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改进建议

2017-03-17林磊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事业单位

林磊

摘 要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在此对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电子政务信息 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推行,电子政务获得了快速发展。电子政务通过行政办事透明化,使得公民办事少走弯路,提高了政务办事效率,也降低了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民对政府的态度。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法制不完善,相关的技术较为落后,安全管理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范不足,给政务信息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基于此,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探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

1 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

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各种信息和信息载体不受外来侵犯者侵害。信息安全不仅包括信息本身的安全,也包括储存信息技术的安全;既指的是信息本身的安全,也指承载各种信息载体的安全。例如设备、网络等。

2 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2.1 保障国家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是国家的基础信息,一旦遭受到来自国内或国外的安全威胁,就意味着国家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能力。这种境况对于侵袭者来说,意味着国家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与技术都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袭者的行为,使他的行为不能得到公正的处罚;而对于公民来说,国家安全管理技术较差,公民不仅缺乏安全感,也会对国家失去信任和依赖,这就造成了国家更不稳定和安全。重视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提高防范侵犯者的能力,意味着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2.2 确保政策的执行

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运行,可以使得人们借助电子政务信息,了解政府的服务动态,了解行政办事的流程,从而更有利于解决公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借助网络,了解到公民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将公民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公示,使得具有同样困惑的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答案。而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受到安全威胁,侵犯者肆意修改政务信息,甚至造谣生事,其政策信息就难以准确到位解释给公民,就会给政府执行政策带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

2.3 加强舆论引导

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的网站成为一种新的舆论引导工具。网络传播快,所传播的范围也更广泛,借助网络进行舆论引导,可以避免问题陷入严重的境地。例如,对于一些公众事件,事业单位可以借助网络,及时给公众提供透明化的解析,避免事态的扩大化。然而,网络信息传播非常快,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应也很惊人,迅速发酵的能力很强大。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有助于电子政务信息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为国家政策的推行助力。

3 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事业单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突出的问题为:

3.1 缺乏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从实际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都围绕着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而我国尚未出台有关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法律规范,使得一些侵犯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系統的侵犯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惩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犯者的侵犯行为。

3.2 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尽管我国电子产品发展的较为迅速,但从实际来看,我国电子产品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是依靠国外产品做支撑,并且支持系统也是国外产品,这就为安全管理埋下了伏笔。我们不知道系统背后是否蕴藏着什么,一旦系统研发者利用系统破解信息,而我们并不知道,那信息就无形被系统方所控制;或者系统方在系统里安装有摧毁系统的秘密装置,那么对于整个电子政务系统来说,则是灾难性的毁灭。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政务信息安全来说,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与系统,根本就无安全可言。

3.3 安全管理机构缺失

从整体来看,我国缺乏一个安全管理机构,对信息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安全管理机构存在的目的就是对信息安全进行综合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规划,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避免安全管理技术滞后。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不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操作规范去执行安全管理,往往会导致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4 改进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建议

4.1 建立安全管理的法律规范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就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制裁侵犯行为,避免侵犯行为扩大化。以现行的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法规,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对相关法规进行宣传,使得人们了解法规,才能够认真执行法规内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触犯国家安全管理法规。

4.2 加强我国对电子产品核心技术与系统的研发

我国应该加紧研发,尽快研制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电脑核心技术和系统,利用国产化的核心技术和系统产品,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避免成为别人技术的附属品,而在安全管理上难以施展身手。

4.3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做出整体规划,协调各个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对防范系统风险做出具体的安排。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划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更新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也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新的安全防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台飞,高凌燕.浅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与策略[J].电子制作,2013(12).

[2]汪地彻.刍议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立法保障[J].电子政务,2013(03).

[3]方镭.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及完善途径[J].河南科技,2014(20).

作者单位

山东省栖霞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 山东省栖霞市 265300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