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认识与实践

2017-03-18阮育金

新教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梅树语感有机

阮育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多数的语文课堂从以往的机械识记词句、死背文章,逐渐转变成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指导写作,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要求,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促进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提升语文质量,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一、全面认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意义

一方面由于认知水平受到了年龄、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多数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在写作中对人物、事物的描写以及叙述都无法达到准确、深刻等,这些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不多,再加上能力水平的限制,就易于导致写作时感触不深,笔触粗拙。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割裂的两个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让阅读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可让表达能力的培养得到有机的渗透。具体说,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阅读,与文章形成真正的对话,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以这么说,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水平的提升,是和语文材料的大量阅读分不开的。因此,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积累。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材料,课外阅读也有很多佳作,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对精彩之处反复诵读乃至背诵,进行多种形式的复述,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也有利于学生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口头语言,为最终提高书面语言服务。

其次,实现真正意义的读写结合,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理解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从表达角度进行探析。文章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各种用词、文章布局以及构思等都有一定的体会,就会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为写作奠定基础。

再者,在阅读中恰当地安排一些随文练笔,学生在模仿文章写法、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努力开创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途径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设阅读与写作的环境,并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全心投入阅读,并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扎实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把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可采用的方法是很多的,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

1.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良好语感的形成,对于写好作文意义重大。2011年版新课标也强调,应把小学生的语感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良好语感的形成必须借助大量的阅读,尤其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反复诵读。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文中有这么一句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句子中的“贪婪”与“吮吸”,采取了拟人化,把杨梅树写活了。教学这一句时,笔者抓住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贪婪”是不知满足的意思,有的学生说从这两个词语看出杨梅树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感情,还有的学生认为这些词语说明杨梅树生命力的旺盛……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欣喜的心情,读出赞美的语气。这样,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这两个词语,而且对拟人的写法及其作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语感自然也就得到有效的训练。

2. 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

讀写有机结合,首先不能只盯着课内的阅读,因为课内阅读的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才有可能通过大量的阅读,累积知识、素材与写作经验。一般的做法是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入手,为学生选择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材料。其次就是创新阅读的形式,阅读不仅仅是文字阅读,可以让图片、声音、动画、影视介入,使学生处于一个立体的阅读环境,进行阅读体验。最后就是进行阅读层次的划分,低年级学生的课外延伸阅读,主要包含一些神话、寓言童话或一些科普书籍等,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发;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名著等,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长篇作品。为了让学生课外阅读更有效。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阅读书单,让学生能够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不断丰富语言材料和写作经验。

3. 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作。

从仿写开始,以文章的某些片段为基础,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写的事件写出来,这是学生习作起步训练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完《桂林山水》以后,学生对文章的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尤其对课文中以中心句统领各个部分的写法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笔者就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手法描写家乡的夜景。有学生写道:“夜幕渐临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多热闹啊!政府路的路灯,就像盘曲着的巨龙,而川流不息的车和车灯就像流水一样,还有住房内的灯光,好像天际处的星光,真是美极了……”当然,到了高年级,不能停留在机械的模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努力做到仿中有创。

4. 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

要写好作文,学生除了必须积累一定的素材、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与联想,努力形成“内心视像”,让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的理解,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抓住“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些语言描写,想象人物的形象,体会父子的深厚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父亲拯救儿子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这样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和语境的体会和想象,在一种真实的感受中体验,学生激情得到释放,不但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霍口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梅树语感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煮梅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病梅记
野生杨梅树低干嫁接换种技术
秋天的童话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