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阅读+”进行纸本阅读推广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17林晓瑜

卷宗 2017年1期
关键词:切入点阅读推广阅读

摘 要:以东莞莞城图书馆“书籍之美”品牌活动为例,介绍了本馆利用“阅读+”模式,创新阅读切入点,进行纸本阅读推广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推广效果。通过分享,为在数字阅读渐成阅读新趋势环境下,探寻纸本阅读推广新形式提供借鑒。

关键词:阅读+ ;纸本阅读;阅读推广;创新;切入点

2016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明显超过了纸质阅读。其中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率首次过半,达到51.3%;成年国民手机阅读率最高,达到60.0%。数字媒介的迅猛发展,使得数字阅读渐渐成为国民新的阅读趋势。然而,数字阅读只是代表了一种阅读形态,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数据显示,57.5%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纸质阅读依然受到国民的偏爱。因此,如何在数字时代让纸本书籍脱颖而出,留住原有的读者,进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关注纸本阅读一直是图书馆在阅读推广道路上思考的问题。东莞莞城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上利用“阅读+艺术设计”、“阅读+传统文化”、“阅读+手作”等不同领域的跨界,创新阅读的切入点,使阅读活动开展的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立体化,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1 “阅读+”的灵感来源

“阅读+”的灵感来自于“互联网+”、“图书馆+”的战略实施。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各行各业的生产模式,甚至连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连锁的反应。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道路上,也在积极转变,寻求着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因此,“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咖啡馆”、“图书馆+银行”、“图书馆+医院”等融合创新的形态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阅读+”同样也是利用了这种做加法的思维模式,以“纸本书籍”为核心,通过书籍与不同的领域跨界,打破传统单一的书籍展示或内容解读,进而达到推广阅读的目的。东莞莞城图书馆以此模式已开展了“阅读+手作”的“香港2011年年度作家西西作品展”,展出了作家西西的所有著作及其亲手制作的毛熊;“阅读+传统文化”的“莞图晒书大会”,融合了“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传统风俗,让民间藏家、普通读者共聚一堂晒出藏书,交流读书心得;“阅读+艺术设计”的“书籍之美”品牌活动,从书籍设计的角度展示纸质书的美态,吸引读者驻足翻阅……此类活动,因为有了跨界所以有了不同的视角,丰富了活动内容的同时也给阅读带来了额外的趣味性。

2 “阅读+”模式的活动策划案例——“书籍之美”品牌活动

2.1 “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概况

“书籍之美”品牌活动是由东莞莞城图书馆自主创立,立足于书籍本身,在艺术设计与赏读相结合中探索书中不同形态之美的年度阅读活动品牌。活动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读者,以“书籍”为轴心,以书籍展览为平台,在时长两个月的展期内,通过举办高端论坛、普及性讲座、手作工坊、义务导赏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工作,以书籍装帧设计之美吸引读者驻足翻阅、深入文本,进而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

2.2 “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实践

2.2.1 缘起

东莞莞城图书馆不是一间普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它是东莞市唯一一所以文史、艺术及古籍收藏为特色的主题图书馆,无论是馆藏的采购还是活动的推广都必须以图书馆的特色定位为基础去进行。在外出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寻找更多适合本馆的活动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很好平台。人民网刊登的一则“《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获评‘世界最美的书”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中国自2004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参加此项活动。在每次赴德参赛之前,中国都会举行“中国最美的书”评选,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1]。这一类书籍极具观赏性,十分适用于展览,也与本馆的艺术定位非常符合,因此经多方联系,最终找到了香港歌德学院并确定了合作关系,举办了“最美书籍设计——2008年及2009年度德国及中国内地获奖书籍展”,并于开幕当天邀请到了获奖作品的设计师吕敬人、朱嬴椿到现场举行了一场书籍设计论坛。

2.2.2 紧握名家资源,合作策划,确定方案

图书馆人对于书的解读或许在行,但对于设计确是门外汉,要将“阅读”与“设计”巧妙的融合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点。吕敬人,中国书籍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曾被评为对中国书籍装帧50年产生影响的十位设计家之一,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籍设计师。从第一届“书籍之美”开始,本馆就与吕敬人及其团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正式聘请吕敬人作为本馆的专家顾问,与其一同策划每一届“书籍之美”的年度话题,展览主题、书单,讲师邀请等细节,最终敲定出完整的、系列的活动方案。

