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碳排放状况浅析
2017-03-17王莹徐夏楠
王莹+徐夏楠
摘要: CO2排放快速增长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河南省作为人口和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得到河南省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工业能耗占社会能耗比重较大和2000年以来社会总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但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续下降的结论,并根据分析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节能低碳发展道路的建议。
Abstract: The rapid growth of CO2 emissions affects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integrated climate change work into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plann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big province of popul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are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and mak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is still relatively high,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ince 2000, the total social carbon emissions continued to rise but the unit GDP carbon emissions continued to declin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t is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changing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djust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aking the road of low-carbon energy development.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河南省;能源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Henan Province;energy
中圖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44-05
1 研究背景
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全球变暖已成为共识。而CO2排放快速增长会带来气候变化异常与全球变暖,因而会给全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例如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北极地冰川大部分退却、北极部分地区的永冻土层退化、解冻、变暖、动植物分布向高海拔、高纬度转移等。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近年来持续升温,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相关问题,低碳经济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承诺中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并明确了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了评价考核机制,确立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多年以来,河南省能源消耗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物质资本投入为代价的[3],能源消费碳排放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国家碳排放峰值及减排指标的承诺不仅对国家更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与碳减排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河南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省节能低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常态下,我省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4],必须克服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由此,进行河南省碳排放现状研究,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变动趋势,从而确定碳排放强度控制的主要领域,对于河南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做好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准备具有重要意义。
2 河南省碳排放现状
2.1 依据已有数据分析
《河南省统计年鉴》还未录入CO2总排放量、CO2总排放量年増长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简称碳强度)等碳排放相关指标,本文根据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及河南省碳强度下降指标核算表进行河南省碳排放现状分析。
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中,温室气体清单包含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以及废弃物处理五个领域,其中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以及废弃物处理均为碳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为净碳汇。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化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本文只分析二氧化碳。河南省碳强度下降指标核算表中,二氧化碳排放包含化石能源和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2.1.1 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概况:
2005年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8918.23万吨,其中能源活动35730.35万吨,占比91.81%;工业生产过程3182.95万吨,占比8.18%;废弃物处理4.93万吨,占比0.01%;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999.82万吨,总净排放量为37918.41万吨[5]。
2010年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3485.06万吨,其中能源活动48977.57万吨,占比91.57%;工业生产过程4502.27万吨,占比8.42%;废弃物处理5.22万吨,占比0.01%;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1729.58万吨,总净排放量为51755.48万吨[6]。具体详见具体详见表1和图1、图2。
河南省2013、2014、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792.83、55548.86、56536.65万吨CO2,其中化石能源碳排放分别为53781、54575.09、54787.2万吨,约占总量的97%。三年碳强度分别为1.73、1.64、1.55吨CO2/万元,详见表2。
2.1.2 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①总体排放变化分析。
从排放总量看,2010年河南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2005年增长了37.43%,年均增长5.48%;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3.26%,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1.78%,年均增长量持续下降。以单位GDP计算,2005年时的碳强度为3.68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2010年为2.32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36.96%,略大于同期河南省的单位GDP能耗下降率(20%),2014年比2013年碳强度降低5.17%,2015年比2014年碳强度降低6.02%,见图3。
②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变化分析。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中能源活动占比达到91%以上,因此,分析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如表3。
就化石燃料燃烧来看,2010年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较2005年增长了37.14%,年均增长了6.51%。以单位GDP计算,2010年化石燃料燃烧的单位GDP排放为2.12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较2005年(3.37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下降了37.09%。以人均计算,2010年时化石燃料燃烧的人均排放为4.69吨二氧化碳当量/人,较2005年(3.65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增长了28.49%。
分部门来看,和2005年相比,2010年能源工业增长为50.12%,工业和建筑业增长33.92%,交通运输增长了40.49%,服务业增长了110.13%,农业排放增幅较小为5.59%,而居民生活排放则下降22.87%。总体而言,除居民生活外的各部门的排放增长与2005-2010年期间河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增长趋势是基本吻合的。而居民生活排放的下降则是由于2005-2010年居民生活排放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导致的: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中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数据,2010年时河南省的人均煤炭生活消费量由2005年时的112.90千克下降到了78.96千克,而人均用电量则出现了大幅增长由2005年的128.91千瓦时增长到了272.78千瓦时,增幅达111.60%。
2.2 依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分析
根据已有的河南省碳排放量数据,只能对2005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碳排放量做大致判断,还不能够分析河南省历史碳排放量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5]95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的通知》發改办气候[2016]1238号,国家文件中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及河南统计年鉴中可以用到的原始数据对河南省碳排放历年数据进行计算后再分析。
2.2.1 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煤排放量+燃油排放量+燃气排放量从第j个省级电网调入电力所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地区电力调出所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7]。
