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7-03-18李倩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李倩

摘 要:小学阶段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12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实践,寻找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巧妙导入数学课堂

多媒体拥有屏幕移动迅速、操作简单明了、展示效果优秀等特点,利用它进行课堂导入,更科学更高效,省时省事,知识容量巨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能够极大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课堂导入更简洁、高效。以直线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只用语言表达直线可以想象为一根直尺边的无限延长,学生会感觉很抽象。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设计几何图形,通过旋转缩放等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除此之外,多媒体强大的音像功能,也能更自然地导入课堂。在新知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多媒体,让学生一上课就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图片和熟悉的事物,既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如在教学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过一线为学生展示三角板、国旗和五角星图片、红领巾以及多边形花坛的实景图片,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它们包含的角。这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进而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

二、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主动参与学习

美国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可能忘记,分析给学生听,学生可能记住,让学生直接参与,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有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教师就应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如果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来获取知识,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实际上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协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要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调动所有感官,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和探索,全面参与整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再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内容时,课前安排学生准备两个全等三角形,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拼摆一下,尝试把它们拼成自己接触过的图形,然后再按小组进行展示。有的学生拼出了正方形,有的拼出了长方形,有的拼出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再提问学生:这三种图形有何内在关系?让学生最终明白正方形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提问学生:三角形的底与高跟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之间有何关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得出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因为前面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很容易便推导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如此在教师的逐步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最终学习并掌握了新知识。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每一个创新都是从质疑开始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最重要的途径。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贵有疑”的论断。不管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我们都要从正面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紧紧抓住那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就可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等知识时,看教材的结论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但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应该先从观察直线和曲线这一线的不同类型入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线段、射线、直线都属于“直的线”,然后再边演示边让学生从能否度量和延长,有几个端点方面区分这三种线,最后,再组织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等活动巩固理解教学内容。如此教学,充分贯彻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学生也根据生活经验深化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掌握了新的思考与学习的方法。

四、围绕重点设计练习,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练习和教学一样都要围绕一定的重点展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快抓住重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教师要细心研读教材,认真分析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清楚每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要明确给学生展示出来。同时,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很难攻克的部分,也可以看作是教学重点,教师还要善于梳理教学内容中容易混淆的部分,巧妙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重点。在设计练习中,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通过精心选择和科学安排,为学生设计一些内容精炼、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及可以学以致用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植树的数学应用题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两个相似的练习题:(1)在一条80米长的街道上植树,头尾都栽,中间每隔4米一棵,可以栽多少棵树?(2)在一条80米长的街道上植树,头尾都不栽,中间每隔4米一棵,可以栽多少棵樹?首先,我让学生注意到这两道练习题的不同之处,头尾栽或者不栽,之后再讲解这两道题的解答方法:头尾都栽时:80÷4+1=21,头尾都不栽时:80÷4-1=19,当然我们可以对题目进行扩展,在街头栽街尾不栽时答案会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想到解答方法:80÷4=20。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弄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练习手段非常重要,通过练习,可以使教学知识得到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效率得到保证。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关于数学教学有效性和开放性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7):122.

[2] 连航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

2010(8):156-157.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