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进入幼儿生活的有益探索
2017-03-17石洪
石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民谣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生活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現代幼儿喜爱民谣,如何让幼儿在民谣学习中获得发展?对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精选民谣,择优而导
由于地理、习俗、语言等自然条件的诸多影响,我国民谣形式多样,蕴含丰富,反映生活面广,但其中不少内容并不适合幼儿学习。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优秀的作品作为园本课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健康性原则。民谣在文化积淀过程中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也有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有些民谣虽然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但语言粗俗,有可能对幼儿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些民谣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因此,教师在选择时要注意甄别,有意识地选择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童谣,以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
2.适应性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选择民谣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例如,小班幼儿,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接近生活、语言生动、便于游戏的短小民谣,如《炒豆子》《拉大锯》等,幼儿边说民谣边游戏,兴趣盎然,百玩不厌;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内容较为丰富的民谣,如节选的《地头盘歌》《家乡的土特产》《风筝歌》等,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大班幼儿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注意力更集中,我们可以选择较长篇幅的民谣、绕口令、仿编民谣等,如《天上星,地上钉》《真稀奇》等。
二、兴趣入手,有效推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民谣活动的开展。
1.说中有玩,游戏激趣。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学习中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如民谣《小朋友手拉手》里有小蜜蜂、小耗子、小白兔等动物形象,活动中教师可先播放民谣录像,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给幼儿分别戴上蜜蜂、老鼠、猫等动物的头饰,边玩边学会说民谣;然后进行角色交换,一遍遍地重复游戏。由于说中带玩,玩中有变,幼儿百玩不厌。还有一些用于幼儿游戏的民谣,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跳皮筋等,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特点,因此深受幼儿喜爱。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创设能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益,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民谣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参观能有效帮助幼儿学习民谣。例如:在学习《如今我们叶家庄》这首民谣时,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果园、鱼塘、养鸡场、民居,幼儿异常兴奋,很快就掌握了民谣的内容。这样用生活向孩子们展现情境,既让他们学习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幼儿感受生活美、自然美。
3.创编民谣,培养兴趣。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是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在开展民谣学习的活动中,模仿民谣的韵律格式,自编民谣,以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如民谣《嘟嘟嘟,买糖粥》,该民谣从头到尾形式统一,都是常见的象声词。如:嘟嘟嘟,买糖粥;啪啪啪,放爆竹等。这些让小朋友两两之间可以玩“一人做,一人猜”的民谣游戏,对于民谣的规律,小朋友很容易掌握。教师在活动区角准备一些相关图片,孩子们很快编了一首新的《嘟嘟嘟,买糖粥》,并且乐此不疲地反复吟诵和游戏。另外,让幼儿给熟悉的民谣更改部分词语,这既能提高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又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例如:幼儿将地点名称换一换,把时间及描述的事物改一改等,都能创编出新的民谣。
三、有机渗透,生动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谣,我们还将民谣学习有机渗透于幼儿生活的全过程,这包括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生活、幼儿园游戏等。
抓住一日生活,便时时有民谣。如晨间接待时,带有游戏性质的民谣伴随幼儿值日、桌面游戏、晨间锻炼,民谣渗透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原生态的民间游戏中获得快乐与审美体验。小班的民谣操、让幼儿领略到民谣的无穷魅力。午餐时一段甜美的民谣,让幼儿一边用餐一边感受民谣的无穷魅力;散步时,与幼儿一同欣赏、讲述、讨论以民谣为主题的墙饰;入睡前,放一些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催眠谣。
创设新环境,处处显民谣。墙饰上的民谣图片,小班的“民谣角”,中班的“民谣游乐坊”,大班的“学习民谣我最棒”“星光剧场”等区角的布置,让幼儿置身浓郁的草根文化氛围中。区域活动中我们尽量提供图片、录音磁带等,让幼儿在表演区自娱自乐,尽情表现。随处可见的民谣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提高了民谣教育活动的效果。
民谣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天然质朴、朗朗上口。我们幼儿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不断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