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爱上火 多按脚部“去火穴”
2017-03-17罗凤萍
家庭医学 2017年1期
罗凤萍
秋冬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干燥,同时由于天气转凉,许多人的饮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常吃一些油腻或者刺激性食物,故而很容易上火。有人嘴角易起皮或起泡等,有人因为上火而嗓子干哑、疼痛,也有人因为上火而导致流鼻血,等。其实,对于“爱上火”,我们除了多吃一些去火、消火的食物之外,还可以多按摩按摩脚底的一些“去火”的穴位,通过穴位按摩达到“去火”的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身体上的“去火穴”主要包括内庭穴和太冲穴。
内庭穴位于人的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其主要作用是清胃热、去胃火、化积滞。经常按摩这一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因胃火大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如常见的牙痛、阳明经头痛、口臭、便秘、咽喉肿痛、腹胀、吐酸水等。一般来说,只需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内庭穴100次即可。由于内庭穴位置非常隐蔽,在趾缝当中,如果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刺激可以更到位一些,按摩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位于人的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属于足厥阴肝经。按照中医理论,太冲穴具有舒肝理气、活血、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按压此穴能帮助人疏泄、消气,缓解因肝火引起的一些疾病。同时,通过这一穴位我们还能判断自己肝火是否旺盛。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需要多按摩这一穴位。
一般来说,按压太冲穴之前,最好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鐘。反复2~3次,共计10~15分钟。揉按时最好用一些力度,以产生酸胀甚至胀痛感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按压太冲穴这一方式去火,凝血障碍者应慎用,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