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治

2017-03-16多杰仁青青海省刚察县农牧局哈尔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812399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公牛

多杰仁青 青海省刚察县农牧局哈尔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812399

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治

多杰仁青 青海省刚察县农牧局哈尔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812399

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较为广泛的流行范围。近年来,由于我县及周边地区的牲畜养殖和交易日渐频繁,牛布病疫情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本文根据大量临床经验,总结了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和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理论依据。

牛布鲁氏菌病;诊断;防治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动物防疫法》中将布病规定为二类传染病,牛感染发病后会引起流产、死胎、不孕、跛行和睾丸炎等症状[1]。近年来,我县周边牲畜的养殖量不断扩大,牛羊交易日渐频繁,布病疫情出现了回升和扩大蔓延的趋势,而且疫情呈现散发性流行的特点。因此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牛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特点

(1)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母牛流产的胎儿、排出的羊水、胎衣、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和公牛的精液中都含有大量的病原菌,上述物质排出后对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疫源地。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其次为呼吸道、生殖系统、皮肤和黏膜。牛采食了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乳汁,接触周围环境中被污染的粪便和分泌物,屠宰过程中对病牛废弃物、血水和皮肉等处理不当,以及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或人工助产、输精过程中消毒不严格都会造成感染发病[2]。养殖管理条件差、抵抗力不强的牛易感,随着牛性器官的成熟易感性增加,犊牛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2)牛感染发病后的临床症状。牛感染布鲁氏杆菌后潜伏期在2周至6个月,大多数病牛并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呈隐形经过,妊娠母牛在怀孕5~8个月后发生流产,大多产下死胎,少数产下弱犊,母牛在流产后出现胎衣不下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公牛睾丸肿大、化脓、触压疼痛,出现睾丸炎的典型临床症状。有时可见附近淋巴结肿大,阴茎潮红,间或伴发小结节,出现精子生成障碍,配种性能明显降低。

(3)病理学变化。临床观察发现,流产后母牛的胎盘呈淡黄色胶样浸润,有明显的出血点,表面覆有絮状物和脓液,绒毛膜充血、肥厚,出现黄绿色渗出物。流产的胎儿皮下和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浸润,胎儿胃内有絮状物,伴有黄白色黏液块,胸腔内有多量微红色积液,肝脏、脾脏和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坏死。母牛乳房出现实质性乳腺炎,继发乳腺萎缩或硬化。公牛精囊有出血或坏死病灶。呈慢性经过的牛会出现滑液囊炎和关节炎。

(4)实验室诊断技术。细菌学诊断。采集流产病牛胎儿胃和盲肠内容物母牛胎盘、阴道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可发现红色小球杆菌,即可做出确诊。全乳环状试验。本实验可用于泌乳障碍的奶牛,使用蓝色抗原时,在乳柱层出现比乳柱深的蓝色环状带判为阳性。血清凝集试验。可用于所有牛群的布病筛查,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操作简单,较为实用,必要时可使用试管凝集反应做出确诊。

(5)鉴别诊断。临床上母牛发生流产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如滴虫、弯曲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感染可使母牛发生流产,在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时难以进行有效的区分,此时可借助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技术。采集流产胎儿的胃液和流产后2~3天的阴道分泌物做涂片,染色镜检后观察致病菌形态。此外还可以采集病牛血液和流产胎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细菌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和生化特性确诊。

2 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牛布病的防控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牛群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检疫,扑杀病畜并做无害化处理。

(1)预防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不从疫区引进种牛,必须引进时要进行严格检疫。引进的牛必须进行隔离饲养,观察30天以上无典型临床症状并经凝集试验两次以上,检疫无阳性才可混饲,对检出阳性的牛要立即隔离淘汰处理。对于从外地购买的牲畜必须要有布病检测报告,同时具备《产地检疫合格证明》[3]。对于出现流产的病牛采集病料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确诊阳性的立即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周围环境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消毒杀菌。病牛产出的犊牛与母牛分开,初乳喂养3~5天后转入中间站饲喂5~9个月,采集血清至少进行2次凝集反应,呈阴性的可接种猪2号、羊5号或牛19号布鲁氏菌疫苗再混群饲养。养殖人员在接生时必须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胶鞋、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等,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上级部门要加大布病检测经费的投入,对疫区的牲畜要全覆盖检疫,不留死角,一旦发现阳性病牛要全部扑杀、深埋、销毁,对病牛污染的环境、圈舍要使用消毒液浸透至少5cm以上,待干燥后用玉米秸秆焚烧10~15分钟,然后撒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

(2)治疗措施。种公牛患病后无治疗价值,可直接淘汰;母牛流产后出现子宫内膜炎的可在剥脱胎衣后使用温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子宫,直至冲洗液清澈为止,随后用青链霉素或盐酸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 小结

[1]盛海峰,王国平,郑红国.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3):28-28.

[2]张鹏,弓瑞娟.浅谈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0):104-105.

[3]吴周良,刘自增.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6):45-47.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公牛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贵州省种公牛站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