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等
2017-03-17
含糖饮料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
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吃大量甜点、含糖饮料等加工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32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分析这些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发生率,其中有565人确诊罹患癌症。研究结果显示,汽水、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摄取量与男性前列腺癌风险密切相关。与那些完全不喝含糖饮料的男性相比,如果男性每周偶尔喝几次含糖饮料,出现前列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研究人员也把肥胖、吸烟与其他饮食习惯变量纳入评估。
研究还发现,如果女性食用较健康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较能远离乳腺癌威胁。与那些喜欢吃烘焙食品、白面包与白马铃薯的女性相比,喜欢吃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与豆类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减少了约67%。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并没有证实含糖饮料会直接引起前列腺癌。不过,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含糖饮料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如果男性一周内食用披萨、贝果等加工午餐食品4次以上,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一周吃不到一次者的两倍。
在美国,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是两种常见癌症,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质量好坏可能关系风险的高低。营养师和医师建议人们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豆类食物,尽量摄取“好”的不饱和脂肪,而含糖饮料、加工碳水化合物则要尽量少吃。
(曹淑芬供稿)
体重超标可导致大脑萎缩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一项长达8年的研究中发现,与体重正常的老人相比,体重过重和体重超标的老人大脑海马体萎缩变小。海马体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最受影响的部位。该项研究的负责人科尔布因表示,海马体萎缩不仅会导致不易觉察的记忆损害,例如忘记汽车停在停车场的何处,而且正在萎缩的海马体还会增加情绪病变和失智的风险。
专家指出,体重和海马体有一定关联,因为脂肪组织引发体内释放出炎症因子,炎症因子进入大脑后不仅会杀伤处理和传递信号的神经元,而且会加快DNA的损害,使新神经元产生障碍,功能受损。
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人,但如果年轻人不断发胖,也会受影响。不过,年轻人如果及时减轻体重,以后会使大脑受益。而且体重控制越早收益越好。因为初步的研究发现,体重恢复正常能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
喬治亚摄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也会使大脑的免疫细胞减少活力,吞噬神经节而降低认知能力。不过,采取低脂饮食数月后,体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认知能力下降的趋势可能会被逆转。
(李福章供稿)
接吻或用筷子聚餐不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很多人认为,接吻或使用筷子聚餐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发现幽门螺杆菌的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近日在上海市访问期间纠正了上述误传。
马歇尔说:“目前没有充分的数据证明,幽门螺杆菌通过使用筷子用餐传播。的确有些关联性的数据,比如中国家庭采用传统进餐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会稍微高一点,采取西方的分餐制感染率低一点,但没有证明存在因果关系。此外,在口腔内部很少发现幽门螺杆菌。虽然有研究发现,如果夫妻双方都感染幽门螺杆菌,他们有50%的概率感染同一个幽门螺杆菌亚种。但实际上,夫妻的亲密接触方式有很多种。而且即使夫妻双方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也要几个月后另一个人才会感染上。”
幽门螺杆菌已被列为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马歇尔认为,中国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缺乏认知和重视。他目前仍持续致力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并且已帮助在中国建立了6个相关项目点。(卫文供稿)
老年人坚持低强度运动降低死亡风险
法国圣埃迪安大学研究人员对随机选取的两组老人进行研究。一组自2001年开始,对1011名65岁以上的法国老年人进行为期12年的跟踪研究(法国组),另一组国际化研究则涉及12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国际组),跟踪研究10年。研究人员根据这些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将其分为不活跃、低强度运动、中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4个类型。跟踪调查期间,法国组和国际组中的死亡老人分别为88人(约9%)和18 122人(约15%)。对比分析显示,与不活跃组相比,高、中、低强度运动组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22%、28%和35%。
该研究负责人大卫·于班博士表示,对两组老人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积极运动对健康有益。但相比之下,最大受益者是低强度运动组。该组的运动量相当于每天快走15分钟,也最适宜老年人群。于班博士建议,老年人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适当增加。因为盲目加大运动量会使身体疲劳,而且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量也更有利于坚持。
(李福章供稿)
多数儿童白血病起源于出生前
我国科研人员最近找到儿童白血病起源的诊断标志物,证实儿童糖尿病多数起源于出生前。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白血病领域专业顶尖刊物《白血病》杂志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为胚胎起源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特异性靶标,对进一步研究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最近的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儿童白血病起源于出生前,而不是出生后。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在孩子出生前就予以诊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国强院士、洪登礼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汤静燕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课题组在合作研究中发现,一个被称为FEV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可以作为出生前起源的儿童白血病的标志物。FEV在胚胎造血细胞中保守性地表达,是调控胚胎造血干细胞发生和自我更新的重要因子。在儿童白血病中,FEV基因高频率地在出生前起源的白血病细胞中表达,而在出生后起源的白血病细胞中不表达。
陈国强说,该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辨别白血病起源的诊断标志物,并证实多数儿童白血病起源于出生前,为进一步研究儿童白血病的病因、发生机制和探索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该研究也证实,FEV表达对白血病干细胞的疾病重建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卫文供稿)
洗热水澡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英国拉夫伯勒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洗热水澡可能比骑车更有助于降低他们的血糖水平。
为了弄清楚是否存在能够替代运动的其他方法,可以帮助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保持健康,研究人员对10名糖尿病男性患者进行了实验。实验第一天,这些男性均在40摄氏度的热水中泡了澡,他们所佩戴的葡萄糖持续检测仪将在随后24小时内记录他们的血糖变化。实验第二天,这些男性要骑车,且要达到自身体温上升1℃的运动强度。
研究结果显示,浸泡在浴缸中比骑车运动一小时更能降低血糖峰值,患者在泡澡后的平均血糖峰值比运动后的峰值要低10%。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泡澡的能量消耗远不及运动,但它也将能量消耗提高80%——每小时可燃烧掉126卡路里,大约相当于走路25~3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餐后血糖升高幅度是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标志之一,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对健康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人员认为,泡澡之所以能降低血糖,是因为热水澡也许能促进热激蛋白的释放,改善胰岛素控制的葡萄糖摄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不过,尽管这些发现很有趣,但还是应该提倡人们多进行体育活动和运动,这才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的最佳方式。
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表明泡澡等被动升温行为可提高卡路里的燃烧率,还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峰值。从长期来看,不仅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还可能有助于他们改善血糖控制。
(曹淑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