力提高,血管阻力减少,细胞更易于获得氧,体温少许上升使神经冲动迅速加快,肌肉的粘滞度降低,从而肌肉收缩和放松速度加快,且不易受伤,还可推迟肌肉酸痛的开始时间。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时,应注意加强较弱肌肉群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性练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其内容有:慢跑、快走、徒手操、游戏等。通过此练习,可以使全身各主要肌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
(2)专门性准备活动
在进行难度大,强度大的运动之前,一般都应做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主要作用是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好进一步的准备。例如:在短跑教学前做些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专门性练习。在跳跃项目教学前做一些单足跳,跨步跳及助跑起跳的练习。在投掷项目教学前,做持器械助跑(滑步、旋转)练习。在球类项目教学前做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时,活动量不要太大,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但要达到热身的效果。
二、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一)生理作用
(1)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神经的兴奋性
经过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使人体的物质代谢能力得到提高,人体的体温上升,从而使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普遍得到提高,使人体在运动时能够迅速地适应更高的运动负荷且进入工作状态,并能尽快地达到最佳状态。
(2)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克服机体的惰性作用
通过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使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肺等器官的活动得到预先加强,减轻在运动时因暂时的内脏器官活动不能适应肌肉工作的需要而发生心慌、气喘、腹痛、动作失调等不良生理现象,避免在运动中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不足,使心肺等器官能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运动负荷;使体温升高,加速血液循环,为肌肉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同时带走代谢产物,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3)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组织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体育课之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肌肉的代谢功能加强,肌肉温度升高,这样既可以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降,还可以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减少由于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损伤。体育教学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比不做准备活动的概率小很多或者根本就不发生。
(4)体育课准备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体育课准备活动可将学生迅速地组织起来,将其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准备活动,加上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活动的体验,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有利于体育课的教学。
(二)心理作用
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练习,学生就能在心理上由感觉到感知,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
三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创新与统一
内容选择要紧扣教材,紧密地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要与基本部分的教学紧密衔接。此外,还应围绕教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多做一些与教材相衔接的辅助性动作。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不仅为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还应为完成所学教材的整个教学任务服务,要从提高学生的技能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手段为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體育课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与环境关系
体育课准备活动与运动练习之间应当紧密结合,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达不到活动效果,一般做完体育课准备活动即投入正式练习。在体育课准备活动时千万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天气冷的时候,运动量应稍大一些,上午比下午稍长一些,一般以人体大关节和主要肌肉活动开,全身发热和额部适度出汗为宜,但绝不能过分消耗体能。
(三)体育课准备活动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人体运动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的量和强度。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负荷应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负荷量过小,起不到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负荷量过大又会使疲劳过早出现,不利于基本部分的學习。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负荷量不宜超过基本部分负荷的1/3,心率应在110次/min到130次/min。
(四)学生注意力与情感的激发
学生的教育认知是教师教学刺激作用变化的结果。这个刺激可以是信号、环境、动作,也可以是暗示。在体育课中,教师主要是用口令和动作来调节学生行为,良好的刺激和要求是规范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不但要做好身体准备,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检查课堂常规、集体注意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在空旷的操场上课,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往往在集合的时候要求学生做与口令指示相反的动作来集中注意力,效果显著。如果有学生反应迟钝或状态不佳,说明学生的心思没有投入到课中。对此,除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思想教育外,对患病的学生安排休息,我绝不主张学生带病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必须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体育课中,在快乐中学习与锻炼,在锻炼中健身、健智、健心、健美。
四、小结
体育课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准备活动对人体肌肉、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进行了“预热”,提高了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调节了各器官与中枢神经间的协调机能,在避免运动损伤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安排准备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不仅要重视,还要把其落到实处,既要突出新颖、趣味、竞争性的特点,又要让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真正为教学过程的基本部分服务。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内容,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任常科,陈爱君.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J].山西体育科技,2012,32(2):56-59.
[3]王广云.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
[4]易更新.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的重新分析与研究[J].体育教育,2012,40(4).
[5]马庆.大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