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心中种下一株莲花

2017-03-18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莲花池满池高雅

常常想起,当年在熊岳工作时,办公室前的那个莲花池,盛夏时淡淡开放的满池莲花,团团的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粉红的花儿散发着清馨的芳香。高雅娴静,傲然挺拔。

为什么总是会想起莲花呢?

这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

1985年春,县委派我到熊岳镇工作,镇政府就设在原熊岳乡的办公大院。

这座民国初期的建筑,是当时奉天省一高官所建,背靠望儿山,前傍响水河,左面挨着千年汤泉,右侧倚着熊岳古城。老辈讲,在建筑时,工人就地挖土,建窑烧砖,建成后,房后的砖窑,修建成假山,门前取土处,修建成莲花池。池东西长二十多米,宽有十米,中间有“之”字桥,桥上有六角亭,取名“莲亭”。据说这位高官性情朴实,鄙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追求洁身自好。他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有些孤芳自赏,常常以莲花为素材,作画送人,书房和客厅里也挂着他亲手绘画的莲花。他痛恨晚清朝廷的腐败苟安,更憎恨民国初期社会上弥漫着的口是心非的腐败遗风。他说,他喜爱莲花,就是因为它的“莲(廉)”字和清丽玉洁的品质。他专门从京城买来优良品种,请人精心栽培侍弄,满池莲花给这座大院平添了许多高雅和清新。每次从省城回来,他都要漫步莲花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

我的办公室就设在这座大院主建筑东侧的一间,每天进出办公室都要从莲花池走过。

那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大包干基本稳定,城镇工交和流通领域改革正在蓬勃兴起。时不我待,上任伊始,我就从解这道难题入手。可是由于思想准备不足,麻烦也接踵而至,刚一动手,就遇上了一桩诈骗案,虽然及时发现没有造成经济损失,但是就像迎头遭遇一盆冷水,激灵一下使我头晕目眩,思想一下子陷入了迷茫和沮丧。正在我无比苦闷和彷徨时,当年县委老书记张克同志专程从省城来看我。

正值六月,微风和煦,我俩站在莲花池前。池中莲花飘逸着团团清香,鲜绿的莲叶像一把把小阳伞支出水面,含苞待放的莲花犹如点燃的火炬,放射出粉白的光。

两年前老书记调到省里负责“经打办”(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工作,他当然什么都清楚。他问我:“氣馁了?”我说:“没有。”他说:“改革就要有股劲,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只要自己干干净净,不谋私心,再高明的骗子也能识别。”他指着欲放的莲花问:“你爱莲花吗?”我说:“爱!”“你爱它什么?”我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说:“还有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背诵中学语文课本里《爱莲说》的语句作为回答。“这正是莲花最高贵的品质。”老书记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百花之中唯独莲花而能为之,因此它可贵。”“官场不是净土,商场就像一个大染坊,身在其中,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心

猜你喜欢

莲花池满池高雅
京西郊野"莲花池"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莲花池的“二绝五怪”
小昆虫们在干嘛?
日本“蓝池”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文化惠民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
完美 品味高雅
被责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