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赤眼鳟的健康养殖技术
2017-03-16田秀全王玲瑛包头市黄河鲤鱼良种场014000
田秀全 王玲瑛 包头市黄河鲤鱼良种场 014000
李素花 包头市水产工作站 014000
池塘赤眼鳟的健康养殖技术
田秀全 王玲瑛 包头市黄河鲤鱼良种场 014000
李素花 包头市水产工作站 014000
根据赤眼鳟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宜养殖的标准化场所,投放品质好、体格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并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和养殖密度,通过科学管理、科学投喂、科学用药,促进赤眼鳟快速生长。
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1 养殖环境要求
(1)池塘选择。池塘周围1km及上风向和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池塘应建在地形平坦,交通、水源和电力方便,光照充足的区域。池塘走向以东西为好,堤坝坚固,坝顶平坦宽阔,池底平坦,无渗漏,淤泥厚度小于20cm。在池塘向阳一侧中间设置食台。鱼种池面积 5~10亩,池深 1.8~2.2m;成鱼池面积 5~20亩,池深 2.2~2.4m。
(2)水质。选用无污染的地下水或江河水,水质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2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放养苗种前10~15天用药物清塘,常用的方法为生石灰清塘法 (碱性较强的水体不用此法清塘)。 干法清塘水深 5~10cm,生石灰 70~75kg/亩;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m用生石灰125~150kg。或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深1m每亩用漂白粉13.5kg。注水时用密网在入水口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内。
(2)施肥。清塘后5~10天施足发酵好的基肥(发酵方法:肥料中加入1%的生石灰搅拌均匀后,用塑料布或土封闭10天腐熟)进行肥水,一般新池塘施基肥100~150kg/亩,老旧池塘施基肥 50~100kg/亩。
(3)苗种选择。要从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有规范的水产苗种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的企业选购健康、无疫病的赤眼鳟苗种。苗种应有检疫合格证,未使用过孔雀石绿,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无伤无病,活泼,逆水力强。
(4)苗种消毒。放养前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病入池。一般采用药浴方法,可用3%~5%的食盐、1%的小苏打合剂浸泡3~5分钟,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8分钟,还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液浸泡3~5分钟。
(5)池塘放养密度。鱼种培育一般每亩放养赤眼鳟夏花10000尾,搭配鲫鱼夏花2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花鲢夏花500尾;成鱼养殖放养赤眼鳟鱼种5000尾,规格为12cm/尾,搭配规格为30~50g的鲫鱼300尾、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鳙鱼200~250尾。
(6)苗种投放。苗种投放应选择无风的晴天进行,入池地点应在向阳背风处,将盛苗种的容器倾斜于池塘水中,让苗种自行游入池塘。温差不得大于2℃。
3 饲养管理措施
(1)饲料的选择。投喂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场家饲料,自配饲料选择优质、安全的原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和配合饲料原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禁止使用变质和过期饲料。
(2)驯化。赤眼鳟灵敏度高,易驯化,喜浮料,偏草食性,好饲养。在饲养上,对刚放入池塘的鱼种不要忙于喂食,因经过转塘或从外地运输过程的受惊及不适,刚刚放入池内的鱼种对环境尚未适应,加之应激反应还没有消除,体质尚未得到恢复,不会立即吃食。鱼种入池后要经过2~3天的静置和对环境的适应,再开始进行驯化投喂。在食台处设投喂点,通过掌声或敲打声将鱼唤动后再进行驯化、投饵,此时日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经过5~10天的驯化投喂,池鱼大都能集群上浮,来到投喂点上抢食开始正式投喂。
(3)投喂方法。池塘投喂应使用投饵机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依据水温确定投喂次数和投饲量,并制定月计划投饵量,一般达到健康鱼类饱食量的70%~80%即可,减少饵料的损耗。阴雨天水质容易恶化,应少喂或不喂。
