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发展趋势

2017-03-16李海强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乒乓球体育教学

李海强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高校学生选修乒乓球的现状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对影响高校乒乓球发展的因素加以评论,对有关高校乒乓球教学的方法做了探讨,以及对高校乒乓球教学发展趋势的展望,为今后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乒乓球;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尽管乒乓球作为一项易于学习、趣味性和娱乐性都较强的体育活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欢,但是在高校目前的乒乓球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时,按照“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改指导思想,在国内许多高校中的体育教学模式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乒乓球教学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有关的文献综述,旨在为今后的乒乓球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也为了更好地促进乒乓球项目的发展。

一、当前普通高校乒乓球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乒乓球作为学生任选的体育科目之一,在国内高校中普遍开展。许多学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也都把兴建体育场馆作为优先考虑的计划目标和任务。同时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进行评估的时候,将生均体育活动设施面积、数量与藏书量、住宿面积等同时列为考核的硬件指标。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各个高校对体育活动较之以前重视程度有了大的提升。再加上,各个高校又普遍将选修体育课的成绩和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等荣誉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每年乒乓球项目的选修课都是人满为患。但在这种看似红红火火的乒乓球教学运动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制约高校乒乓球开展的因素。

(一)教师水平的因素

乒乓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活动。目前高校中的乒乓球教师大多是体育学院毕业的,尽管也经过了四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但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果要想达到学生通过选修乒乓球课,并从中体会运动乐趣,学习到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的基本技能,没有专业运动员的参与是很困难的。

(二)经费投入的影响

“学校场馆条件的限制是影响高校乒乓球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许多高校的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与之相比的是,学校的公共设施却没有跟上。体育场馆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乒乓球项目的教学和业余训练活动的开展。按照教育部04年下发的《普通高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每个学校大概4个教学班就应该配备一个乒乓球台。由于体育教学设施的缺乏,造成上课时间没有合适的场馆,课余时间找不到地方去练习,直接成为制约各高校乒乓球发展的瓶颈。

(三)课程安排和成绩评定的因素

多数同学选择乒乓球课作为体育选修课的主要目的还是想取得满意的分数,其次才是学习技术和组织比赛的技能。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学生就会放弃自己的喜好,转而去选择容易拿到好成绩的项目。而乒乓球运动看似简单,但实际练习起来比较辛苦。球速快、旋转多,真正练好很不容易,这就导致最终的考試成绩不理想,制约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专选乒乓球课。

二、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高魁莲指出“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课时,使之不少于总课时的1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应该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学生主体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然后再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引导,使这种动力保持长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方法和实施教学评价时,都要把当前的教学活动和终身体育的目标相结合,……,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关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许多学者提出了建立“体育俱乐部”的设想;在此,笔者赞同刘建坤等的提法: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学校的运动场馆为依托,围绕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三、结语

总体看来,当前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也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面对新世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体育教改指导思想,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是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思路.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组织上,要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同时兼顾不同学生之间的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差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间和参加次数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课程的安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对参加俱乐部活动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应该采用以参加次数、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主,以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进步幅度与体质健康的提高等为辅的方式,避免单纯以考核技能为目标的考试方式,将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愉快的过程、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提升身体素质而学习、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大春,张双印,等.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1):1.

[2]崔玉艳.改革中的乒乓球教学方法[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乒乓球体育教学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乒乓球与大铁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