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问题的求解策略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2017-03-17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陈 斌
例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问题的求解策略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陈 斌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下求参数范围竟然不知所措.笔者在解题实践中,总结解题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题目的特点,往往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问题的求法.
策略一直接转化为求函数最值
有的求参数问题,直接转化为求函数最值.
例1已知函数f(x)=ln(x-1)-k(x-1)+1(k∈R),若不等式f(x)≤0恒成立,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
学生基本知道要证明不等式恒成立,可以转化为求函数最值,转而求函数的导数的思路.但忽略了函数的定义域,虽说结果碰巧正确,但解答过程错误.
转化为求函数最值:f(x)的定义域为(1,+∞),f′(x)=
当k≤0时,因为x≥1,所以-kx+k+1>0.所以f′(x)>0在(1,+∞)恒成立.
所以f(x)在(1,+∞)单调递增.又x→+∞时,f(x)→+∞.
所以f(x)≤0不恒成立.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
策略二分离参数利用函数的最值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分离参数的函数,常常分离出变量,再转化为常见函数求解.
1.分离参数——利用极限,先猜后证
解:(1)略.
当x=0时,上式恒成立.
故h(x)在[0,1]上单调递减,h(x)≤h(0)=0,
从而知2≤-a,即a≤-2.
2.分离参数——利用特值,先猜后证
当x=0时,上式恒成立.
不妨取x=1,则有-a≥6cos1-2.5≈0.7∈(0,2).
由此可猜想,-a的最小值为2.
(以下策略同策略1,略.)
策略三不分离参数,利用二次求导求解
若分离后无法求导或解决方法太烦琐,则不分离参数,利用二次求导解决.
例3已知函数f(x)=ex-ln(x+m).
(1)设x=0是f(x)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f(x)的单调性;
(2)当m≤2时,证明f(x)>0.
解:(2)由f′(x)=ex-
依g(x)=(x+m)ex-1在[-m,+∞)单调递增,且g(-m)=-1,
知存在x0∈(-m,+∞),使g(x0)=0,即(x0+m)ex0 -1=0.
当x∈(-m,x0)时,g(x)<0,此时,f′(x)<0,f(x)单调递减.
当x∈(x0,+∞)时,g(x)>0,此时,f′(x)>0,f(x)单调递增.
从而,[f(x)]min=f(x0)=ex0 -ln(m+x0)(由(x0+m)ex0
故当m≤2时,f(x)>0.
策略四通过数形结合求解参数范围
常常可以将题目中的函数转化为两个常见函数,通过考虑两个函数的图像来确定参数的范围,从而可以取得避繁就简的效果.仍以例3中题(2)为例:
(2)当m≤2时,要证明f(x)>0,只需证ln(x+m)<ex.
由于函数g(x)=ex是下凸的,h(x)=ln(x+m)是上凸的.
设g(x)=ex与h(x)=ln(x+ m)切于点P(x0,y0),
则切线斜率k=ex0且
于是由图像可知,要使ln(x+m)<ex,
只需h(x0)=ln(x0+m)小于切点的纵坐标.
亦即只需ln(x0+m)<ln
(因x0+m=-中x0+m>0,知x0<0.若x0=-1,则m=2.此时,=ln(x0+m)不成立,故x0≠-1)
从而只需m≤2.故当m≤2时,f(x)>0.
把不等式分离成两个函数,再由函数图像关系及参数几何意义得出参数范围.分离出的两个函数必须一个是已知的,较为简单的函数,否则图像得不到.另一个带参数的函数也必须是已知的简单函数,参数的几何意义明显才比较容易由数形结合得出参数范围.而且作为解答题,数形结合可能比较难以论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