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刊编辑如何“硬”做“软”专题

2017-03-16王迅

记者摇篮 2017年2期

王迅

【摘 要】以概念、观点和逻辑为重头戏的软专题因不易操作常常成为编辑回避的对象。本文以《当代工人》“群众该走什么路线”专题为例,从寻找切口、落实采访、观点渗透三个方面着手,试图探讨软专题策划和操作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专题策划 思辨文章 递进渗透

要想期刊内容好,专题是关键,这是业内共识。作为杂志内容的重中之重,专题承担着凸显杂志宗旨、增强刊物吸引力、产生社会影响的重要责任,它是编辑基于社会热点话题所策划并组织的专稿,往往由多个作者通过不同层面对相关事实和观点进行采写和论述,最终呈现出一组多侧面、多角度的文章组合,实现对话题的深入探讨。

如何做好专题策划一直是期刊编辑努力研究的重点课题。就像新闻分软硬一样,专题往往也有软硬之分。硬专题往往具有较强的事实性、时间性,话题范围明确,采访方向清晰,可读性较强,比如《南都周刊》的“退房记”;软专题则更强调概念的提出、观念的传达,虽然逻辑性很强,但难以形成事实性采访文章,整体而言,不易操作,比如《新周刊》的“保卫社会”。实践中,很多编辑为了组稿顺利,在做专题策划时会有意规避软性选题。

其实,只要角度得当、层次合理,软专题也可以既有思辨文章,又有可读性高的采访稿,兼顾理论探讨和事实呈现。本文以《当代工人》杂志的专题“群众该走什么路线”为例,探讨编辑如何在思辨选题中实现编辑意图,把“软”专题做出“硬”效果。

一、大话题中寻找小切口

近年来,因为广东小悦悦案、南京彭宇案等事件的出现,全社会掀起“老人摔倒敢不敢扶”的讨论,甚至春晚都曾推出小品《扶不扶》。讨论结果呢?腾讯大渝网的一份调查显示,94%的网友选择不扶。

网络调查并不是科学计量,不能说明重庆或者中国的道德水平已经滑坡到善良人只有6%的地步。但是,“人心若倒了,该怎么扶?”应该是全社会思考的问题。作为一本面向广大职工的期刊,《当代工人》以真相、权利、担当、创造为宗旨,理应参与到这样的话题讨论中。恰逢主管单位有相关要求,编辑部决定策划一期关于守住社会底线和道德救市的专题。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软专题,不仅缺乏采访由头,而且道德是个很宏大的话题,涉及多个领域,愈加不好把握,但是,大话题中往往有可以管中窥豹的小切口。

老人扶不起并不是孤立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有很多社会不良现象,如乘客集体盗窃飞机上餐具,拒絕交还,因同乡也这么干过;莫言成名,老家成为朝圣景点,墙皮屡遭游客偷窃,因为听说可以沾点灵气;中国牛奶检验标准全球最低,奶农为求蛋白质达标添加三聚氰胺……

结合这些屡屡出现的负面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有个“神逻辑”:你坏,我就更坏;官员腐败,我就失职;制度有缺,那好,我可以堕落了。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的论断——底层沦陷,中国已经沦为一个竞底的社会。

作为媒体人,我们怎么办?怒斥不良现象,高呼道德归来?这种说教早就是读者嫌弃的对象。其实,如果我们再深究一层,就会发现,这个阶段是现代型成熟社会发展的必经路径。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进步的曲线是U字形,社会道德从传统到近似崩溃再到重建,从西方的经验看,宗教一直担当某种维系力量,但更主要的是一个理性社会规则的逐步建立。

回到中国现实,传统社会里,个人依附乡族,族长制定规则;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依靠契约维系。契约不仅仅指有形的合同、约定,还泛指无形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缔结和履行契约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社会共识,也就是说,新的游戏规则如何重建。

那么,我们不妨从中寻找一个判断、一个标准,以此为切口探讨陌生人社会里公民意识的建立。应该说,对每个人而言,这都是形成社会共识的起点。

恰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在执政党和政府层面,我们有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和判断标准,那么我们不妨也乘这个东风探讨一下,作为普通群众,我们该走什么路线?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个标准?本期专题策划即以此为切口展开。

二、根据切口落实采访

一个选题要出彩,必须有采访稿。既然切口已经找到,那么如何在采访稿中体现群众路线呢?我们决定以刚刚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中国好大爷”王福顺为突破口。

其时,好大爷事件刚发生不久,有一定的新闻性;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都在议论“扶不起的良心”时,王福顺是第一个用不讹人让剧情反转的老人。那句善意的谎言暖了很多人的心,“你走吧,我有医保。”