其中:
燃煤排放量=当年煤炭消费量×燃煤综合排放因子
燃油排放量=当年油品消费量×燃油综合排放因子
燃气消费量=当年天然气消费量×燃气综合排放因子
从第j个省级电网调入电力所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年本地区从第j个省级电网调入电量×第j个省级电网供电平均CO2排放因子
本地区电力调出所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地区调出电量×本地区省级电网供电平均CO2排放因子
说明:单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理论上随着燃料质量、燃烧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每年应该有所差异,考虑到年度获取的滞后性以及可比性,核算各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因子数据采用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初步数据,见表4。
调入或调出电量数据可以从各省能源平衡表或电力平衡表获得,并以千瓦时为单位。对于调入电量,需明确本地区外购电力所属省级电网并采用相应的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对于调出电量,采用本省的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在核算年度电力调入调出蕴含的排放量时,采用2012年相应省级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数据,见表5。本文核算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时,直接采用河南省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耗总量及构成表中的水电数据进行计算。
2.2.2 数据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5》数据,河南省能源消耗总量及构成见表6,基于以上计算方法和计算因子计算河南省历史碳排放量数据,结果见表7。
2.2.3 结果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总碳排放量达到55574.29万吨CO2,其中,煤炭消费产生CO2达46953.65万吨,当年碳排放强度为1.591。对比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和河南省2014、2015年碳强度下降指标核算表中2005年、2010年、2013年、2014年碳排放总量,由于计算方法、数据来源不同,两种结果存在差异,但数据差异不大,在差异允许范围内,见表8。
根据历年结果总体分析,在四种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中,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占比达到年均89%,且占比在2009年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0-2009年均保持90%-91%的占比基本不变,2009年以后持续下降,到2014年下降到84%。说明在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比重,2009年以后的占比下降是我省节能减排,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的结果。2009年之前,煤炭消费碳排放量、总碳排放量与河南省GDP保持几乎平行的趋势增长,说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2009年以后河南省GDP保持持续上扬趋势,但煤炭消费碳排放量、总碳排放量逐渐平稳,甚至下降,反应到碳强度指标上,表现为平稳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3.995吨/万元下降到2014年的1.591吨/万元,说明河南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等工作成效明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数据分析来看:能源消费方面: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需要在相当长时间内进一步地改善;能源利用效率虽逐步提高,但是对比其他先进省份,河南省的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工业能耗占社会能耗七成以上,交通运输能耗增长速度加快;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能源消耗较大;2009年以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碳排放方面:2000年以来虽然社会总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但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持续下降。
对数据反映结果深入分析,结论如下:
节能降碳工作深入实施,成效明显。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大幅下降,能效水平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低能耗、低排放的服务业占比比2010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能源结构持续改善,非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增加。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效果明显,建筑、交通等行业节能有序开展。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下步节能降碳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
能源刚性需求快速增长,节能降碳有压力。随着全省经济社会仍将保持平稳发展、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建筑规模持续扩大、交通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全社会能源刚性需求将大幅增加,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实现以有限的能源消耗和较低的碳排放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压力大,继续实现有限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难度逐步加大。
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释放,节能降碳空间受到压缩。全省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开展节能降碳工作,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释放。高耗能领域“以退促降”的空间进一步缩小,以传统手段推进节能减碳工作的边际成本逐渐增加,实现“以退促降”向“内涵促降”的转变还需要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进一步节能降碳工作压力较大。
能源结构调整进入瓶颈期,节能降碳难度较大。受资源禀赋制约,河南省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达到76%左右,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由煤炭消费产生的污染物已成为我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考虑到水能资源基本开发殆尽、新能源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补充能源,我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将维持较长时间,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难题短期内难以破解。
3.2 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和结论,为河南省早日实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更好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做好准备,河南省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走节能低碳发展道路。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大力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等四大改造计划,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控制资源能源消耗。发展低碳型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严控“两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坚持“内节外引”的能源战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效控制高碳能源,开展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升电力供应能效,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设“能效电厂”。深入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和碳排放強度控制,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及低碳试点建设。
实施重点领域节能低碳行动。工业领域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以水泥、钢铁、石灰、电石、己二酸、硝酸、电解铝等为重点,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单位要建设能源管理体系,落实节能低碳措施。建筑领域强化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对新建建筑提高能效要求,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扩大绿色建筑规模,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交通领域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向“互联网+智能交通”方向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加强农业机械、农村生活节能,发展低碳农业。
实施全民节能低碳行动。弘扬节能低碳文化,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开展社团组织节能低碳专项宣传行动等多方位开展节能低碳教育,普及生活方式低碳化的知识和方法。倡导低碳消费理念,提高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等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提倡家庭节约用电,倡导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参考文献:
[1]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Z].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S].
[3]王彦彭.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演变与预测[J].企业经济,2013(6):26-32.
[4]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S].
[5]2005年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总报告[R].
[6]2010年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总报告[R].
[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1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