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积累的“三大法宝”

2017-03-18黄东凤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大法宝味道作文

黄东凤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积累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而积累的“三大法宝”就是观察、体验和阅读。

一、观察

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矛盾谈写作时也指出:“为初学者设想,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定向观察,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嘴巴一齐工作。认真观察、了解、研究一切人物、事情和事物(动物、植物、静物),引导学生做到不但观察形态,听音响,辨别味道,而且感觉事物的冷暖,将这些感觉,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画面。

我在教学作文《我学会了 》,写“我学会了番茄炒蛋”时,指导学生看——看过程、看火、看食材、看调料等等;闻——闻闻新鲜食材的味道、半成品的味道、成品的味道;听——切番茄的声音、打鸡蛋的声音、炒菜的声音、大家对菜的评价;尝——品尝番茄炒蛋的味道。这样,经过细致的观察,材料有了,这就为下一步的作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布置“爱心”作业——帮妈妈洗一次脚,学生细致观察到妈妈的脚粗糙了,起茧了,趾甲长了也没时间剪,用心感受到了母亲的辛劳。在班上举行各种游戏活动时,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认真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揣摩一下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天接送的家长们,烈日炎炎下,他们有什么表现?阴雨中,他们又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学生们每天都置身于大自然和社会之中,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江河湖海、花草树木、街头巷尾、百花超市……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揣摩,长此以往,他们会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生活中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活力的素材积累起来,这样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二、体验

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拥抱自然。爬山戏水,看日出日落,观花开花谢,听虫鸣蛙叫,嗅花香闻草味……让学生在观察、聆听、欣赏、感悟、思考中,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萌生無尽的遐想。再比如,带领学生放风筝、捉迷藏、野炊、旅行,收获快乐,留下回忆。让学生多关注父母每天所做的事,体会父母的劳作之苦,激发感恩之情。鼓励学生学会洗衣做饭、整理内务、打扫房间,体会劳动的乐趣。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做“张冠李戴”、“盲人击鼓”、“恐怖的竹子”、“张飞穿针”“夹豆子比赛”等游戏;进行“吸管戳土豆”“鸡蛋浮起来了”“巧辨生熟鸡蛋”等科学小实验;还举办了“护蛋大行动”、“我当了一回毕昇”等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亲身体会,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三、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在班内设了一个图书角,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这样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积累语言,把积累的好词佳句、片段,分门别类地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在后面写上一点感想或是模仿一个小片段,时时去翻阅。这样时间久了,用得多了,就会熟记于心,最终把积累来的东西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三大法宝味道作文
中秋的味道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助我高考数学满分上北大
快乐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
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