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区传统亲迎礼俗的嬗变

2017-03-16程安霞王甜甜覃桦楸杨震飞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嬗变

程安霞++王甜甜++覃桦楸++杨震飞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改居社区变迁与文化重建研究——以洛阳市洛龙区龙祥社区为例”(2016093)阶段成果。本项目由程安霞、王甜甜、张彤阳、覃桦楸、贾涛、杨震飞团队协作完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豫西地区的“亲迎”礼俗体现出阶段性嬗变:由原来的传统婚礼到革命化婚礼,再到现代化婚礼,其变化发展尤其反映了农民价值观和农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本文以洛阳陈李寨村为例,对农村近年来亲迎习俗发生的变化进行解读分析,并以此说明豫西农村社区特别是在“村改居”之后亲迎礼俗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不断融合的特征。

关键词:亲迎礼俗;嬗变;陈李寨

引言

亲迎,俗称“迎亲”,是传统汉族婚姻习俗“六礼”中的第六礼,即新婿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亲迎礼俗由来已久,《诗经·大雅·大明》谓“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是说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定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水之滨。

《仪礼·士昏礼》曰“主人爵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可见先秦的“亲迎”是在黄昏时分,新郎前去新娘家去迎娶。而《诗经·大雅·韩奕》谓“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辆彭彭,八鸾锵锵”则描述了诸侯亲迎的隆重场面。亲迎礼俗具有极大的社会性和公开性,通过一定的仪式程序,确定男女双方婚姻关系,获得家族社会地位的认可。为此,亲迎礼俗历代沿袭,成为传统婚礼神圣而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亲迎仪式展演及其阶段性嬗变

陈李寨村是一个古村庄,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古城乡,早在唐末宋初就形成村落。据说,公元960年,有陈、李两家从外地漂泊至洛阳,最终于当时洛阳驼岭(矬李)以北约800米、西苑洛河段以南约500米的一片低洼地带落地生根,还把两家族共同组成的村落称为“陈李寨”。2001年9月,洛阳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倾全市之力”对洛阳新区开发建设。2003年,陈李寨村成为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區古城乡新区开发动迁的第一村,村民脱离了农村土坯房,住上钢筋混凝土的高楼,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村名由“陈李寨”改为“龙祥A区”。

费孝通先生曾在《亲迎婚俗之研究》中将全国亲迎划分为“亲迎区”“半亲迎区”“不亲迎区”三种区域①。根据费先生的划分理论,豫西地区也可划分为“亲迎区”“半亲迎区”“不亲迎区”,而豫西地区的洛阳县、宜阳、洛宁、灵宝、卢氏、陕州、嵩县、阌县等都属于亲迎区,其中的陈李寨村就在洛阳县“亲迎区”的范围内。

新中国成立以来,陈李寨村亲迎礼俗在迎亲工具、迎亲陪客以及新娘拜别、绕路、过门、拜堂、宴请、闹洞房等仪式环节上呈现出阶段性嬗变特征。

(一)“传统化”的亲迎礼俗

新中国成立之初,村民迎亲沿袭传统旧俗,或骑马,或坐轿,两者交替进行,其仪式程序也比较繁琐、讲究。

迎亲:一般,婚礼当日早上,男方首先准备6件或者12件礼品及接新娘的花轿,花轿内先坐“压轿先儿”(小男孩儿),还要请两位德高望重、办事能力强者为男娶客,处理突发事件,再请两位女娶客帮助迎娶。阔绰人家讲究排场,“迎亲”时要备八顶花轿,届时,先有男娶客的两顶蓝轿开始,次紧随女娶客的两顶蓝轿,新郎和新娘的两顶花轿居中,下来是送女客的两顶蓝轿殿后。在男方往女方家的路上,一路上,笙吹鼓打,浩浩荡荡通过闹市。

新娘拜别:新娘叩别父母,新郎行鞠躬礼。新娘要“哭嫁”,并由福份高的女姓长辈撑黑伞护其走至花轿。上轿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泼向女儿,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启程前,女方舅父点燃香烛,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花轿必须绕路名有吉祥寓意的道路走一圈。轿子两边各有一人夹着红毡,遇到古庙老树、路口岔道、桥、石磙等都用红毡遮轿,以免鬼神冲撞。如果巧遇别家的迎娶队伍,双方要互换“针线”(或手帕),意即用新娘的女工消灾。

