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的事业“慢”的艺术

2017-03-16薛法根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薛法根

摘要:语文的背后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育人”。小学语文是一门“慢”的艺术,要在恰当的时机教有用的知识,要在充裕的时间中过悠闲舒适的课堂生活,要让学生在教师制造的“学习障碍”中提高言语实践水平。语文教学要通过让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说负责任的话,追求通俗易懂、得体妥帖、新颖别致的言语品质。

关键词:精神生命;教学节奏;言语品质;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18-06

一、语文是“根”的事业

语文的背后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育人”。如果把“人”比作“树”,“树”总是先长根,再长叶,最后开花结果。一个人的精神之根在他的母语,语文教育就是“根”的事业。

(一)母语是精神生命的家

传说上帝对着造好的泥人吹了一口气,那些泥人便活了,这口气就是“语言”。人之所以成为人,关键在于人有语言甚至有文字,可以凭借语言文字进行思考、与人交流,进而传承文明。海德格尔曾说:“语言乃存在之家,人则居住在其深处。”一个人对世界的全部认识,说到底是他的语言经验。大千世界中的红色,色谱中有成千上万种,然而我们人类至今可以分辨出来的只有几百种。有些红色只能借助具体事物来描述,比如桃红、玫瑰红等,那些无法用精准的语词表述出来的红色,我们就无从知晓。有人说,作家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用语言将人类的情感细腻而准确地描述出来,为全人类所共同认知、共同拥有。一个“囧”字,就可以将我们内心那种尴尬、困顿、纠结、挣扎而又无奈、绝望的复杂心情,一下子点明了、固着了,于是我们便可以言传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精神与思想,唯有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才确认它的存在;失去了语言文字的凭借,思想与精神便没了着落、无从生根。“我思故我在”,那是你用语言在“思”,语言可以让你意识到“思”的存在。语言拓宽了他的认识视界,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精神生命,其实就是活在他的语言世界里,其精神世界的宽度与高度,往往取决于他的语言阈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生命的表现与存在。

(二)学汉语就是学做中国人

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在于语言,失去自己语言的民族已经被同化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语文就是学汉语,学汉语就是学做中国人。当我们用汉语来说话、作文的时候,我们就活在中国的思想与文化里。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说“缘分”这个词语,中国人一听就懂,不必解释;而一旦要翻译成英文,则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单词,可以既表示“偶然性”又表示“必然性”。“缘分”就是活在中国佛家思想中,这个词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一代一代承继下来,积淀为一种文化的底色。我们浸润在一个一个汉语语词的世界里,就是耳濡目染中国“儒、释、道”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学说中国话,就是学做中国人。话说好了,人也就做好了。如果你学的母语不是汉语,而是英语,那么你即使是黄皮肤、黑眼睛,本质上也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如果你学的母语是汉语,即使身在西方,说英语穿西装,骨子里仍然是一个中国人。汉语文,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教孩子学汉语文,就是让孩子的精神之根扎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教学生学好汉语文,就是在培养真正的中国人。所以,端端正正寫汉字,认认真真说汉语,就是在延续中华文明的血脉。

(三)爱汉语才能学好语文

“人生聪明识字始”,学语文从识字开始,而汉字浸润着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汉字的音形义,相辅相成,是一个完美的整体。音同字不同,同字不同音,字同义不同,这些对外国人来说,无异于“天书”,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恰恰是乐在其中。无数的汉字典故,记录着中国人学语文、用语文的无限创造力,更不用说那些汉字写成的诗词文章,让人迷恋与沉醉。汉语文是美的,当你看见这种美的时候,你就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它。爱语文,才能让语文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深深地扎根;爱语文,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世界里乐此不疲,最终学好语文。汉语文的美,在于“意合”,在于语言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曲折委婉,在于“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深远意味,在于从“言”到“象”再到“意”的层叠与转换。展现汉语文这种独特的艺术之美,才能激发人的学习欲望与探索热情。如果对语文一知半解,仅仅将语文当做一种工具来训练,甚至把语文教学异化为一种机械的题海战,异化成做题目拿分数,那么,语文就只剩下了赤裸裸的骨架,令人生畏。既要看到语文“有用”的一面,更要看到语文“美丽”的一面,如此,语文才有真正动人心魄的魅力。超越功利的语文,才会成为永恒的事业。

二、教学是“慢”的艺术

语文是“根”的事业,而“根”总是慢慢生长的。唯有慢,才能扎得深远,才能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语言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千万年的进化形成的智能标示。研究表明,灵长类的智能程度越高,生长初始的时间就越长。人的语言文字学习,也有一个漫长的时期,其中有特殊的敏感期。教育的节奏只有和生命的节律相一致,先慢后快,才能顺势而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应是一门“慢”的艺术。