(4)鱼体规格与饵料粒度。当鱼体尾重在100g以下时,应投喂经过破碎的适口颗粒碎料;当鱼体尾重长至100~300g时,为适合口形,应投喂料粒直径1.5~2.5mm的人工配合的颗粒料。当鱼体尾重长至300~600g时,应投喂料粒直径2.5~3.5mm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由于该鱼是偏草食性的种群,在鱼种至成鱼的饲养过程中,要适量投喂一些青饲料,这样既能满足其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又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4 鱼病防治
(1)防治方法。通过定期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适时应用微生态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措施调节好水质,防止病害发生。春秋季节注意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等寄生虫病的预防,防止破坏鱼体体表和鳃,减少继发性疾病的发生。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15kg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使用的药物要刺激性和毒性小、无残留,符合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要求》。
用完的工具及时用10%碘制剂浸泡消毒或曝晒半天。病害流行季节每半个月对食场消毒1次,选择晴天在鱼体进食后,用漂白粉250g加水适量溶化后泼洒到食场周围。选用三黄散、板黄散、大蒜、五倍子浸液全池泼洒,对鱼类、水质无毒无害,可控制潜在鱼病的蔓延或预防鱼病的发生。
(2)渔药的选择。选用药物应保证三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准号)齐全且通过GMP认证,渔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标志清楚、规范。禁止使用五无(无商标、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标明有效成分)渔药,严禁使用禁用渔药,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5 日常管理
(1)水质调控。因赤眼鳟耐低氧能力比其他常规鱼稍差,故对养殖池的水质和水位都要精心调整。水温达10℃以上时10~1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高度不少于10~15cm 。随着水温的升高,要逐渐增高池水水位,特别是在盛夏期间要把池水水位控制在最高点2.0m以上,水体透明度维持在25~35cm,保持水色为黄绿色或褐色。水质恶化时换水1/3~1/2,养殖池水溶氧量必须达到4mg/L以上,pH值保持在7~8.5,氨氮在1mg/L内,亚硝酸根在0.06mg/L内。有条件的养殖户可根据池塘水质和水温等情况,每隔12~15天左右施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以有效改善水质。
(2)日常管理。坚持每日早中晚三次巡塘,注意环境卫生,勤除杂草和敌害,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池塘应使用增氧机和微孔设备等增氧设备。增氧机的使用方法为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阴天清晨开,连阴雨天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浮头早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保证每天开。
(3)养殖生产记录。记好养殖生产记录,包括加水、水温、消毒、施肥、鱼种放养、饲料投喂量、用药、鱼病、鱼摄食与活动情况、病害与死鱼情况和出塘与销售情况。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6 商品鱼出塘
(1)出塘规格。 赤眼鳟200g、鲢鳙1000g、鲫鱼150g。
(2)感观要求。有呼吸、色泽鲜亮;鳞片、鳍完整或较完整,体表黏液透明呈固有色泽;腮丝鲜红或暗红,黏液不浑浊;眼球饱满,黑白分明或稍变红;具有鱼体固有气味;肌肉紧密、有弹性;体表匀称、无畸形;结实有弹性;紧缩不外凸、不红肿。
商品鱼在休药期结束后可运输销售。运输和销售期间要选择温度较低的井水,除充氧充气外不得向容器中放任何药品。装运前应停食2天,并进行网箱锻炼。运输方式一般采用罐装水充氧汽车运输。
7 鱼类越冬
(1)越冬准备。原塘老水换掉1/2~2/3,剩余水深60~80cm,先用敌百虫进行消毒杀虫,7~10天后再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制剂泼洒消毒。
(2)注水。大水深,不得低于1.5m,冰下水位不低于80cm。结明冰,遇结乌冰应破冰重结。
(3)越冬管理。视池塘保水情况每隔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观察池水颜色和鱼的活动情况,应无塌冰和结双层冰现象。及时清扫冰面上的积雪尘土,清扫面积不低于冰面面积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