过门:过去有“娘家侄,把轿门”之说,新娘来到男方家,新郎母亲给“娘家侄”递上红包,新娘方下轿,然后由女娶客引路,沿着红毡步行入门。进门时,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切忌踩门槛。此外,还要过马鞍子表示平安,织布机的卷布架表示丰衣,满斗小麦表示足食等,总之都寓意和满的生活。

拜堂:男方家的长辈把新娘介绍给家里人认识,新娘改口,并向长辈敬茶。然后,将五谷杂粮洒向新人,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进入新房,新人要喝交杯酒,任何人都不能坐新床,还要请来儿女双全的人为新人铺床叠被送祝福。

开宴敬酒: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去接待宾客。等到酒宴开始上鱼时,新娘出来敬酒。宴席结束后,男方家所有体面人要送女方宾客到门口,以示敬重。

闹洞房:俗称“耍新媳妇”,形式五花八门,主要是为了让新人消除恐惧,打破羞怯,有“文闹”和“武闹”之分。“文闹”比较文明,主要通过“闹房歌”来逗新媳妇,洛阳地区流传最广的就是“武闹”,即“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形式类似于恶作剧,“吹蜡烛”“嘴叼筷子”“啃苹果”“推新人”等是当时的一些节目。

(二)“革命化”的亲迎礼俗

文革时期的十年间,迎亲仪式开始从简,充满了革命色彩。

迎亲:篷子车、自行车是文革时期迎亲队伍的车辆。迎亲队伍中,走在最前面的两位男娶客的自行车把上搭着一面折叠的红旗,后面的是两个提着点心和礼肉的女娶客。中间的新郎,穿着一身崭新中山装,英俊潇洒。

新娘拜别:新娘身穿大红喜服,自行车把上系着红绸带,与新郎并排走在队伍中间。两个女送客跟在两个女迎客后,走在新娘新郎前。

绕吉祥路:迎亲队伍绕吉祥的路走一圈,而在自行车车把上夹有红毡,传递喜庆。

过门:新娘到男方家进入新房时还带着陪嫁物品,通常有收音机,缝纫机,被子,单子,枕头,红绸捆着的《毛泽东选集》,劳动工具钩担箩头等。

拜堂:当时的婚礼仪式简化了,类似茶话会。婚礼主持者多是有文化的,大家集体背诵一遍“一切革命的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②后,新郎新娘开始拜堂,先向革命领袖三鞠躬,接着向父母三鞠躬,再向亲朋三鞠躬。

喜宴:喜宴更简化了,摆不了几桌,基本上每桌一盆杂烩菜,一盘馍,一盒烟,一瓶酒。开宴后,新人要一起向各位来宾敬酒。

闹洞房:当时在婚宴上有逗新娘新郎之说,要求他们谈谈“恋爱经历”,婚宴之后就送新人进房间,很少进行闹洞房。

(三)“现代化”的亲迎礼俗

现如今,亲迎礼俗在嫁娶仪式不仅再次繁琐化,还奢侈化。

迎亲:迎亲前要提前租好高档迎亲车队作为迎亲队伍,订好举行婚礼的地点等。出迎前半小时,乐队、摄影、录像人员、迎亲车队准备就绪。新郎出发前拜见父母,并举行迎亲出发仪式。

新娘拜别:新郎经历“堵门”见到新娘后,一起来到客厅,向新娘父母改口敬茶拜别,完毕之后进行合影。之后由新娘的兄弟将新娘背上婚车,新郎给新娘穿鞋。

过门:迎亲队伍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来到新房门口,需司仪引领着新郎的母亲送红包,引着新郎叫几次门后,新娘才在伴娘的护卫下下车。然后新娘拜见新郎父母并改口敬茶,父母亲要给新娘见面礼。

拜堂:正式婚礼是在预定好的酒店进行,由司仪主持婚礼,进行宣誓,互换婚戒,鞠躬,并向双方父母敬茶。

开宴敬酒:婚宴一般都承包整个酒店。开宴后,来宾开始享用酒席。席间先是司仪引导新娘新郎挨桌敬酒录像,接着是父母在司仪的引导下挨桌敬酒谢客。

闹洞房: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达祝福之意。闹洞房的节目较传统方式繁多,如“取筷子”“点火柴”“夹弹子”“寻寻觅觅”“吹蜡烛”“爱的平安”“昨日重现”等。其中一些不文明,不合“礼”的闹法是不可取的。