(一)“吝啬”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总想教点知识。如果一堂课不教点“知识干货”,好像对不起学生,心里不踏实。事实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你教的知识,未必是“真知”;即使教的是“真知”,也未必“有用”。语文教学,不要急着“抛售”知识,而要学会“吝啬”知识。

1.让学生对知识有饥饿感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只能吃三餐,一定要你吃六餐或者九餐,你一定会得厌食症。中国的教师,最不吝啬的就是知识,总是千方百计将自己所有的知识毫不保留地塞给学生。于是,教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生的头脑变成了记忆知识的容器。失去了对知识的饥饿感,也就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反观一些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教师很少教知识,即使教,一节课也只教很少的一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嗷嗷待哺的时候,才教给他们必要的语文知识,否则有限的一点语文知识也会被白白糟蹋。

2.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婴儿学会叫“妈妈”,需要无数次的简单重复,最后终于开口说话,认识了自己的 “妈妈”;后来,当孩子长大之后,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妈妈,这些有孩子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妈妈”,这时的“妈妈”就成了一个概念,即语文知识。推而广之,语文知识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抽取出来的,是对经验的一种归纳,是“举三反一”的结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经验和对语言现象的抽象,就难以有语文知识的体察与认知。语文知识是从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剥茧抽丝”出来的,宜慢不宜快,宜少不宜多。语文教学,开始走的是“举三反一”的慢车道,后来才进入“举一反三”的快车道,即运用规律进行言语实践。

3.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就潜藏在一篇篇课文中。细细推敲,每篇课文中都藏着很多语文知识,经典的课文简直就是“遍地黄金”。语文教学最容易陷入知识碎片化的教学陷阱,一篇课文从头教到尾,遇到知识点就教一个知识。乍一看,教得完整了;细思量,每一个知识点都蜻蜓点水,教过了,然而并非學会了。更糟糕的是教得越多,忘得也越多。结果,要么像猴子下山摘玉米,掰一个丢一个;要么像乞丐拾金,行囊里装满了知识的金块,压得迈不开步子。语文教学,要学会取舍,将学生需要的语文知识筛选出来,教得少一些,学得透一点。慢的艺术,就是要处理好少与多、减与加的辩证关系。

4.语感比语识更重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揭示了一条语文规律:语文能力不是由语文知识转化来的。莫言没有学过系统的语文知识,却依然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他学了完整的语文知识,或许未必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知识,但也不能迷信知识。语文知识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知识状态,称为语识;一种是经验状态,称为语感。语文教学要珍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珍视学生鲜活的儿童语言,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而不要过早地用语法规则去约束他们。在小学低年级,应该倡导学生写童诗、编微童话,在没有语识的状态下,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句子。让学生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丰富与磨砺学生的语感,比教语文知识更重要。

(二)“浪费”时间

语文教学因“高耗低效”备受诟病,针对此,人们提出了“有效教学”,甚至“优效教学”“高效教学”,似乎要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物有所值”,不能“虚度光阴”。于是,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高密度、快节奏,很难看到悠闲舒适的课堂生活。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这句话似乎让人匪夷所思,但却蕴藏着教育的真谛:闲暇出智慧。

1.生长需要时间酝酿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别无其他的目的。身体的发育需要时间,精神的生长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酝酿。语文能力是潜滋暗长的,不像数学、科学,或者体育那样,一教就看得到变化,一学就看得到进步。语文的进步是缓慢的,有时是隐性的,似乎看不到生长的痕迹,但暗地里却在悄悄地积淀,在慢慢地酝酿,最终爆发为一种学习的顿悟,一种语言的爆破。儿童的语言学习,在敏感期会表现出快速的生长,而在漫长的酝酿期,则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需要的就是时间。那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已经证明是有害的。看不到生长不等于不在生长,我们往往被假象所遮蔽,产生对语文教育的种种误解。

2.知识需要时间消化

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法,其核心要义就是: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量要足够。学习速度的快慢是由能力倾向决定的,但如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水平。简而言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消化不良”。假如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来“浪费”,教学效率看似低了,实际上是给了那些需要时间再学习的孩子一个极好的“反刍”机会。不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预设好了,留给学生时间,就是留下发展的空间,这是教学的艺术,否则就变成了教学的算计,而不是设计。我念初三时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课的中间插入一两则有趣的故事或者新闻,我们听得饶有兴趣,心情格外轻松愉快,学习的效率更高了。

