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道335线营运信息化建设

2017-03-17郑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16期
关键词:省道潮州市交通网络

摘 要

省道335线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在我国的交通网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期已经开展过一次大修工程,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开展省道335线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其营运信息化建设,本文就主要结合省道335线的实际特点,对其营运信息化建设工作予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省道 335线 营运信息化 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与发展,高速公路、高铁等的建设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交通网络延伸速度非常的快,尽管如此,省道在交通网络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结合省道335线近期大修概况,在其实际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强化其营运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X086线路面大修工程起点位于潮安县铁铺镇石板村,经径南、钱东、汫洲,终点与S222线交叉(不含下浮山路段,桩号为K19+763.8-K21+680.7),全长25.74公里,工程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20~32米,双向四车道,水泥砼路面,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工程投资估算约21500万元。

S335线铁铺镇区路段改建工程改建路线起于潮安县铁铺石板村第二初级中学路口附近(K8+060),途经镇中心区,终点与已完成改建的汕汾高速公路潮州支线延长线起点相接(K10+460),路线全长2.4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7.5米,双向六车道,水泥砼路面,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桥涵与路基同宽,工程投资估算约6809.5万元。

本BT项目计划施工工期为365个日历天,缺陷责任期为730个日历天,在工程交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设定3年的回购期,回购期每年等额支付建设期投融资利息的三分之一,回购款的三分之一及相应的回购期投融资利息,投资回报,每年支付一次,第一次支付时间为交工验收后第一季度终了之后下个月的15日前。

2 实施营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当前各个企业的建设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建设内容,那么在省道335线建设、运营的过程中,旨在是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服务,在其各项业务流程开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大提升其运营效率、降低其运营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及时获取各个路段的准确数据信息,从而为该条线路整体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开展省道335线营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通信网络,在开展现场稽查等工作的过程中,就无需采用传统的人工稽查方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筛选出其运行过程中一些的特殊事件、重点时段,有目的性的去开展稽查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其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实现整个稽查工作的系统性管理。同时,在实现信息化建设之后,还能够有效的实现整个路段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实时监控,这对于提升其整体的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营运信息化建设体系

在开展省道335线营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省道335线营运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整个营运管理工作包含了数据分析、设备管理、稽查管理、监控管理等内容,实现营运信息化管理之后,能够实现整体的运营业务的整体化、规范化、可跟踪管理,对于整体的营运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通信网络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省道管理水平,必须按照当前的社会发展导向,进行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有效的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另外,实现信息化,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省道的运营效率以及服务能力。在省道中实现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基于省道本身的信息量比较大,并且业务也相当繁杂,在实现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将省道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包含进去,比如监控管理、设备管理、稽查管理、站务管理等方面,都需要涵盖在省道信息建设之中。利用信息化对其进行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有效收集和整理,以及对运营动态的实时掌握,此外,还可以规范化运营业务,整合企业资源,最终实现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稽查管理系统的设立,主要是根据运营也许需要,以及稽查管理本身的特点形成的,这一管理系统能够对运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运营业务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实现运营质量的提升。

3.2 强化信息共享与业务深度融合

在省道运营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其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结合实际的业务运营能力,实现信息的共享。因此,在实际进行省道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切实立足于当前的业务,针对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需要管理实际内容以及不同管理阶层之间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实现信息和有效利用,然后综合各个运营中的不同流程在信息建设方面的需求,实现信息也与业务的传递和链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管理和运业务运营的同步开展。在进行系统需求的分析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与业务管理人员对各个流程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协调,尽可能的做到对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最终实现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一致化。排除企业中不同单位之间由于需求不同而导致的信息的相对独立,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以及集成度,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运营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最大化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网络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这对于整个交通网络营运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结合省道335线的实际特点,对其营运信息化及建设予以了简单分析,对于其他线路的营运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邢玲,王登才.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07).

[2]杨根林.江苏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发展思考[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07).

[3]屈文渭.淺议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工作[J].科技传播,2011(05).

[4]丁桂花.探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J].北方经贸,2015(07).

作者简介

郑佳(1985-),女,广东省潮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潮州市公路局工程技术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潮州市公路桥梁设计、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

潮州市公路局 广东省潮州市 521000

猜你喜欢

省道潮州市交通网络
有向图上高维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国防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模型研究
2015年9~12月卫浴领域节水认证(CQC)证书清单
基于车道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潮州市湘桥区洪涝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及其变化
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交通网络效益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