二、地方性亲迎礼俗内在社会价值的嬗变

(一)“礼”的规范性与“俗”象征性逐渐减弱

“传统化”亲迎礼俗的礼仪形式要求严格,受礼的约束较大,迎亲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礼法规范,诸如婚车之礼、进门之礼、喜宴中“坐桌”敬酒等都有相应礼数规定。此外,每一项礼俗活动都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每一个符号都指向“婚姻美满”这一共同的主题,比如迎亲路上敲锣打鼓、闹洞房等活动在于展现一个欢乐,祥和的气氛;迎亲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礼俗“红毡辟邪”“离娘肉”“端条盘儿”等,则体现传统迎亲过程中在“礼”的基础上人们通过一些特殊寓意的行为表达“喜结良缘”的美好愿望。

“革命化”迎亲习俗具有明显的政治特色,迎亲过程简化了许多,而且体现出强烈的反传统、闹革命的时代色彩。

“现代化”迎亲礼俗随着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人们不再重视迎亲中的“礼”的细节,而主要注重操办的规模、档次、热闹程度以及花费金额,为了娱乐和烘托婚礼的热闹程度,往往要出动昂贵的迎亲队伍,大摆筵席;而且越涨越高的见面礼、彩礼使一场婚礼成为有些父母巨大的负担。并且,现代化的迎亲礼俗已经逐渐功利化,更多的是为索取一定的钱财,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上”的礼金也越来越多,对一部分人也造成困扰。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在的迎亲过程中已经几乎看不到那些地方性特殊礼俗,传统迎亲习俗变得越来越单一化、同质化,其乡土性、地方性特质逐渐衰弱。

(二)社会关系逐渐减弱

在传统或“革命化”的亲迎礼俗中,村民通常依靠村里传统的社会资源来完成婚礼。在过去举办一场婚礼,通常一个大家族或是一个村子的人都会在迎亲前几天到办婚礼的人家里帮忙,出自己的一份力。而当下的婚俗事务完全可以接受婚庆公司的一条龙服务,举办婚礼只需要在酒店里“包桌”,亲朋邻里只需要到酒店里去参加婚礼就可以了。这样的改变使亲朋邻里之间的乡情逐渐减少,亲朋之间的互动减少,心理距离就会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会减弱。

三、陈李寨亲迎礼俗嬗变的特征

(一)阶段性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陈李寨的亲迎礼俗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旧时传统的亲迎礼俗繁琐复杂,体现了传统社会当中的“礼”“宗族”的文化;“革命化”的迎亲礼俗的仪式已经删繁从简,体现了“文化大革命”中“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对当时社会的强烈冲击;“现代化”的迎亲礼俗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功利化趋向明显。

(二)时代性

陈李寨亲迎礼俗的嬗变受时代影响极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婚俗,每个时代的婚俗都打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从建国之后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陈李寨不同时期亲迎礼俗反映一定历史的变迁。传统的亲迎礼俗反映旧时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习惯法”,之后逐渐被打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破除旧风俗”,现代化的婚俗则与经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

(三)传承性

即使陈李寨的親迎礼俗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亲迎的慎重精神,以及对婚姻的美好的愿望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无论是繁琐或是从简的亲迎礼俗,亲迎的人家都十分讲究。出迎、拜堂、开宴敬酒,闹洞房等活动以及“红毡避邪”等民间传说一直存在,表达了办婚事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四、结语

陈李寨迎亲礼俗不仅是豫西婚俗文化的历史积淀,更是豫西地区各种文化实践(诸如饮食习俗、信仰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的集中展现。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陈李寨村的传统迎亲礼俗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亲迎仪式及其内在的文化观念、社会价值发生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时代性、传承性的嬗变特征。

【注释】

①费孝通在《亲迎婚俗之研究》中指出:全社会人民俱行行亲迎者,简称“亲迎区”;社会中一部分人行亲迎者,简称“半亲迎者”;全社会人民俱不亲迎者,简称“不亲迎区”。参见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载《费孝通文集》第一卷,群言出版社,1999.

②毛泽东.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载《费孝通文集》第一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157-212.

[2]费孝通.亲迎婚俗之研究.[J].社会学界,1934(08).

[3]赵良坤,库世昌.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20-24.

[4]马和庚.河南礼俗志[M].河南省档案馆藏,民国二十五年本:156-157.

[5]洛阳市洛龙区史志档案局.消失的村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60-75

[6]张契渠.豫西的婚俗[J].东方杂志,1940(22):39

作者简介:程安霞(1981-)女,山东邹城人,博士,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民俗文化。

猜你喜欢

嬗变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的嬗变与改革实践
明传奇钩沉
传统孝道的嬗变及原因
广播电视网络的嬗变
论北宋美学的嬗变与宋代文书的话语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