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百铁路引入崇左地区客运站方案研究
2017-03-16索明亮
摘 要:根据防城港至百色铁路建设需求,在铁路引入崇左地区及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分析了防城港至百色铁路引入地区后客运站选址的可能性,并结合防城港至百色铁路引入地区线位共研究了引入既有站方案和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两个方案,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及优缺点分析,推荐采用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方案。
关键词:铁路;崇左地区;客运站
引言
铁路干线引入城市地区,客运站布局有引入既有站和新设车站两种形式。防城港至百色铁路(简称“防百铁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线路南起防城港市,途经上思县、崇左市等县市,北至百色市,是规划的沿边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北部湾港口群的后方集疏运通道。防百铁路在崇左市自北向南横贯地区,防百铁路引入地区后,应重点研究客运站站址选择,确定客运站的布局形式。
1 地区概况及城市规划
崇左铁路地区内现有湘桂线一条铁路由东北至西南通过市区,在江南路南侧设崇左站。地区客货运业务均在崇左站办理。随着防百铁路引入地区以及规划的南宁至凭祥铁路(简称“南凭铁路”)的引入,届时地区内将形成衔接4个方向,3条铁路干线的枢纽格局。
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部接南宁市、钦州市,北邻百色市。崇左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城市,全市人口242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
崇左市為沿左江分布的带状城市,现状主城区主要分布在左江北岸,城市总体规划为:“一轴三片”格局,“一轴”为沿左江轴向发展,“三片”为工业向北发展形成沿山工业带,中部在江州老城和左江两侧发展居住、旅游和文教科研等第三产业,南部在友谊大道两侧建设新城区,逐步发展为崇左市行政中心。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如图1。
2 客运站布局方案研究
根据本线的功能定位、客货运量预测及既有车站概况、并结合规划的南凭铁路在地区走向及城市总体规划,防百铁路引入地区共研究了引入既有站方案和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两个方案。
2.1 方案研究
2.1.1 方案Ⅰ:引入既有站方案
既有崇左站有到发线5条(含正线),有效长为510~580m,旅客站台1座,站对左设货场1处(装卸线5条),701专用线、石油线及煤气线均接入货场。车站示意图如图2。
防百铁路自西北方向沿城市规划区边缘引入地区,向东行进跨越左江后外包引入规划南凭铁路崇左站,出站后上跨南凭铁路和既有线后折向东南。由于既有线标准低、车站北临左江、场地狭小、无扩建条件,因而防百铁路引入后需废弃既有车站,并在新设崇左站南侧并场还建普速车场,普速车场和既有线连通,以满足既有线作业需要。防百铁路引入崇左站后,南凭场主要办理防百铁路及南凭铁路客运作业,还建普速车场主要办理湘桂铁路客运作业和地区货运作业。
该方案能充分利用既有站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城区旅客出行,不足之处在于既有站改扩建工程较大,线路两侧拆迁多,不能较好适应城市向南发展的需要。地区示意图如图3。
2.1.2 方案Ⅱ: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方案
防百铁路自西北方向沿城市规划区边缘引入地区,上跨既有线和规划南凭铁路后折向东,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建崇左南站,与规划南凭铁路并场布置。出站后,沿规划南凭铁路继续向东行进,上跨南友高速公路后折向东南。防百铁路引入崇左南站后,南凭场主要办理南凭铁路客运作业,防百场主要办理防百铁路客运作业,既有崇左站主要办理湘桂铁路客运作业和地区货运作业。
该方案线路走行于城市规划区外缘,对城市切割影响小,线路两侧拆迁少,同时新设站位也符合城市向南发展方向,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地区示意图如图4。
2.2 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综上所述,防百铁路引入崇左地区各方案综合比较表见表1。
综合分析,方案Ⅰ引入既有站,虽然可利用既有站的区位优势,城市配套设施完善,旅客出行便利,但线路引入需再次分割城市功能区,线路两侧拆迁多,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且既有站改扩建条件困难,工程投资较大。方案Ⅱ虽然无法利用现有铁路设施设备及城市配套设施,但线路走行于城市外缘,对城市切割影响小,且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也符合城市向南发展方向,工程投资较小。因此本次设计推荐方案Ⅱ:即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站方案。
3 车站分工及推荐车站设计说明
防百铁路引入崇左地区后各站基本分工为:既有崇左站主要办理湘桂铁路普速列车客运作业和地区货运作业,新设崇左南站主要办理地区高速列车客运作业。
新建崇左南站采用并场设置,南凭场布置在北侧,设到发线7条(含正线2条),有效长度850m,基本站台1座,岛式站台2座。防百场布置在南侧,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有效长度850m,基本站台1座,岛式站台1座,两场间相邻股道连通。车站平面布置图如图5。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防百铁路引入崇左地区在城市规划区南部新设崇左南站方案,不仅拆迁小,环境影响小,而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符合地方发展意图,工程投资小,对崇左地区综合交通的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索明亮(1984-),男,河南商丘,硕士,2011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现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