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复种花生栽培模式初步研究

2017-03-16何志刚安景文娄春荣王秀娟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积温生育花生

何志刚,安景文,娄春荣,王秀娟,董 环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马铃薯复种花生栽培模式初步研究

何志刚,安景文,娄春荣,王秀娟,董 环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优化传统马铃薯—夏蔬菜模式并探索新型种植模式是挖掘辽西地区周年高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以马铃薯—夏花生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在辽宁省绥中进行田间试验,对其周年资源分配、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模式协调了两季的积温资源分配比例(0.2∶08和0.25∶0.75;0.32:0.68),3种模式光温分配的变化,引起了相应植株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变化,3种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比例为模式Ⅰ0.63∶0.38;模式Ⅱ0.5∶0.49;模式Ⅲ0.37:0.58,模式Ⅰ经济效益最佳,但是投入产出比在3个模式中最大。经济效益的增加主要受马铃薯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花生;复种,积温;一年两熟

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部分地区自然光热资源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种植一季热量有余,种植两季又不足。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项周期短、效益高的实用种植技术,马铃薯收获后可复种多种作物,其中马铃薯复种花生可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对于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5]。笔者在系统分析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在辽宁部分地区开展马铃薯复种花生一年两季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分析不同马铃薯复种花生模式下的积温变化、并对生育期、生育性状、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试图为辽宁地区的马铃薯花生复种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提供初步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绥中县小庄子乡农户孙有才,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碱解氮为145 mg/kg,速效磷(P)为51.0 mg/ kg,速效钾(K)为145 mg/kg,pH值为6.7,有机质为1.55%,全氮0.086%,全磷(P)0.142%,全钾(K)2.5%。试验地南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1℃,无霜期174 d,≥10℃的活动积温3 850℃,年平均降水量645 mm。供试土地为沙壤土。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共设定3种模式。模式Ⅰ:三膜马铃薯复种花生模式模式Ⅱ:双膜马铃薯复种花生模式模式Ⅲ:单膜马铃薯复种花生模式具体种植方案见表1。

1.2.1 马铃薯栽培

三膜:覆地膜为第一层膜,每三垄扣一个小拱棚,棚高1.2 m,罩上棚膜,与大棚膜一起构成三膜覆盖。双膜:小拱棚和地膜。单膜:地膜。

播种前40 d开始催芽,薯芽长度1 cm左右时可以播种,行距80 cm,垄上双行种植,株距27 cm。出苗后及时引苗,4月初撤掉小拱棚,适时浇水.覆膜前用90%的乙草胺喷于床面和床沟,施马铃薯专用肥1 800 kg/hm2,播种前撒施腐熟牛粪45~60 m3/hm2。小区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00 m2。

供试肥料:马铃薯专用复合肥(N:18%,P2O5:10%,K2O:15%)

1.2.2 复种花生栽培

小区在上茬马铃薯小区基础上种植,株行距与种植方式同当地习惯,垄宽0.80 m,株距17.3 cm,垄上双行种植,双粒播种,单层地膜。覆膜前用90%的乙草胺喷于床面和床沟,根据当地习惯,施复合肥375 kg/hm2,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供试肥料:复合肥(N:15%,P2O5:15%,K2O:15%)。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积温调查

记录整个马铃薯到花生收获生育进程中>10℃积温,气象数据来源于当地气象站。

计算:积温生产效率(%)=单位面积籽粒产量/生育期间积温[7]。

1.3.2 植株样品

1.3.2.1 记录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调查苗期、开花期,测定植株高度,每个重复选10株,取平均值;同时用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马铃薯主茎倒三叶叶绿素(SPAD)值;

测产考种:收获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 m2,取单薯50 g以上的均匀一致的马铃薯2 kg左右和地上样品1 kg左右,取样考种分析。小区边行和两头不取样不测产,剩下部分测产,记录测产面积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

1.3.2.2 记录花生生育期,调查苗期、开花下针期,测定植株高度,每个重复选10株,取平均值;同时用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花生主茎倒三叶叶绿素(SPAD)值;

测产:各重复选取有代表性的10 m2进行测产。

考种:收获后每个处理选择10株,测定单株结荚数、单株荚果重(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

1.3 统计分析

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Duncan测验)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复种花生不同模式对生育期积温及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3种模式积温利用效率不同,两季作物的积温资源分配比例为模式Ⅰ0.2∶08;模式Ⅱ0.25∶0.75;模式Ⅲ0.32:0.68。3个模式马铃薯所累计>10℃积温分别为784、987、1223.5℃其中模式Ⅰ和模式Ⅱ通过增加三膜、双膜的方式提高马铃薯生育前期的地温,保证了马铃薯在生育前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复种花生所需>10℃积温分别为3 066、2 863、2 626.5℃,马铃薯积温生产效率3种模式中模式Ⅰ最高,其次是模式Ⅲ,花生积温生产效率模式Ⅱ和模式Ⅲ相近。

2.2 马铃薯复种花生不同模式对生育期植株株高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见,不同模式马铃薯的株高和叶绿素变化差异不显著,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均为模式Ⅰ最高,其次为模式Ⅱ。3种模式复种花生生育性状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模式Ⅰ最高,其次为模式Ⅱ,二者差异不显著,模式Ⅲ最低,和前者比较差异显著。复种作物有效积温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复种花生生育性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3 马铃薯复种花生不同模式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观察到,3个模式的马铃薯产量,商品薯分别达到40 687.1 kg/hm2、43 577.4 kg/hm2、49 135.7 kg/hm2,商品薯产量模式Ⅲ最高,和模式Ⅰ、Ⅱ存在差异,模式Ⅰ、Ⅱ差异不显著。不同模式复种花生产量及考种数据可以观察到,单株果重、出仁率,产量均为模式Ⅰ最高,其次为模式Ⅱ、模式Ⅲ,产量也相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模式Ⅰ产量最高达到3 841.5 kg/hm2,3个处理间达到差异显著。

