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
2017-03-18宋尧尧
宋尧尧
摘 要: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音乐的历程己走进当代。纵观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17年与20世纪前50年相比,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解放前声乐教育事业十分落后的状况到解放后声乐事业大规模、整体性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声乐教育事业正以更专业化、规范化、体系化的趋势向前迈进。
关键词: 建国后;八十年代;声乐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 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33-01
建国之初,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级知识人才,是新中国建设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中,更是陷入发展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成为新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兴办新型院校,建设师资队伍,选用教学方法,编订教材,设置课程,都是在当时新中国声乐教育者致力解决的问题。另外,当时教学以外的政治运动比较繁杂,致使教学秩序不够稳定。为了摆脱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开始考虑如何在专业声乐的教育上,怎样建立只适合声乐本身的一种纯粹专业化的音乐院校,建立一种服务社会大众的音乐机构。
一、教育内容及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人民政府采取“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办法,首先接办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所有各级公立学校。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2年开始,政府逐步将全国私立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改为公立。政务院公布的新学制规定: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至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至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除高等教育外,新学制还规定了幼儿教育、初等、中等教育。这一学制是建国以来正式颁布施行的学制。它是在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政策基础上,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952年7月,教育部、文化部制定颁发《关于整顿和改革全国艺术教育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中央及上海院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作曲、演唱、演奏的专门人才;设作曲、声乐、管弦、键盘四个系,以作曲、声乐系为重点,中央院应负责培养艺术专科学校的教师。将一部分艺术学校及大学中的艺术系加以调整、合并、改建成7所艺术专科学校。其任务是培养音乐、美术创作人才及中等学校为音乐、美术师资。分布如下:东北设沈阳,西北设西安,华东设上海,中南设武汉,广州,西南设重庆,成都。各地师范院校及教育学院中的艺术系科仍予保留并应加强。
1962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试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学校办学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作了统一规定。师范教育得到了重视,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毫无疑问,由于教育部、文化部对各类音乐院校的重视,带动了国家范围内各类音乐院校整体性的发展与建设,继而带动了声乐教育事业的整体性攀升,这在建国前是无法达到的。当然在这时期,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声乐事业方面依然十分落后,但这些音乐院校的建设,确实为后来声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机构及师资队伍
从建国初至文革前,或重组或新建了大批的音乐院校,为这时期特别是文革后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们是河北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上海音乐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中央音乐学院、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体育系、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南音乐专科学校、河北音乐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解放军艺术学院。众所周知,我们的声乐师资队伍在解放前虽然由三部分组成,但是其中的“主力军”还是海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和外籍声乐教师,并且外籍声乐教师对刚刚起步的声乐教育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声乐教师在当时的力量还较薄弱。
建国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资队伍的构成仍是三部分,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却完全不同了。这时,“主力军”的重任己经落到了由我们自己培养的声乐教师队伍的身上,我们己经拥有了一支较强大的、自己的声乐师资队伍,这无疑是声乐事业蓬勃发展的另一显著标志。另外,由于五十年代中期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发生各种变化,使我国建设长期处于复杂的局面,尤其和苏联的关系日益恶化。这是和一起不同的局面。我国和苏联国家是具有悠久文化的大国。两国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东北地区都还有一些俄罗斯移民。他们主要定居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区域。从清朝开始满汉两族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交流,在此期间,两国音乐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一直不断,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在几百年的漫长时期里,相互碰撞、相互缠绕、相互吸收,目前这种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稳定的现象。正呈现出不断向前深化的态势。在研究这种交流现象的特点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两种音乐文化交流的更为长久的意义。自从五十年代,两国关系恶化后,情形自然不同,但是聘请的苏联专家从来到撤走,对我国音乐教育工作影响很大。因为最初音乐教育师资力量的建立,是以蘇联专家为主要力量的,以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论,聘请专家到学院任教是提高师资力量的最快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亚丽.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2]马达.20 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