3.腾点时间给特别的学生

语文课上,我常常会盯着一个困难学生“死磕”,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有人说这种行为是不经济的,也是不聪明的。最好的办法是暂时放过去,以后再说。我们常常为了全体而放弃了个体。其实,那个学生在那个环节,在那个时刻,最需要的是教师现场的指导;只有在那个关键的节点上,老师花了时间,才能让这个孩子看得到自己学习的变化,看得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一旦你暂时放弃了,失去了那个最好的契机,再去指导,就变了滋味。趁热打铁,才能水到渠成。所以,要舍得在那个孩子身上“浪费”时间。这节课在这个孩子身上“浪费”时间,那节课在那个孩子身上“浪费”时间,其实,这样的“浪费”对学生个体而言,是最高的效率。何况,这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对其他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最好的样本。所谓启发,就是看着别人怎么学。

4. “浪费”时间也有价值

语文能力固然重要,但语文教学不能只有能力,它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局限在看得见的语文能力上,就会将语文教学窄化了。比如思考的习惯,比如人际的分享,比如美德的熏陶,都关涉语文素养的形成。教学中的某些活动,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比如一年级老师教学生认读“国”字之后,又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开讲“国”字的演变以及“国与家”的故事。这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学生对“国”字背后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去研究汉字的起源,进而对汉语、对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情感,不知不觉中,民族文化的种子就悄然生根了。满足于会读会写会用这个汉字,必然窄化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无心插柳柳成荫,“浪费”的时间,说不准会结出语文的花和果来。这犹如那个挑水工,明知一个水罐漏水,照样天天用它挑水。意外的是,那一路上漏洒的水,浇灌出了最美丽的鲜花。

(三)制造“麻烦”

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总是给正面人物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由此凸显出正面人物的伟大与美好。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慧,就是要人为地制造一点语文的“麻烦”,激励学生寻找解决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真才实学。没有“麻烦”的教学是顺畅而快捷的,而“麻烦”不断的教学是迟缓的、曲折的,考验的正是师生的言语智慧。

1.故意出错

学生对自己所写的错别字、病句,往往视而不见。但是对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写错的字、说错的话,会特别敏感。因为小学生总是关注他人,而极少反躬自省。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故意出错,让学生在纠正教师的错误中辨析正误对错,也获得学习的自信。一次,我教“尴尬”一词时,故意将“尢”写成了“九”。大部分学生也不以为然,只有两个细心的学生指出了我的“错误”,一时引起全班学生的好奇。在细致的比照中,真相大白,学生都恍然大悟。结果,这个词语再也无人写错。曲线指导比直接提示花的时间多,但是最终的效果更深远。

2.持续追问

韩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解惑,更要给学生造惑,通过不断地追问,“逼迫”学生的思考一层深入一层,最终获得真知真解。斯霞老师教“祖国”一词时,问学生:“什么是祖国?”学生回答:“南京是祖国。”斯霞老师追问:“南京不是祖国,像北京、上海一样,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再想一想,什么才是祖国呢?”学生再答:“祖国就是国家。”斯霞老师再次追问:“美国、日本也是国家,它们是我们的祖國吗?”学生第三次回答:“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斯霞老师高兴地说:“说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祖国。”试想,如果斯霞老师在学生答错之后,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祖国,省略了这个曲折的追问过程,学生的所得就有限了。而追问,却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饶有兴趣的思维过程,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言语思维的发展。善于追问,不断制造“麻烦”,实在是一门学问。

3.置身困境

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将学生可能面临的生活问题移植到课堂里,创设真实的语境,考验学生的言语应对能力。这样的“真麻烦”,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完《鞋匠的儿子》一课,我设计了一道生活难题:学校开展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小明家境一般,他把身上仅有的三个一元硬币投进了“爱心箱”。一个同学故作惊讶:“哎呀呀,叮叮当当的,你捐的可真不少啊!”如果你是小明,该如何用话语来化解呢?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遭遇,此时要求学生借鉴林肯化解参议员羞辱的应对方式,写一段智慧的话语,就是一个极好的实践活动。果然,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夸奖。我知道,我捐的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有时比富人捐出的一百元还要珍贵。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善良的微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给他们一份真诚的祝福。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你说对吗?”不能不说,这样的应对非常人所能,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言语的智慧,而且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当学生习惯用语文来解决生活中的麻烦时,他就有了一种自觉的语文意识,就有了一种语文的素养。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纸上谈兵,所学的知识无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同时,语文教学最常用的也是“纸上谈兵”,通过书面的文字来与人交流解决问题。没有了“麻烦”,必然隐藏着危机。