2.4 马铃薯复种花生不同模式对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比的影响

从表5、表6中可以观察到马铃薯复种花生种植模式中,模式Ⅰ成本为39 450元/hm2,利润达到62 955.6元/ hm2;模式Ⅱ成本成本达到27 450元/hm2,利润达到55 354元/hm2;模式Ⅲ成本达到20 025元/hm2,利润达到54 273元/hm2。三种模式利润的产生主要受马铃薯时令价格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模式Ⅰ通过三层膜的方式,增加地温,马铃薯可以6月初上市,马铃薯市场单价相应比其他两个模式提高,是净收益高于其它两个模式的主要原因。

表1 不同马铃薯花生复种模式种植方案

复种花生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比主要受复种花生产量的影响,产量受到积温及生育期的影响,3种模式净收益模式Ⅰ最高,模式Ⅲ最低,分别达到16 674元/hm2、13 002元/hm2、10 950元/hm2差异显著。从表6中观察,模式Ⅰ产生的总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模式Ⅱ,模式Ⅱ略高于模式Ⅲ。分析原因模式Ⅰ由于增温手段可以做到提前上市,马铃薯市场单价相应比其它两个模式高,是3种模式总收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3种模式的投入产出比比例为模式Ⅰ0.63∶0.38;模式Ⅱ0.5∶0.49;模式Ⅲ0.37:0.58,模式Ⅰ经济效益最高,但是一次性投入成本高,投入大,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

表3 马铃薯复种花生生育期植株生育性状调查

表4 马铃薯复种花生产量及考种调查

表5 马铃薯复种花生成本调查

表6 马铃薯复种花生经济效益及投入产出比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生态条件决定了相应的种植制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逐年增加[8~9]。通过协调马铃薯——夏花生播/收期来优化季节间资源配置,并探索新型种植模式,成为发掘环渤海辽西地区周年产量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变暖对辽宁省气候的影响,全省≥10℃积温增加趋势居多。以绥中、兴城为代表的辽西地区有效积温有增加的趋势,热量资源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无疑是件好事,可以使农业生长季延长,增加植物干物质积累时间,对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措施、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是十分有利的[10~12]。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同地区的种植模式还没有相应发生变化。本研究以不同马铃薯复种花生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模式下马铃薯、花生生育进程、生物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协调了两季的积温资源分配比例(0.2∶08和0.25∶0.75;0.32∶0.68),引起了相应植株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模式Ⅰ经济效益最佳,但是投入产出比在3个模式中最大。经济效益的增加主要受马铃薯价格和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夏花生不同模式的建立,为辽西地区平原粮食产量潜力的挖掘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思路。

[1]孟庆忱.三膜覆盖马铃薯复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0,30(2):120~121.

[2]安颖蔚,史书强,袁立新,等.辽宁省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2,26(4):213~216.

[3]张振洲,贾景丽,刘志新.辽宁省马铃薯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1,25(5):289~290.

[4]屈冬玉,金黎平,谢开云.中国马铃薯产业10年回顾[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2~105.

[5]孟令文,孟庆忱.辽宁省以马铃薯为前茬主要复种模式及效益分析[J].农业经济,2011(5):41~42.

[6]王晓煜,杨晓光,孙爽,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 2015(10):3091~3102.

[7]周宝元,王志敏,岳阳,等.冬小麦——夏玉米与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特征比较[J].作物学报,2015(9):1393~1405.

[8]Tao F,Yokozawa M,Xu Y L,et al.Climate changes and trends in penology and yields of field crops in China 1981~2000[J]. Agric For Meteorol,2006,138:82~92.

[9]Wang J,Wang E L,Yang X G,et al.Increased yield potential of wheat-maize cropping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by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J].Climat Change,2012,113:825~840.

[10]王宇,周广胜,贾丙瑞,等.1954—2005年中国北方针叶林分布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8(5):942~948.

[11]杨晓光,刘志娟,陈阜.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2):329~336.

[12]李硕,沈彦俊.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227~235.

Preliminary Study Peanut Potato Multiple Cropping Culture in West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HE Zhi-gang,AN Jing-wen,LOU Chun-rong,WANG Xiu-guan,DONG Huan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tural Sciences Plant Nutrition and Enuronment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Liaoning 100161)

Optim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otato-summer mode and vegetable planting pattern is to explore new mining Bohai annual yield potential,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In this study,potato-summer peanut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for the study,conducted field trials in 2014 in Liaoning Province Suizhong,compared to its annu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yield and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modes coordinated two quarters accumul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ratio(0.2:08 and 0.25:0.75;0.32:0.68),changes in light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modes,causing a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plant growth and yield traits,the input-output ratio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modes of modeⅠ0.63:0.38;modeⅡ0.5:0.49;Ⅲ0.37 mode:0.58,ModelⅠis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but input-output ratio is the biggest in the three models.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benefit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price and yield of potato.

Accumulated temperature;Multiple cropping;Two crops a Year

S532.04;S565.204

A

1002-1728(2017)01-0013-04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1.003

2017-01-05

中央财政重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GCNT-LN-13);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13215001)

何志刚为(1978-),男,辽宁沈阳,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高效复种营养调控研究。

E-mail:hezhigang1227@126.com

安景文(1964-),研究员,从事农作物高效栽培方面研究。E-mail:jingwena@163.com

猜你喜欢

积温生育花生
掏花生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石河子地区近50年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1960—2013年中国≥10 ℃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花生去哪儿了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