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舍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7-03-16蒙燕婷广西桂林永福县百寿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1807
蒙燕婷 广西桂林永福县百寿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1807
保育舍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蒙燕婷 广西桂林永福县百寿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1807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营养、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发生改变,面临各种应激,此时其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尚不完善,抗病力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极易趁机侵入,造成极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以减少仔猪随意进出带来的疫病传染风险。进猪前1周将保育猪舍天棚、窗户、墙壁、料槽、垫板、地面、通道及排污沟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甲醛和高锰酸甲熏蒸。空舍3天后用有机氯进行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风1~2天待异味清除后再将仔猪转入。饲养期间,坚持每周消毒2次,环境消毒可用3%的烧碱水进行喷洒消毒,用1%的新洁尔灭、1%的过氧乙酸等消毒剂交替带猪消毒。
2 原栏留养断奶,降低离母应激
不正确的断奶方式会导致断奶仔猪应激增强,从而出现发病、生长受阻和高死亡率的情况。各猪场要根据生产管理水平、仔猪健康状况,以及以往的经验安排断奶日龄,通常选择25~28日龄断奶。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比较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断奶采取“移母留仔”的方法把母猪迁移出产仔舍,仔猪原栏留养2~3天再转入保育舍,从而降低仔猪断奶时离开母猪的应激。
3 科学并群,降低环境应激
仔猪转入保育舍后,为避免大欺小、强凌弱而造成伤害,拼群仔猪相差日龄必须控制在7日龄以内,可将仔猪按强、弱、大、小分群,对弱小猪群加强管理。有条件的场可将同窝仔猪同窝保育。拼群饲养密度不能太大,夏天数量要少,寒冷的冬季数量可适当增多,以便仔猪相互取暖。每栏数量视栏舍大小而定,一般以20~25头为宜,每头仔猪要有0.6~0.8m2的活动空间。每个栏内悬挂1~2条铁链供仔猪玩耍,可避免仔猪咬尾、咬耳和相互争斗。仔猪进入保育舍后的前3天,注意训练仔猪采食、睡卧及定点排便,以保持圈内干燥和清洁卫生。
4 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保育舍环境的温度和通风情况对仔猪影响很大。在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仔猪的免疫力下降,生长滞缓,下痢、肠炎、肺炎等疾病比较多发。因此,仔猪转入保育栏后,寒冷天保育栏内温度要在2~3天内升高到28~30℃,以后控制在25℃左右,上下不要超过2℃。冬季当温度过低时,应采用红外线灯、地面电热板和热风暖气等设备提高温度,注意防止贼风。夏季要防暑降温,及时撤掉垫板,给天棚冲水降温或在屋顶设置喷水降温系统。同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和空气新鲜,降低保育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和增加新鲜空气,减少仔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 饲喂逐渐过渡,降低饲料应激
断奶后仔猪独立生活,饮食发生改变,胃肠道一时不能适应,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因此,仔猪转入保育舍后要维持原哺乳期饲料喂养1周,每次喂七八成饱,少吃多餐。然后慢慢过渡到保育料,45~50日龄后逐渐换成全价饲料。在中后期可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使仔猪摄取足够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
6 药物预防保健,提高成活率
仔猪转入保育舍内1周内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疾病,25~30天左右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广谱抗生素和保健药物等予以预防。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或硫酸新霉素,可有效预防换料应激引起的腹泻;添加氧化锌具有良好的控制腹泻和促进生长的效果;添加泰妙菌素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饮水中添加柠檬酸等酸化剂,可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饲料消化;添加硒和维生素E,可预防水肿病。蛔虫、鞭虫和疥螨等体内外寄生虫抢夺动物营养,使得饲料报酬降低,并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因此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的3~4周,要使用对体内外寄生虫驱杀效果明显的广谱高效驱虫药物进行集体驱虫。驱虫后要做好清除工作,有效处理粪便,防止粪便中的虫体或虫卵造成二次污染。
7 规范免疫程序,搞好疫病防控
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母源抗体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不断下降,逐渐失去保护作用,因此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断奶仔猪过渡期间禁止使用各种疫苗,以减少应激。要待猪群适应环境后再进行免疫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确认有效的注射部位和剂量,确保免疫注射工作有效。并尽可能做到一头猪一支针头,严防疾病的机械性传播。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8 及时治疗、淘汰病重猪和残猪
饲养员应加强对仔猪的观察,特别是对进入保育舍1周内的仔猪,发现生病应及时隔离治疗,严重的病猪治疗代价高,经济上不合算,而且也是危险的传染源,因此应及时淘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