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咏的武器红色的乐魂

2017-03-18吴晓都

世界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歌舞团红旗苏联

吴晓都

2016年12月25日,载有64名俄罗斯红旗歌舞团艺术家的俄军图-154专机意外地坠毁于黑海。突发的悲剧震惊了俄罗斯国内外,毋庸讳言,这个悲剧在俄罗斯文化史上,在一个战斗且艺术的民族悲情乐章中又刻下了一个忧伤的休止符。

创始人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红旗歌舞团那激昂的和声还是30年前观摩奥泽罗夫导演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拍摄的影片《莫斯科保卫战》。宽大的银幕上,红军音乐家、指挥家亚历山德罗夫率领合唱小分队冲破敌人的炮火封锁,来到前沿阵地为英勇守卫莫斯科城的战士们演唱歌曲《神圣的战争》。没有大型乐队,只有一台手风琴伴奏,影片中真实的战时场景还原了红旗歌舞团成立之初的历史情境。

1935年被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授予“荣誉红旗”和红星勋章,从此该团被称为“红旗歌舞团”。

1928年12月,也就是在苏联红军成立十周年的那一年,在列宁格勒的喀山大教堂里,一支由12人组成的红军合唱团成立了。成立之初,这只是一个战士文艺业余活动组织,只有几名合唱队员、一台巴扬琴(按钮式手风琴)和一名朗诵员,但即便如此,他们歌唱与朗诵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仍充满着艺术感染力。1935年,该團被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授予“荣誉红旗”和红星勋章,从此该团被称为“红旗歌舞团”。由克雷切夫作词和亚历山德罗夫作曲的《苏维埃军队之歌》唱道:“我们的军队诞生在1918年,在鲜红的旗帜下。”1949年,为纪念该团创始人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歌舞团命名为“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

红旗歌舞团的创始人——著名音乐家和指挥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1883年出生在旧俄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受到艺术熏陶,热爱音乐的父亲从小培养他对歌曲和文学的情感。在九岁那年,一个在彼得堡教会合唱团当独唱演员的亲戚发现了亚历山德罗夫的演唱天赋,就把他带到了彼得堡,并安排他在喀山大教堂的合唱队学习并演唱。1900年,亚历山德罗夫考上了俄国音乐大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主持的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彼得堡学习期间,他受到著名音乐家格拉祖诺夫的影响,对俄罗斯民间合唱艺术有了深刻的认知与把握,整理和改编了不少俄罗斯民间歌曲。亚历山德罗夫领导红旗歌舞团长达18年之久。1946年在东欧进行巡演期间,他突发疾病不幸去世。此后,他的儿子鲍里斯·亚历山德罗夫子承父业,继续领衔红旗歌舞团达40年。

俄罗斯战斗民族的艺术“名片”

红旗歌舞团首先是一支巡回演出的战斗的艺术队伍,从1928年成立到卫国战争结束的17年间,他们在苏联红军的各个部队常年巡回演出,哪里有英勇的战士,哪里有激烈的战斗,哪里就有红旗歌舞团嘹亮的歌声和刚劲的舞姿。这个歌舞团早已成为俄罗斯战斗民族的艺术“名片”,而且这张“名片”不是在音乐厅里成就的,而是在军营和战场上锻造出来的,可以说,红旗歌舞团是苏联和俄罗斯一支精悍而优雅的艺术野战分队。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红旗歌舞团重要的艺术主题和主旋律。歌曲《神圣的战争》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仅仅一天之后的6月23日,亚历山德罗夫就与词作者列别捷夫·库马奇一起完成了这首影响了整整几代苏联人的不朽之作,它仿佛是一曲悲壮而又催人奋进的出征歌。当时,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从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要塞攻打苏联西部,而这首歌曲的首演也正是在莫斯科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站——白俄罗斯火车站为即将开赴前线的战士们演唱的。合唱队员们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将士们,他们要求再演唱一遍,于是合唱队在白俄罗斯火车站把这支歌反复演唱了许多遍,极大地鼓舞了不惧侵略者兵临城下的莫斯科军民的士气,这支名曲的首演因此也具有了极大的象征意义。

“起来,巨大的国家,

起来,作殊死的战斗,

与法西斯黑暗的力量,

与可咒的匪帮。

让高贵的愤怒,

像洪涛一般喷发,

正在进行着人民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

我们要用全部的心灵,

我们要用所有的力量去战斗,

为了我们亲爱的祖国,

为了我们伟大的联盟!”