2.2.3 注重品牌形象,名家设计,艺术感强

“书籍之美”顾名思义是要表现书籍的美态,在设计方面既要体现艺术性也要体现书籍的内涵。因此,每一届的宣传设计,我们都聘请到专业的甚至是著名的书籍设计师及其工作室亲自操刀。以2016年举办的第六届“书籍之美”为例。本次活动的年度话题为“传承·再造”,展出了以龙鳞装、经折装、经龙装三种传统装帧形式的艺术书籍,以及各种用传统装帧形式设计制作的现代书籍。设计师根据此主题、内容,在主体海报上选用了渐变色作为底色,寓意由古至今的传承、创新;画面中一部龙鳞装的长卷横向穿过,犹如一条游龙,显眼的橙色突出了此长卷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长卷上穿插了几本书的书脊,呈现的是传统和创新的线装书的穿线法。设计的每一个元素都涵盖了对活动内容的解读,简洁却有内涵。

2.2.4 系列活动丰富,内容多样,讲学结合

截至2016年,“书籍之美”共举办了13场展览、2场论坛、21场讲座、1场工作坊、9场手工活动。不同的活动类型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增加受众的参与度。每一场的讲座内容都是围绕“设计与阅读关系”来展开,紧扣主题。另外,本馆还将活动带到了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学校设展览分会场、工作坊,邀请著名书籍设计师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授课、开讲座,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的同时让学生有了与名家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将文化惠民切实落到实处。

2.2.5 多种渠道宣传,广邀媒体,专设特刊

宣传是活动开展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主办方和受众之间重要的纽带。“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宣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制作海报、单张、折页、册子,广发于院校,供市民免费取阅;

(2)在东莞莞城图书馆官方微信、微博、网站、Q群上发布活动内容,含基本信息、讲师介绍、展品赏析等资讯类或专题类稿件;

(3)联系纸媒、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活动前一周开活动沟通会,向媒体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便于他们采写新闻;

(4)安排感兴趣的媒体对书籍设计师进行专访,采写深度报道;

(5)在本馆《尚书》季刊中配以专设的特刊,对活动进行由点到面全方位的回顾、总结,供读者取阅。

2.3 “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实施效果

2.3.1 提高了艺术设计类图书的借阅量

由于数字阅读的广泛兴起,图书借阅量下滑已经成为整个图书馆界共同面临的问题。而本馆的专业特色定位决定了馆藏服务的对象并非普通市民而是特定的读者群体,因此本馆的图书借阅量不可与综合性图书馆的借阅量进行比拟。“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举办,不仅很好的宣传了本馆的形象,而且让更多设计行业人士、设计艺术系学生专程来到本館看书、办证、借书,艺术设计类馆藏的借阅量逐年得到提升。

2.3.2 激发了读者兴趣,自发参与的人数稳步递增

“书籍之美”是东莞市内唯一一个打破传统书展概念,以“书籍设计”为切入点的品牌活动。它首次将“最美的书”呈现在众人眼前,让受众知道原来书也有选美。创新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市民的兴趣,首届举办之时,就已吸引到百余人参与活动的开幕仪式及讲座。之后每一届的开幕活动均有不少于200位的读者参与,其中不乏主动联系的学校及团体。展期内观展的人数也由第一届的三千多人升至了第五届的一万二千多人,递增了将近4倍。

表2 第一届至第六届“书籍之美”讲座参与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参与人数 156 245 389 225 475 327

备注:统计以收回的入场券数量为依据

2.3.3 形式新、内容好,引发媒体的关注

“阅读+艺术设计”的创新性,难得一见的书籍艺术品,书籍设计界的名人都成为了好的新闻点,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主动报道。例如,第六届“书籍之美”举办的“经世再造,藏于游龙”张晓栋书籍艺术展,展出了龙鳞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晓栋历经五年时间研究并手制而成的旷世佛典巨作《三十二篆金刚经》,此书再现了失传的龙鳞装装帧工艺,难得一见。活动一经发布,除了本土主流媒体都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外,东莞电台还邀请了张晓栋做客《城市的声音》栏目谈“书籍之美”和手作书,广东电视台《城事特搜》栏目也专程从广州过来录制了一期节目。媒体主动的报道,对活动的推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结语

“书籍之美”品牌活动是“阅读+艺术设计”的创新尝试,在2013年被列入了“东莞市十大文化大事记”之一。这一方面是对“书籍之美”品牌活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阅读+”推广模式取得了成效。

“阅读+”,让书籍与不同领域、事物的相加、融合可以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新事物的加入可以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多角度的推广也让活动更加立体化,更具趣味性。“阅读+”还可以拓宽策划的思维,为阅读的推广提供更多的可能;可以有针对性地扩大受众的群体,让阅读通过跨界影响更多的人。“阅读+”模式是本馆对于纸本阅读推广的新尝试,经过多年的实践,已见成效,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世界最美的书。

http://baike.baidu.com/item/%E4%B8%96%E7%95%8C%E6%9C%80%E7%BE%8E%E7%9A%84%E4%B9%A6 .

作者简介

林晓瑜(1987-),广东揭阳,助理馆员,任职于东莞莞城图书馆。

猜你喜欢

切入点阅读推广阅读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