不讹人,这本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就像一个人每天需要走路、吃饭一样,本不应该成为新闻,却偏偏成了一时的焦点,甚至有多家单位对王福顺予以表彰。中国因底线而感动,这个时代必定有那么一瞬已经跌破了底线。那我们不妨就采访一下这个踩到了底线的人物,也许这就是“群众该走路线”的起点。

用什么方式采写也是个问题。如果做成一篇宣传稿,那无疑会形成一元式价值观强势推进的整体风格,并且会弱化新闻价值。所以,我们采取了文章加编辑留言的形式。

文章是篇单纯的人物报道,记录了王福顺和工友的平常生活和成长经历,并在其中传达出两位老人对生活的朴素认知,“人要为自己负责……还是好人多。”编辑留言则直接传达出“保卫社会”的理念:每个人都应该、也都能够像王福顺那样保卫社会,用一种最平常的方式——本分、厚道、善良、担当地生活。

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就是群众路线的一个范本。

三、递进式渗透的思辨文章组合

《故事会》前总编何承伟先生说,一本好杂志要让读者“跳起来摘桃子”。就是说期刊要服务读者,同时也要引导读者,要比读者领先一步。如果专题策划的思维深度还不及一般读者,那这个专题就算做出来也会被读者瞧不起。但这个深度亦不宜高出读者太多,如果大部分读者跳起来也够不着,专题同样是不成功的。

思辨文章无疑会是本期专题的另一个重头戏,更是集中体现思维深度的部分。本期选题借鉴了《南风窗》的雁行模式,用递进式文章组合结构,逐步渗透专题主旨。

开篇的作用是引出后续文章。我们以一篇综述文章,集中表达选题的缘起。首先梳理出当下的流行思维:社会把我祸害成这样。接着论述社会共建的主体,不是政府,不是学者,而是社会全体成员。“好社会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有针对人与制度的双重建设。”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需要有社会性的自我意识。由此提出路线问题,将读者的思维带入之后的文章组合。

“中国好大爷”的采访稿强调的是一个普通百姓的担当。接下来的《人人和我》则从80年代流行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发,既梳理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心变化,又在综述说理中推出观点:回到起点,各归其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这无疑是一个国民应有的担当。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那就是《成熟的民众》。文章试图用浅显的语言描述成熟民众的特征,比如勇于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是坚定的“个人主义者”;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诚实积极的工作回报集体、社会;热爱工作、恪守职业道德。文章结尾即是文眼:这是成熟民众的特点,这就是公民。

最后一篇是例行的专家稿,我们邀请辽宁大学著名学者刘铁撰写。这篇颇有人文主义情怀的文章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核心,把选题拉回到自然人的層面,强调人不应该被自己创造的外物所统治,要摆脱奴性,做道德与良知意义上的自由人,“我的国王是自律,我只听命于它!”

至此,整个专题从百姓、国民、公民的角度一一梳理后,最终回到自然人的立场。我们需要一个标准、一条路线,并且努力执行,不仅是因为我们被权、被法要求这样,更是因为作为一个人,我们需要做一个可以自律的直立的人,而不是鲁迅先生痛心疾首的“坐稳了的奴才”。

四、经验和展望

本期选题在之后的评选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不乏同行点赞,认为主要有两点突破。

第一,切口与采访相得益彰

软专题之所以软,就在于“虚”,难以落到实处,容易不接地气。道德选题尤其容易空洞,从“路线”入手,恰好把道德、公民意识、社会性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落到了实处,变成了我们可以操作或实现的东西——这些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而王福顺则恰好是选择这种路线的一个样本,“中国好大爷”生活很普通,他就信一条: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切口与采访的配合成了本期专题出彩的关键。

第二,在道德选题中避免了简单说教

人们不再接受突兀的灌输式传播和政治化说教。这已经是媒体界的共识,只是知易行难,大篇的价值观说教依然盛行于报端。本组文章极力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从开篇起,任何一个观点的推出都是从思辨或实例出发,逐步深入,循序推出,力求角度新颖、表述实在。我们试图表达一个态度:我们是在探讨中求认同,不是在宣传中强推送。

软性专题策划是个系统工程,也是编辑逃不开的考题。我们唯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视野广度和材料驾驭能力,才能在遇到难啃的软专题时,不挠头、不退缩,为读者呈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单位:当代工人杂志社)

【参考文献】

[1]谭俊明. 浅谈专题策划与行业期刊品牌化战略[J]. 新闻知识,2012,(7):45-46

[2]肖峰. 保卫社会实质上是构建社会[J]. 新周刊,2011,(358):98

[3]孙立平. 生存生态恶化背景下的底层沦陷[N]. 经济观察报,2007-07-09

[4]吴新宇. 期刊策划的五个要素[J]. 编辑之友,2006,(1):53-55

[5]熊培云. 修复未来[A]. 德斯蒙德·图图.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