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与青花瓷
2017-03-18
这期,我们为您介绍两种有关联但又所区别的瓷器: 青瓷与青花瓷。
青瓷一直被称为母亲瓷,据资料记载,它起源于商,成熟于汉,唐宋时达到巅峰,元明清虽无太大建树,但仍是士人雅玩的主流。宋被称为“瓷的时代”,而闻名天下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皆盛产青瓷器,民国陶瓷专家郭葆昌说青瓷:“宋东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诸窑器,釉色虽有浓淡、浅深不同,大抵皆青。”(郭葆昌《瓷器概说》)唐代白瓷诞生,后在北方发展成与南方青瓷对峙的另一大体系,世称“南青北白”。对于青、白瓷的两个系统,后人的著录中,更多地提及或推崇的是青瓷,至于其他品种如青花、彩瓷系列,均不能和青瓷相提并论。清朝梁同书的《古窑器考》就明确指出:“陶器以青为贵,五彩次之。”历代文人雅士皆以青瓷为贵,奉为文房雅玩之上品,取其明净温润淡雅之美。与青瓷的高贵幽静比较起来,青花就热闹世俗得多了,这在唐宋元明清的大量人物画中可以证实,文人皆置青瓷器于书桌案头,独不见青花瓷的踪影。而且古诗中有大量赞美青瓷的诗句,例如,唐代诗人陆龟蒙赞越窑青瓷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皮日休的“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施肩吾的“越宛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许浑的“蕲簟曙香冷,越瓯秋水澄”,如此诗家名句不胜枚举。尤其是晚唐诗人徐寅在他那首《贡余秘色茶盏》诗中把越窑青瓷的釉色写得淋漓尽致:“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喷。”而赞美青花瓷的诗句却少之又少,且无名家名句传世。
青瓷受文人雅士喜好不只是因其颜色优美、器形漂亮,还有一个原因,即青瓷可以比玉。我国历史上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还应该有一个玉器时代。玉的晶莹品格、坚硬质地被诠释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于是有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礼记》),玉成了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晶莹滋润,器形端庄静穆,色泽澄明纯一,不是翡翠胜似翡翠,使观赏者获得一种至高无尚的精神享受,從而使人格得到升华,内心得到慰藉。
而青花瓷则出现较晚。现代考古发现,虽然唐朝时就已经出现具有青花特点的瓷器,但青花瓷的技术和审美式样的真正成熟是在元代,它伴随着蒙古族统治制度的确立而诞生,青花瓷是汉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它的美被称为“幽艳瑰丽”,具有阿拉伯式的异域情调,很受元政府和中东国家人士喜爱。青花纹饰与阿拉伯纹饰相似,海水纹与火纹不见于汉文化,但在波斯文化中却常见。繁缛复杂的装饰手法也源自波斯图案。青花瓷自诞生起就是迎合国外市场的产品,它满足了中东地区及欧洲人的审美口味以及对中国的审美期待。所以在元、明、清三代主要是作为外销瓷。
从工艺上讲,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而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从外观上看,青瓷是整体青色,就是说整体色调是那种黄黄青青的颜色,可以没有花纹的;而青花瓷就是整体底色是白色的,然后上面有青花,花纹呈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