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7-03-16叶茹罕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010010
叶茹罕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010010
镶黄旗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叶茹罕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010010
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为例,在大量搜集和分析了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客观评价镶黄旗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为当地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依据。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镶黄旗
生态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类不同的土地利用活动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和影响。
1 镶黄旗生态环境状况
镶黄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地处阴山山脉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亦即锡林郭勒高原与乌兰察布高原的衔接地带。镶黄旗的生态环境对保护我国北方地理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镶黄旗地貌的基本特点。镶黄旗的地形以高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一般为1300m左右。南部以低山陡坡丘陵为主,中部以波状高平原、盆地和旱谷为主,北部是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以风积固定、半固定沙丘以及沙化地地形为主。
(2)土壤植被条件分布特点。镶黄旗土壤类型比较丰富,为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旗共有5个土类、10个亚类、23个土属,亚类分别为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石质土和盐土,符合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分布。土壤总体上含沙量大,结构松散,肥力低下,养分含量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依次形成低山丘陵干草原草场、高平原干草原草场、荒漠草原干草场和沙地草场的过渡。
(3)水资源条件总体特点。镶黄旗地处内陆深处,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水资源量极为有限。全旗境内没有常年性河流,只有一些时断时续的间歇性河流和季节性洪水沟。汇水洼地流向由南向北,南部为产流区,中北部为汇流集水区,水量不丰富。受干旱、大风和蒸发量大等因素制约,地表汇水经常干涸,较难利用。全旗地下水较易开采,水量较富集。
(4)气候条件总体特征。镶黄旗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春秋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多年平均无霜期121天,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以4~5月份最盛行,日照时数3042.2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7.4mm,呈南多北少态势。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出现。
2 镶黄旗土地利用特征
镶黄旗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体的纯牧业旗县,产业结构单一,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由于常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草地过量放牧和近年来沙尘暴、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频繁、交替发生,草原退化、沙化不断加剧,草场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实现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治理和集约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3 镶黄旗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壤盐渍化和耕地贫瘠化等土地退化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旗不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2%,土地退化、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8%,土壤盐碱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0.1%。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日趋频繁,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削弱,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草场退化和土地层贫瘠化更加普遍,部分地区农用地广种薄收,盲目扩大耕地,造成坡梁地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低洼地盐碱化,自然灾害频繁,耕地用养失调,地力日趋下降。这些不利因素是土地利用的严重障碍,制约着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
(2)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的生态保护作用甚微。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镶黄旗森林覆盖率仅2%左右。森林覆盖率低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因此加快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已刻不容缓。
(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上,一方面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多、分布广,居住环境差,人均用地超标。农村居民点规划滞后,居民点内部建设用地容积率低,内部布局比较松散,各类用地相互混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
(4)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镶黄旗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9.05%,其中牧业是农用地的主要利用方式,牧草地面积504373.42公顷,占全旗农用地面积的98.99%。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4%,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55%。由此可以看出镶黄旗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单一,用地结构不合理。
[1]蒋梦倩《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2]管俊《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月.
[3]李双双;陈曙《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