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学生需要一个过程
2017-03-17潘玉山
潘玉山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編号】1005—6009(2017)04—0074—01
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否“教好”,从多元智能理论,以及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角度看,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当然,“教好”学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短期看,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长期看,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起点低、基础弱、习惯差等,固然是制约“教好”学生的一些不利因素,但不是“教不好”学生的正当理由。“教好”学生需要一个过程,昨天没有或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重在坚持,不断进步。
首先,“教好”学生是一个全程性的教育过程。教育贵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暴风雨”式、“心血来潮”式等未着眼于长期行为的教育方式是难以让学生成人、成材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全天候、全学制、全程性地关注学生,更需要构建学生终身教育体系,要为每一位学生设立成长档案,定期跟踪好每一位在校的和离校的学生。
其次,“教好”学生是一个全方位协调的教育过程。据研究,一个人的成长受到多种环境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约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非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三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若从职业学校教育环境来看,也包括若干影响学生成长的微观环境,如学生的生活场、学习场和顶岗实习场等。只有当学生在不同场域环境下都能得到正面引导,形成一种立体化教育合力,才更利于学生“教好”;仅仅强化某一个场的教育,对整体提升学生素养的作用是有限的。依据同样道理,只有当每一位任课老师在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中都赋予学生正能量,形成全员教育合力,“教好”学生是迟早的事。
再次,“教好”学生是一个教学相长、不断创新的教育过程。在教学对象不能改变、教学外部环境不能左右的情况下,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唯有创新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在普教,洋思中学创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创造了“三三六”教学模式,已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实践依据。樊城职教中心的学生军事管理也是一种创新。当然,创新是允许失败的,但贵在坚持、贵在实践、贵在完善,这样的创新才具有价值,只有这样,学校、老师、学生才能同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