三、境界是“品”的追求

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而艺术追求的是“止于至境”。什么样的境界才是至境呢?我的导师庄杏珍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人有人品,课有课品。课品就是人品,人品决定课品。”语文教学的境界,就是课品与人品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师生的言语品质上,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应该是言语品质的不断提升。所谓言语品质,简单地说,就是遣词造句的正误、雅俗,谋篇布局的巧拙、优劣,是一个人言语能力及内在品格的整体反映。夏丏尊先生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曾说:“文如其人,文字毕竟是一种人格的表现,冷刻的文字,不是浮热的性质的人多能模效的,要作细密的文字,先须具备细密的性格。不去从培养本身的知识情感意志着想,一味想从文字上去学习文字,这是一般青年的误解。”在语言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唯有这样的推敲,才能推敲出言语的品质来。

汉语,素以典雅和诗性为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经典之作折射着语言的魅力。然而随着人文价值的混乱、消费文化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影响,汉语日趋庸俗,滑向低级趣味,《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归纳为“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四大危机。小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审美辨识力,且正处于语言的模仿期,笔下自然就有那些令人大跌眼镜的文字:

嘿!鸟巢里有5枚鸟蛋!这事儿可真难得!我兴致勃勃地看着这5枚悲惨的鸟蛋,“阴险”地伸出了“狼爪”——哈哈哈!容本人狂笑几声!鸟蛋到手了,只要耐心地孵化,再过一个月,我就会被5只活蹦乱跳、叽喳求食的小鸟围着了!如果在中途想放弃,就把它们煮了吃了!我在房间中偷偷盘算着自己的“光辉前途”,脸上露出了一副标准的做了白日梦后的傻笑。说干就干!我用餐巾纸把5枚鸟蛋一丝不苟地包好,再放在肚子上贴身焐着,此时的我又换上了一副慈母般的表情,在沙发上呆坐着……

面对这样的文字,我们有理由担忧,担忧的不仅仅是语文教学,还有这个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品格发育。朱光潜先生认为:“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语文教学,就是要追求“言语品质”,让学生养成自觉使用纯洁语言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从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来看,言语品质有三个层次:通俗易懂、得体妥帖、新颖别致。语文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言语表达通顺、连贯的基础上,再迈向妥帖得体,进而追求新颖别致。要知道,言语的背后是思想与人格,思想透彻明了、品格端正清纯,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自然就有格调和品位。一位老师让学生以“下雨”为主题写一首童诗,一个小男孩开口就说:“我不喜欢下雨,我的鞋子被雨淋湿了,总是黏黏的,发臭了。”鞋子都发臭了,怎么有诗意呢?这时,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我喜欢下雨,下了雨,泥土里就长出嫩嫩的小草,开出鲜艳的小花,真美!”泥土更脏更臭,却因花草而有了诗意。两个孩子的精神视界形成了落差,而这落差正好形成诗歌的对比与突转。老师灵机一动,鼓励两个孩子一人说一段,连缀成了这样一首小诗:

下雨了,下雨了,

我的鞋子湿掉啦,

黏黏的,臭臭的。

不小心,没留意,

鞋底长出了草,

鞋里开出了花。

源于学生的思想,却又高于学生的情怀,这样的童诗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也学会了看事物的另一种眼光:臭的,也可能是美的!思想与情感,都随着诗一样的语言而得以净化与提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呢?我以为应该遵循三条准则:

一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如果在特殊的语境中不能全说真话,那么即使不说话也坚持不说假话。比如一个孩子在老师公布考试成绩时,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里像装了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这是一句真话,但是如果为了写心理活动,写成这样一段话:“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字数虽然够了,但感情却假了。

二是说自己的话,不说套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风格,直爽的人快人快语,说话不转弯抹角,有修养的人温文尔雅,说话文雅得体,……说话、作文,都要像你自己,不要矫揉造作。学生有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话语系统,说孩子的话,不说成人的话,是语文教学对孩子应有的尊重。

三是说负责任的话,不说空话。俗话说:“文责自负。”这句话也适用于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过的话、写下的文字负责。这是一种责任感,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古代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说,想明白、想透彻了再说、再写,这是一种极好的习惯,可以避免因冲动带来的言语失误。其实,说话严谨,思维就缜密,做事就踏实,做人就实在。

归根结底,言语品质就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品质和品格。话说好了,文写好了,事也做成了,人也做好了。追求言语品质的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在培养有品质有素养的中国人。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