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16严甲生
严甲生
摘要: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影响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变成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尤其是人们越来越青睐微电影、微博、微信等。在如此的背景之下出现了微课,进而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此,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意义,以及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微课 初中化学 应用 意义 对策
当前教学科研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微课,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又叫做微课程,其一般是比较短小的教学视频,其特点是短小精简。不管是进行移动观看,还是进行在线观看,都非常适宜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微课能够创设多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和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意义
在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微课就是翻转课程的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基于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的核心环节都是教师,课堂教学都是灌输式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进而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而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内外时间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动从被动型转化为积极主动型,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也出现了改变,如此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减轻。并且,在初中化学微课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但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讲解化学知识,师生共同解答问题,有效地整合课件、案例、素材等为学习资源库,而且学生在家中也能够观看有关的视频学习资料和讲座等,以及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互相解答或者是分享学习的经验等。总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拓展了教学知识的融容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大大提升。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通过微课转化抽象的概念知识为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化解教学的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抽象性的概念不少,针对初中学生而言,常常难以学习和把握。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活感受来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如果缺少了有关的实际生活经验,那么就仅仅依靠教师的言语解释,而教师常常难以系统和形象地讲解明白抽象的概念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过程中,因为学生根本看不见和摸不到离子、原子、分子,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难以迅速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难以有效地把握这几种微粒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通过微课的图片和视频内容无限地放大这几种微粒,且呈现它们的结构特点,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演示该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初中化学的很多内容并非深奥和复杂,而是过于抽象化,学生难以结合自身的把握真正地內化这些知识。而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微课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概念,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进一步、快速地学习,进而化解教学的难点知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实现教学目标。
(二)通过微课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安全性和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
一般来讲,初中化学实验都具备比较大的危险性,可能要求在特殊的环境中才可以进行实验,一些实验生成物或者是反应物具备比较强的腐蚀性、毒性等,这都不利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初中化学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验性,可以说化学的灵魂就是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大部分知识的源头。为了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可以借助微课链接一些微型实验视频,从而实现理想的效果。例如,对于通过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的实验,由于浓硫酸的腐蚀性非常强,非常容易腐蚀到人的皮肤。这样,教师能够制作微课《酸碱指示剂对大家说》,从而模仿各种酸碱发出不同的声音,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快乐。除此之外,错误的实验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学生又需要学习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例如,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在浓硫酸中倒入水十分危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首先将酒精灯熄灭,然后将导管移出,会存在水倒流回试管而出现爆炸的现象;在加热碱式碳酸铜试管的过程中,如果试管口朝上倾斜,那么生成的水会倒流回试管,从而炸裂试管等等。而教师借助微课加以呈现,能够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通过微课让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微课具备非常强大的点状功能,其能够是章节的某一个知识点,也能够是突破经典题、讲解专题、考试链接等等。尽管微课的教学知识点言简意赅,可是讲解的知识新颖独特、独到精确,其可以连接复杂的初中化学内容为网络,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都能够变得游刃有余,以及建构属于自身的知识系统。并且,能够循环地播放微课,以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以及具备深化与理解的时间。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都可以明确自身的位置,学有收获。教师能够在难点和重点处减慢速度,加以点拨,激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以及激励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和系统地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激发。总之,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实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也使那一部分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害怕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具备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在学习和巩固化学知识的同时,有助于自身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满足,最终让学生在知识的浩瀚天空中无尽地徜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来讲,需要开发与设计高质量的微课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发挥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沈玉红.化学教学之“微力量”——浅谈“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5,(05).
[2]张军.初中化学微课现状、问题与思考——四川省首届微课大赛初中化学作品述评[J].化学教学,2015,(01).
[3]陆凯.从“微课”视域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8).
(作者单位:莒南县大店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