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公所保护与修缮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2017-03-17李萌烨
李萌烨
摘 要:保定淮军公所是建筑风格南北兼蓄,即在一座宏大的建筑群体中有江淮建筑风格和北方风格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是一座具有南北方风貌的混合建筑体。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从全国范围看,做为近代淮军的纪念性建筑,而充分体现晚清徽派祠堂建筑风貌,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组南方徽派风格组群建筑,实是难得,因此它自然就成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研究,欣赏清代徽派祠堂建筑的最好实物史料。但长期以来淮军公所的保护与修缮一直推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保护与修缮工作相对缓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重点从淮军公所的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其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保定;淮系;淮军公所;徽式建筑;保护与修缮
一、淮军公所的概述
淮军公所地处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1993 年被认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淮军公所被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淮军公所的保护近况及主要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当年那宏大而又秀美的建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对之进行修复和保护已是非常迫切。然而,从1993 年被认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起,虽然它被历届市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所关心但是迟迟不见实质性的修复工作。2008 年8 月,保定市召开了包括原南市区政府、市房管局、市文物局、占用淮军公所房屋产权单位等在内的相关主体参加的修复淮军公所项目调度会,不仅进一步重申了修复的重要性,还把它纳入到“三年大变样”城市改造升级和建设文化大市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之中。可是,淮军公所的保护修复与一般的古建筑修复有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淮军公所内部还居住着大量的居民,并且这些居民在此居住时间久远,职业多样,成分复杂。2014年,淮军公所被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内部住户陆续已经被迁走,达到了公所和附近小区住户隔开,淮军公所的保护工作保定淮军公所终于迎来了历史转机。旧物的维护和旧迹的复建工作陆续展开, 2016年11月,淮军公所前院北房起火,虽然无人员伤亡。房屋主体结构没有被改变,淮军公所的保护薄弱显露无疑。
长久以来,在淮军公所的保护过程中充斥着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原居住居民和产权单位等各行动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和难度恰恰在此,这造成了淮军公所的保护修复工作多年来都是个难题。
通过相关资料、访谈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对淮军公所建筑了解甚少
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了对淮军公所解甚少,只熟悉其中的古莲花池、大慈阁等常见文化古迹,而且对淮军公所历史文化古迹的历史文化背景,保存现状也较为陌生,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淮军公所所在地。
2、现有的保护措施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淮军公所的文化古迹的保存现状没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普遍认为其保护措施不足,修缮、保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对现存的历史文化古迹对淮军公所宣传力度较低,造成其知名度较低、影响力有限。
3、政府对保护文化古迹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
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学生人群对于淮军公所的认识少、了解少,学校、政府对于保护淮军公所的思想教育开展活动少、范围小、影响低,造成大部分居民对于淮军公所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淮军公所的保护与修缮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领导力度,强化管理,加强保护
保定淮军公所,要加强政府领导力度,通过协调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方案为淮军公所的保护与修缮提供有效的管理与引导,相关主管部门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各行其责,把淮军公所的保护与修缮,更快、更好的落实到实处,细化到位。
2、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新闻媒体
为要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于淮军公所的认识水平,政府应加强其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相关部门设立流动宣传点,宣传保护淮军公所的相关知识,还可征集志愿者、联系高校进入社区加强宣传。 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淮军公所的影响力度,使其成为城市特色、城市名片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热点,带动相关产业開发。如制作播放科教纪录片、公益广告、微博微信推广等。
3、搭建展示平台、搭建展示基地
“保定淮军公所”具有多重的、独特的历史内涵,我们要力求把它建成集近代国史文化、保定市史文化、保定乡土民俗文化的综合研究、展示平台,形成一处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根据淮军公所的内涵和其建筑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搞如下一些内容的展示:
保定淮军公所首先应成为中国近代淮军与晚清历史的国史展示基地。在中国近代史上,“淮军”既扮演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反角,同时在巩固近代国防、开展洋务运动、维护祖国统一、发展近代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利用历史图片、影像资料、实物、声光电等展示手段恢复总结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可以对青少年进行近代史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保定淮军公所应成为古城保定近代百年历史的市史展示基地。淮军公所北片区有五个小式硬山瓦房的院落,被两条甬道分成不规则的五组,在这里可以搞《保定百年》《图说保定名人》市史展,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近代保定市从1840年至1948年11月解放期间100年的历史,选择能够反映保定历史发展进程和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进行图文展示。对事件的展示尊重史实,注意挖掘体现爱国主义的细节,使其丰满具体,增加观赏性,让观众对历史文化名城有全面深刻地了解。
保定淮军公所应成为古城保定以戏曲、音乐为主的动态民俗文化的展示基地。保定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社会各方面,如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特产小吃、婚俗、产俗、丧葬、民间行会帮会、庙会、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武术、体育、民间工艺美术等。地方文化是所在城市人民引以为荣耀的资本,健康的地方文化心态和文化理念,是所在城市的人民发展各种事业,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人文基础。保定淮军公所戏楼、校场可恢复民间戏曲、曲艺表演,并可专辟“保定戏曲或民俗博物馆”对保定民俗乡土文化充分展示,这一举措前所未有,可谓大有可为。
4、搜集流散文物,加强文物保管
淮军公所,丰富而宝贵的文物馆藏是开展文物保护、复原陈列、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保定淮军公所应尽快建立文物保管部,以派专人收集淮军公所古建筑修缮乃至保定旧城区民居中拆下的砖雕、石雕、木雕等,以有利于未来保护利用展示;派专人收集有关保定淮军公所的旧地图、照片、摆件、碑碣、档案等,以利于开展复原陈列和文物鉴定研究;派专人收集能够反映保定乡土历史的古陶瓷、书画、青铜器、雕塑、文玩等民俗实物,开展文物鉴定研究,使保定淮军公所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掩藏在古城一角的奇葩将会以历史的原貌新容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再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傅德元李鸿章与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2]衡志义.沈志为保定淮军公所初探[期刊论文]-文物春秋 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