《神圣的战争》体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和愤然抵抗的精神、有所担当的民族豪情和巨大勇气,气势磅礴、壮怀激烈。1941年6月24日,诗歌和歌曲同时发表在《红星报》和《真理报》上。这首战歌被苏联文化界公认为卫国战争初期的第一首宏大的音乐作品,“马雅可夫斯基号召式”的战歌唤起了千千万万个“卓娅”与“舒拉”。旋律鲜明、简洁,富于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宏大史诗氛围,使得《神圣的战争》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一座刻有史诗般檄文的卫国战争歌曲纪念碑。从1941年12月开始,每天凌晨当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敲响之后,苏联中央广播电台都会播放《神圣的战争》,这首战时鼓舞士气的“圣歌”俨然成了苏联的“第二国歌”(苏联时代的第一首国歌是《国际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把红旗歌舞团的战斗歌声赞誉为“歌咏的武器”,这样的称赞足见红旗歌舞团的艺术力量与历史功勋。

俄罗斯民族的红色乐魂

俄罗斯文化学家利哈乔夫院士曾在《沉思俄罗斯》这部学术论著中论及俄罗斯合唱艺术发达的地理文化因素,认为俄罗斯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但人口较少、地广人稀,这样的地理环境就更需要集体主义的情思及其在音乐艺术上的体现。同时,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的“聚议性”原则,也为俄罗斯合唱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红军部队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统一行动的特点也决定了歌舞团更适合采用合唱这种集体性的音乐形式,因此,合唱艺术便成为红旗歌舞团的艺术之魂和结构支柱。《祖国进行曲》(亦译《祖国之歌》)、《遥远 遥远》就是红旗歌舞团对幅员辽阔的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的音乐描绘,表达了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忠诚。“我们的祖国辽阔广大,那里有无尽的田野、河流和森林……”“遥远啊遥远,在那里迷雾飘荡……”

其实,以《圣神的战争》《喀秋莎》《苏维埃军队之歌》《出发》《跨过平原 跨过山岗》《灯光》《遥远 遥远》《田野啊田野》《海港之夜》《祖国从哪里开始》和《同团的战友》等苏联红军的主旋律歌曲至今依然是俄罗斯人民最喜爱的音乐经典,每逢卫国战争纪念日人们都会唱响这些歌曲。尤其是《神圣的战争》,已经成为每次红场大阅兵的开始曲和主要背景音乐,红旗歌舞团的歌声也早已成为俄罗斯民族的红色乐魂和民族之声。2000年,俄罗斯国家杜马立法恢复了在卫国战争纪念日悬挂象征胜利的红色旗帜的历史传统,同时也恢复了红旗歌舞团创始人亚历山德罗夫参与作曲的苏联国歌的红色旋律。亚历山德罗夫对国歌的构想是“把胜利的进行曲、精致的民歌和宽广的俄罗斯史诗性叙事歌调熔于一炉”。

红旗歌舞团还是俄罗斯民间歌曲艺术最优秀的传承者,除了十月革命以来的红色主题之外,他们演唱最多的是俄罗斯民族的民歌。由格拉祖诺夫改编的合唱经典曲目《伏尔加船夫曲》被他们演绎得荡气回肠,一咏三叹。聆听这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你仿佛就站在波涛宽广的俄罗斯母亲河的河畔。领唱者船工号子般的歌声后,男声合唱由弱渐强,跌宕起伏的宽厚和声巧妙地把伏尔加纤夫的痛苦呻吟与奋力呐喊化作伏尔加河激荡汹涌的波涛声,表现出俄罗斯人民的巨大力量——那种令大作家托尔斯泰和涅克拉索夫钦佩和赞美的伟力。

红旗歌舞团也是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优秀传播者。俄罗斯民族是一个酷爱文学的民族,素有“文学中心主义”的人文传统。红旗歌舞团歌曲的歌词大多来自俄罗斯和苏联诗人的诗歌作品。合唱旋律的力量加上文学的感染力,再加上群众对业余文艺活动的自发参与感,使得红旗歌舞团声名鹊起。苏联优秀的抒情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和苏尔科夫等人的許多杰作也是通过红旗歌舞团的歌声传遍世界的,如《喀秋莎》《灯光》《在窑洞里》等。作为俄罗斯人民的艺术使者,红旗歌舞团在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中功不可没。他们经常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传播俄罗斯的艺术魅力,也传达俄罗斯人民的友好问候。

新中国成立后,红旗歌舞团曾多次来华巡回演出,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欢迎及好评。199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红旗歌舞团再一次来到北京,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俄罗斯艺术家的风采。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当他们用中文唱响中国听众熟悉的经典歌曲《我是一个兵》时,台上台下歌声交相呼应,演员与观众情谊融融,场面格外感人。另外,曾红极一时的国产谍战电视剧《潜伏》的片尾曲《深海》便采用《神圣的战争》的曲调,铿锵有力,饱含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

如今,红旗歌舞团因这次空难损失了众多优秀艺术家,令人扼腕。但使人感到一丝慰藉的是,悲剧发生后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潘科夫表示,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将作为俄军和俄罗斯的象征继续存活下去。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歌舞团红旗苏联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