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2017-03-17张枞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期
关键词:勘察水文地质应用

张枞

摘 要:环境地质灾害近几年在不断增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环境地质灾害的监测和调查,从一定程度上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环境地质灾害监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作用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评价,为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参数信息和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应用

1 引言

环境地质灾害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保护地质环境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其中,地下水的日渐紧缺、水质的下降、超负荷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都是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利用造成的,因此,水文地质问题在环境地质灾害中占有很大比例。纵观这些地质灾害,其中,水的问题导致的地质灾害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城市、经济区建设中,还是在矿区开采、重要交通干线建设中,水的作用因素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时刻影响工程安全和稳定。因此,加强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和监控,对较好的控制和预防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环境地质灾害在人类的发展演变中不断进行,从未停止过。在各式各样的地质灾害中,大部分灾害的形成都离不开地下水的参与。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质灾害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严重性等特点,分别体现在类型、机理、分布等方面。目前,对地下水导致地质灾害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还在起步阶段,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

因此,在环境地质勘察、监测过程中,要重视对地下水导致的地质灾害,加强该方面的认识,并且加大研究水文地质问题的投入。实践证明,水文地质问题在环境地质勘查监测中始终是一个重要且易于被忽视的问题。地下水始终参与地质灾害的形成,影响岩土体的特性,如果对于建筑工程来将,还影响工程的稳定性。为提高环境地质勘察、监测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将水文地质勘察作为重中之重,从水文地质的影响范围、评价内容上进行分析判断,以备更好的预防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环境恶化问题。

3 不同区域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不同区域条件下的环境地质勘察内容不尽相同,结合以往的环境地质勘察工作,都是由于对地下水的危害评价不足,导致的环境地质灾害发生,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对水文地质评价依据,就会提高地质灾害勘察监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水文地质评价的不同区域,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重点评价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我国虽然水量丰富,但是干旱地区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降水量稀少,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西北西南地区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问题。预测水资源的减少可能造成的地质危害,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城市建设中的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降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受到污染导致的无法正常使用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工业三废的外排、生活垃圾的随意处理都会导致重金属元素渗出,以各种迁移方式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引起土壤的质量恶化,作物的吸收,一步步损害人体健康。同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给地面造成的沉降影响。地面沉降也是城市环境地质灾害之一,过量的抽取地下水,集中开采,导致含水层的固结、压密、收缩,从而使地表下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为城市地下水的质量、数量的变化提供参数和资料。

3)沿海城市地区的过度抽取地下淡水资源,导致的海水入侵问题,也是地质灾害之一。沿海地区的地下淡水资源和海水本身是一个平衡的关系,过度开采和抽取,导致地下淡水资源的水头压力减小,平衡被打破,造成海水向陆地侵蚀,给陆地带来巨大损失。查明沿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时,要查明地下水的自然分布状况,分析预测由于过度抽取引起地下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把握由这种变化导致的海水侵蚀程度的变化。

4)矿区的水文地质评价:地面岩溶塌陷是由于地下水的不断侵蚀,造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不断受到水的沉降侵蚀,导致的类似空隙传递,久而久之空隙發育到地表。这种环境地质灾害的水文地质勘察,应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的长期的水文地质勘察,以得到变化侵蚀与地下水的变化规律。

5) 在建设大型项目时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城市改造、开发区的兴建。对缺乏地质环境资料的地区,当水文地质条件对特殊工程影响较大,如工程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等,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以上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内容都包括:地下水水位、类型、变化幅度、各种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分部组合关系、承压层的水头等,在环境地质监测勘察过程中,掌握地下水对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提高环境地质监测质量,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针对地下水作用不同区域的环境地质进行评价,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4 地下水赋存形式和灾害研究

地下水和岩土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称之为岩土水理性质,影响岩土体的强度。以下内容对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地质灾害影响进行分析。

4.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

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

1)结合水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都是指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不受重力影响。强结合水具有极大的粘性和弹性,两者主要存在于粘土中,砂土中含量较少。

2)毛细管水,是保持在岩土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可细分为孤立毛细管水、悬挂毛细管水、真正毛细管水。毛细管水在砂土和粉土中含量较高,在砂砾层次之,在粘土中最少。

3)重力水,是指在重力作用下能在岩土空隙、裂隙中自由运动的水。由于重力水在天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在岩土中的渗流活动明显,影响岩土的水理性质。水文地质勘查中所指的地下水一般是重力水,是研究岩土水理性质的重点对象。

4.2 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灾害

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灾害,一是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引起的,二是由于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引起的。

首先,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危害分为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水位频繁升降变化造成的危害。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加大腐蚀;在一些地质条件差的地区易发生滑坡、崩塌;工程项目现场会造成砂土液化,出现管涌、流砂等现象。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水质恶化、水资源枯竭等问题也会发生。地下水位的频繁波动,导致稳定岩土体层的岩体膨胀伸缩而失去整体性,导致变形破坏。其次,由于人为作用破坏了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状态,在浮动的动水压力条件下,经常出现突涌、流砂、管涌等危害。

5 结束语

水文地质在环境地质勘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地下水带来的地质灾害,就必须加大力量投入水文地质勘察的研究工作,得到地下水对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性和影响、诱发地质灾害的参数信息,为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切实做好地质环境监测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作用,是环境地质勘察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武强.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5)

[2] 庄严.城建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防治[J].浙江水利科技,2005,(02)

[3] 蒋辉.环境地质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勘察水文地质应用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