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打造科学“魅力”课堂
2017-03-18尹梦东
尹梦东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是学生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在科学课堂上才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魅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47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会强制学生去学习,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对科学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走进科学,探究科学,并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做到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趣”上巧做文章,从而使枯燥的课堂焕发青春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达到会学习的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情境的创设可以把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产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展示新课教学,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们的身体》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广播体操,让学生跟着动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小学生异常兴奋,兴致勃勃地跟着做起来。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感知了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并对人体的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为接下来新课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为课堂教学增添“魅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比如在学习《秋叶》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叶子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认真观察,自由选择介绍哪一个。这样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实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科学学科具有实验性,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学生能把科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形成熟练的技能。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在科学实验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才是客体,但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即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怎么做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方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秋叶》这一课,在学完叶子的形状和构造以后,要求学生利用采集的叶子做成叶贴画。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轻快的环境下进行创作,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部分,这时候学生容易疲劳,给学生配以轻音乐,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学生的疲劳,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更好地进行创作。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具体来说,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时的情感体验,如他们是不是学习积极,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是不是尊重事实,交际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等,同时还要让小组互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的召唤,同时还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起点。思维能力是人最核心的一种能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突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这样,经过长期锻炼,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灵活,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实践,大胆尝试,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出充满生机活力的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 徐艳,潘乐乐.以“趣”激学,打造科学“魅力”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8):30.
[2] 叶卉.以“趣”激活科学课堂的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5):139.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